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也包含很多语言学习的价值,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标和英美文学本身的人文价值,是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应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在经典文学作品引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充分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多应用文学作品开篇吸引同学注意力,借助经典作品创设教学英语情境,利用经典作品的思想感情来升华英语文化接受度,对经典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等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90后"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认可人文经典类图书的重要性,对本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普遍存在阅读时间少、阅读主动性低、阅读内容偏好休闲、阅读方式追求简便廉价、对于经典名著尤其是海外书籍的阅读浅尝辄止等情况。基于此,应该从社会风气、图书资源、读书交流三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指导,提供更丰富、更便利的阅读资源,改进"90后"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3.
试图从伽达默尔视阈融合的角度厘清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然后剖析伍尔夫作品中经典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及其意义,最后点明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构成了她文学创作的基础,为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进入教材,成为经典的过程,是价值选择与价值赋予的过程。文学经典所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逐渐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作为一种反抗,青少年流行文化解构与颠覆经典,去经典化导致的虚无,逐渐成为社会所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之间,需要的是走入常人生活世界的文学经典,需要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5.
妖怪的起源,现在已无从考证,所以妖怪究竟从何而来,从哪里来,估计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不在少数的妖怪,中国的妖怪起源于战国时代的文献《山海经》。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妖怪来源于中国。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妖怪的形象,犹为具有代表性的是"人性",即这些妖怪身上大部分都具有"人"的精神、意志和品德。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妖怪更多的是其"妖性"。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妖形象与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存在较大差异。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妖怪形象呈现多元化发展,相信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妖怪形象必定会赶超上去。  相似文献   

6.
在欧美文学史上,《哈姆雷特》与《基督山伯爵》是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都阐释了仇恨对人生发展中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恐怖电影取材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世界上许多经典的恐怖电影大多是根据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改编的。恐怖电影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也影响着恐怖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上我们不难发现,青春文学类图书仍然割据了半壁江山。封面色彩鲜明,青春气息浓郁的图书作品受到了大批"文艺青年"的热烈追捧。青春文学成为一股图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而青春文学类图书的特点和消费群体的低龄化,也反映出图书市场和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是代表着经典文学作品的凋落,是不是代表着青春文学一定会在某一天引导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全民阅读已经成为我国提高国民素质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文化发展战略。高校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经典阅读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一环。本研究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对长沙市高校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提出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不仅是从心理的角度对人类的一次巨大的突破,更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开花结果。基于这一学说,许多以往的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有了科学依据,而此后的一些文学家则有意识的运用这一学说,在塑造人物时,深入到人物心灵之中,挖掘其中的激情。本文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出发,论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茨威格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析文学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理论与堂吉诃德矛盾的悲喜剧命运的关联;潜意识理论与现代派戏剧的兴起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此来表达本文的主题:精神分析与文学的关系,乃是这种科学促使人们意识到、并去自觉地探索心灵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通过对老师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理论进行分析创新,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文学作品本体论。作为"纯意向性客体"的文学作品被其分成四个异质的层次结构。四个层次相互联系,产生"复调和谐",语音层是其中最基本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专业特殊性要求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叙事医学着重培养的叙事能力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最佳体现。英美影视文学中的医学叙事课程是一门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及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三大板块。其中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选取诗歌中的生老病死、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长篇小说(节选)中的叙事闭锁这三个主题进行文本细读。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通过"电影赏析""人文讨论"及"反思性写作"等一系列课程设计,在虚构作品的情境训练中,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仁者,爱人"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经典表述形式,"爱人"是仁爱思想的核心要义,然而儒家经典中隐含或显现出的自爱思想亦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溯源"仁"的字形构造,依据儒家经典原文,挖掘"仁"蕴含的"自爱"思想,详述"自爱"与"爱他"的关系,及在此问题上孟、墨、杨三人所表现出的差异。最后重申自爱思想被逐渐忽略的原因,发掘儒家仁爱中自爱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影《罗生门》是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经典名作之一,影片的故事情节改编于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罗生门》与《竹林中》。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强盗多襄丸、武士的妻子、借女巫之口说话的武士以及樵夫四人为了降低或逃脱自己的罪责而编织谎言,充分地体现出了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15.
翻拍剧的流行,不是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翻拍兴起来衡量的,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我国当代的经典翻拍剧的流对外传播中国经典文化,化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形成了经典翻拍剧热潮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零余者常见于俄罗斯文学作品之中,中国现代作家也扎根于中国的特殊现实状况,创作出诸多的"多余人",这些"零余者"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典型形象,本文就是来探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的文学享誉世界,从浪漫璀璨的"黄金时代"到新颖深刻的"白银时代",许多著名作家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与莫斯科密不可分。作家透过莫斯科的窗口观察人间以书写文学故事,而莫斯科也成为滋养培育伟大文学的温床。本文梳理了几位居住于莫斯科的著名作家在这个城市中留下的痕迹,并从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分析莫斯科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有明确的主旨或者理念系统,唯独《西游记》是没有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受众在阅读时自然而然的会对故事产生出多种理解,对孙悟空这个角色也产生出不同的解读,同时会对这个形象赋予不同的精神寄托。本文试从《西游》经典和改编的角度对《西游记》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身份问题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女勇士》中五位不同类型的华裔女性从对自我身份的迷茫到建构过程的分析,探讨女性只有通过话语权的建立,才能实现"他者"到"自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高中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文学作品赏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欣赏就是应用古今中外成功的文学艺术成果,借助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其人文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重视文学作品教学,培养自己自我感悟、自我认识的能力。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学作品多样化赏析的方法,并分析了周边环境对文学作品欣赏的影响,以期为高中学生提供有益参考,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