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经济     
《领导文萃》2010,(6):6-6
中国不再是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它已经崛起,而且比人们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预计得更为自信。这场危机让所有地位已经确立的工业强国受到重创,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都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时期,大国崛起靠什么?更多人记住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发展经济特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和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导致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深深影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当然也不例外。随着针对这场危机认识的深入,我们不仅需要从业务模式上进行反思,更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创新管理模式,让中国式管理形成独有的体系,并为企业在风暴过去之后的快速崛起提供卓越的管理平台支持,是我们在经济危机暴虐的今天需要提前思考并找到答案的必需选择。  相似文献   

4.
许纪霖 《领导文萃》2014,(22):32-33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当很多国家为流动性不足发愁的时候,中国到处一掷千金,一副"不差钱"的富阔样子,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于是我们也就不奇怪,《当中国统治世界》由马丁·雅克在2009年推出后,立即在英美读书界成为畅销奇书。中国的崛起当然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的崛起与文明有关吗,抑或仅仅是一种"富强的崛起"?"富强的崛起"是只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数据,即所谓"民富国强",是综合国力的展现;而"文明的崛起"则是一种普世价值与  相似文献   

5.
<正>张勋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史称张勋复辟。复辟闹剧虽只上演12天,但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动摇了民国以来创立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对此,孙中山提出拯救中国的良药仍然是"共和"。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如何,这场反腐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系统性最强的活动,它已经改变了政府官员做事的方式,官员的腐败将大为减少。现在人人都知道,腐败——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在中国是个严重的问题。习主席就任后认识到,腐败威胁到整个政治体制的稳定,因而将反腐当作政府的首要任务。这种担心过去的政治领导人也表露过。值得问一下的是中  相似文献   

7.
新视野     
中国期待“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起召开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公开对这一理论进行研讨。据有关专家透露,中共中央党校已经专门成立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学院"的任务是以书法课、烹饪课、茶艺和中国画为国家崛起保驾护航。目前,全球约有440家孔子学院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魅力攻势"的固定组成部分。在"软实力攻势"的框架内,中国不愿只被视为正在崛起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已经在崛起,但远未到达应有的高度,如何建立世界秩序、是否应当追求联盟政策、如何实现军事崛起、如何平衡美国……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这些问题犹如一个个路障,必须得到稳妥的解决才能继续前进。该书是作者对中国崛起的一些思考。尽管中国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海内外对中国的崛起能够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和理解都不足以明了中国崛起的意义和作用,很多人仍然停留在情感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对外关系的空前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这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精英和战略家的共识,因此,准确获知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已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搞明白的问题。而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可与美国的经济和军  相似文献   

11.
向阳 《秘书之友》2024,(1):25-28
<正>广东秘书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其间涌现出了多位全国知名的秘书学学者,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理论著作,广东秘书学研究团队已成为中国秘书学界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南中国的版图上熠熠生辉。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高职现代文秘专业也在众多学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丰硕成果,生机勃勃,成为中国秘书学界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13.
正常在海外行走的中国学者们应该都有这个体会:中国的崛起真可谓全球瞩目,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国际会议不能没有中国人参会。而"一带一路"战略一旦获得成功,无疑将让中国在方方面面跃上新台阶。但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型国家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内外两方面都将面临众多挑战,其中有些挑战也可以说是陷阱。首先是环境污染,这是中国下一阶段需要应对的一大挑战,这一点已经逐步成为共识。有些地方依然持发展优先的理念,但已经有些地方宁愿在发展经济上做出些牺牲,也要治理环境;有的地方虽然比较落后,也注意选择污染少的经济发展方式。从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决策》2009,(9):8-8
中国令人惊叹的新高速铁路 今年,北京将投入500亿美元建设新型高速客运铁路系统,比2008年的投资高一倍。到完工时,北京在这方面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此举可以看成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以极快的速度追赶着富裕世界。在某些方面,比如高铁,已经跃至首位。同时,这也成为中国摆脱金融危机的核心政策。  相似文献   

15.
鲍盛钢 《领导文萃》2011,(2):118-120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外部因素关键取决于美国。中美和,则世界和;中美斗,则世界格局就会产生动荡,中国和平崛起就会受到挑战。中国应如何以最小代价,确保其和平崛起,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内焦点     
《经营管理者》2014,(10):8-8
【“帝国”崛起】BABA创美国IPO融资最高纪录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美国IPO融资最高纪录。随着“BABA”的名字正式出现在纽交所的大屏幕上,这场吸引全球目光的资本盛宴,再次将既有的财富格局打破:马云以阿里巴巴集团7.896的股权以及支付宝母公司的收益权,首次问鼎中国大陆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的高管团队和握有股权的基层员工,也将在这场盛宴中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17.
<正>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政治由二极向多极发展。与此相适应,在经济领域里也是群雄并起。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竞争的排头兵。随着亚洲“四小龙”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崛起,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开始问鼎国际市场。传统的垄断企业集团受到这股新兴力量的强有力挑战,再加上来自他们国内中小企业的冲击。已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对手蚕食。 随着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已不能满足需要,而是向纵深发展,从服务,顾客享受等各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较量。到下世纪初,这些软件方面的竞争将成为企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朱清 《决策》2023,(12):24-28
<正>新兴锂电城市的快速崛起,让这场轰轰烈烈的区域竞争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未来或将更加精彩。中国的区域经济竞争,向来不缺少挑战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产业突飞猛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占据整车近40%的成本,其性能不仅决定着车辆安全系数、续航里程等硬性指标,更直接影响车企盈利能力。因此,业内有“得新能源电池者得天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外交     
<正>"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主动出击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同模式的价值 中国模式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国际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中国模式问题在西方已经讨论多年。尽管中国政府本身一直很低调,但海外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仍然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