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竹 《女性天地》2011,(5):30-31
女友染上赌博输光积蓄吴江在单亲家庭里长大,他努力学习考上了名牌大学,加上所学专业非常抢手,一毕业就在家乡桂林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母亲邹小红为此感到欣慰,虽然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但儿子还是成材了。在她眼里,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听儿子的话准没错。2004年,吴江偶然结识了张婷,并与之热恋。张婷虽然也是桂林人,但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工作。  相似文献   

2.
辛静 《女性天地》2011,(11):28-29
母亲努力让女儿过上富裕生活多年前,聂芳带着女儿吕晶,与郭志祥组成了新的家庭,一家三口相处和睦。1998年,聂芳下岗,随后她筹集资金,在当地创办了一家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艰辛打拼,她变身成为黑龙江鹤岗市有名的女企业家。吕晶在哈尔滨上大学时,聂芳每个月都给她两三千块钱作生活费,而且一有空就去哈尔滨看她。吕晶大学毕业后,聂芳又在哈尔滨买了一套房子和一辆轿车给她。生活无忧的吕晶先是在哈尔滨一家银行工作,然后又到北京某大学念在职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丁宁 《老人天地》2008,(9):56-56
丁老师:您好!这两天我家有点鸡犬不宁,主要是儿子的女朋友提出要和他分手,儿子很痛苦,我和他爸爸也不开心。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说儿子,很想请您出个主意。我儿子和这个姑娘交往已有几年了,从她大学还没毕业到工作,一直住在我们家。我们是安徽外来人员,在北京的三环边上租了一间小平房。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儿子才上小学,我先在街上卖菜,后做家政小时工,  相似文献   

4.
母亲     
她的儿子是一个残疾人,左手没有手掌,脊柱也稍稍有些歪曲。大家都劝她把孩子送出去,她不干。“我的儿子也是一个人呢。”她这样说。因为坚持要这个儿子,丈夫与她离了婚。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日子。她拾过破烂,摆过小摊,给当地供销社挑过脚,在城里做过保姆……日子过得艰难极了,但她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她对儿子非常好,自己不吃,也要让儿子吃饱;自己挨冻,也要让儿子穿暖。儿子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功课总是年级头几名。高中毕业后,儿子考上了大学。她的负担更重了,生活更苦了,但干劲更足了。大学毕业后,儿子被…  相似文献   

5.
那天是北京时间2006年1月12日上午9时30分,来自北京的吴瑕与失踪近两个月的儿子Roy相拥而泣,母子俩终于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相聚。美国丈夫把儿子拐到大洋彼岸2002年,吴瑕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惠州的一家医院实习。她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母亲一直在北京一家经贸投资顾问公司  相似文献   

6.
多多黛 《伴侣(A版)》2016,(11):44-45
一 林小小回国了,这个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锅. 当年,她走得多决绝啊,就差站在胡峰的尸体上了.大学刚毕业,她就高调秀恩爱,和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她等了他两年,才等到了一个远走他乡的约定. 胡峰是林小小的前男友,大学里事无巨细地疼了她四年,超级暖男,像林小小老妈的分身.可是,在大学毕业时却被告知,他只是她用来敷衍流言蜚语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马燕  亚宏 《老年人》2005,(1):24-24
建 军 是 我 们 的 独 生 子 ,大学毕业那年去了深圳,一呆就是10年。去年,他所在的公司破产,才终于回到北京。我问他“ 你也 老 大 不 小 了 , 有对 象 了吗?”他说,谈过一个女朋友,但分手了。我听了揪心,赶紧托亲友张罗,为儿子找了个媳妇。姑娘叫晓玟,秀气文静,在公司做文秘。  相似文献   

8.
王松山 《当代老年》2008,(12):13-13
退休干部赵大妈住在镇上,老伴去世后她更加节省,手中存款10万元(她与老伴共同积累的)。2004年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的儿子突然从县城赶回家,说他已与女友商定好,春天买房,年底结婚。购房款30万元,必须首付1/3,其他的从银行贷款解决。他手中仅有积蓄1万元,要向母亲“借”9万元。赵大妈心里虽然不愿意,但口头上说不出;而且儿子知道自己有存款,总不能叫儿子为难啊!于是,她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但是,儿子结婚前又回家说,现在小区内又盖了车库,正在出售,每个1万元,考虑到以后要买车,现在必须买下来,要不,以后就买不到了。  相似文献   

9.
像很多四十多岁的夫妻一样,我和妻子本来都对电脑一窍不通.但是一年前,儿子考到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是长到十八岁的他第一次离家出远门,他这也不懂那也不会,连钉完扣子怎么打线结都要向他妈求救.每次儿子打电话来,老婆都不厌其烦地指点一大通,可不知道是她的表述能力不够强,还是儿子领悟力不够,反正她这边说干了嘴,他那边还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10.
6年前,她的儿子被人杀死,可对于凶手,这个母亲最后却选择了宽恕。6年来,她用写给爱子的2000多封天堂家信和一份永恒的母爱,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仇恨与宽恕的故事——张艳伟已经给儿子写了6年的信,这就像洗脸、吃饭一样,是她每天必做的事儿。这个母亲并不知道,这2000多封摞起来近半米高的信件该寄到哪儿去。准确地说,她自己就是邮差。每周,她都会带着刚写好的信,到儿子的墓前,念给在天国里的儿子听。6年前,她的儿子张猛因为在吉林市一家舞厅里见义勇为,被几个男青年用刀捅死。那时,他刚参加工作,正处于热恋中,刚刚翻开人生最美好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她是贤妻。所以,当围城倒塌的时候,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这么好,为什么老公还要有外遇,要出轨?她闹自杀,割腕,吃药,甚至想到了跳楼。他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说,你不想想,你要真死了,儿子就没亲妈了。万分痛楚地分手后,她怕了男人。好长时间,她不敢轻言再婚。岁月如流,渴望爱情的她,终于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人。不同的是,她离婚了。而他,未婚,刚跟前女友分手。他对她的好,一点点,融化她心头的坚冰。她爱上了他。但,是否嫁给他,她在  相似文献   

12.
谢海云 《职业》2007,(4):47-48
为夫妻"灭火"也能赚钱 今年28岁的孙慧,出生在济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0年大学毕业后,为和在北京工作的男友团聚,她放弃进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来到了京城.  相似文献   

13.
田野  丛林 《伴侣(A版)》2017,(12):16-18
隐婚获取心仪职业 今年29岁的刘曼丽是一名高知女性,就读于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并考取了工程造价师资格证.大学毕业后,她怀着美好的憧憬留在北京闯荡.虽说做过几份工作,但都不太满意,所以做的时间都不太长.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刘曼丽索性决定先成家再立业.2013年3月19日,她和男友登记结婚,但没有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考虑到自己还年轻,生活压力也大,她和丈夫商议暂时不要孩子,又着手寻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9):40-40
林桃老人出生干1905年。出生后刚三个月,她就被人从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抱走,到了广西漳浦县范上村的一户人家,做了那家刚满三岁儿子的童养媳。封建习俗的苦果从一开始就种在了林桃的生活中,痛苦始终伴随着她。那个将成为丈夫的小哥哥从小就不喜欢她,对她不理不睬,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的一天,北京丰台区一过街天桥下面,一位头发花白、50多岁的妇女坐在地上痛哭失声,哭声吸引了众多行人。那名妇女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声音嘶哑地哭诉着:“我的命好苦啊,那没良心的儿子把我的房子卖了,我没有家了。”单亲母亲,对儿子百依百顺25年前,29岁的邹亚华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生下了儿子俞志远。医生告诉她,她以后再也不能生孩子了。邹亚华将儿子紧紧抱在怀中,对丈夫说:“他是咱们惟一的骨血,我一定要让他生活得快快乐乐,不让他受一点委屈。”邹亚华的丈夫俞斌是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的会计,她是机械配件厂的工人,两人工资都不太高。…  相似文献   

16.
结缘公交车,互相加油取暖 1986年出生的徐雅婷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闯荡.可学校不过硬,徐雅婷在竞争中毫无优势,最后不得不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了一名文案.每月工资2000元,根本无力负担北京五环内的房租,她只好租住在了百里之外的河北燕郊,和数万北漂族一起,每天乘坐930公交车跨省进京上班.为了打发无聊漫长的时光,徐雅婷在车上经常玩手机.  相似文献   

17.
爱情三道关     
她是城市里富人家的女儿,而他却是农民的儿子,在这个城市里漂泊时遇到了她。爱情来得没有理由,也许是因为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种眼神抑或其他。当爱情的雪花姗姗飘落,相恋的人儿怎么能不心荡神迷?在他们相爱的时候,她已经大学毕业,通过爸爸的关系很顺利地成了白领一族,而他却因为是名专科生,迟迟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一、资助了十年的女孩要以身相许在报社工作的妻子出差在外,十岁的儿子也回他姥姥家了。在区直某单位任职的我晚饭后来到办公室欲加班整理点材料。刚坐下,突然接到李冰的电话,说她有急事,让我马上到校门口接她。我问她什么事她怎么都不肯在电话里说。我只好下楼开车往  相似文献   

19.
<正>22年前,拗不过哥哥的极力邀请,她和丈夫双双辞掉工作去哥哥的工厂帮忙;儿子大学毕业后,又被舅舅拉到公司效力。但一家三口倾尽所有却没能得到相应的感恩和回报。当儿子因此得了抑郁症,丈夫随时准备制造一场爆炸案来泄愤,她将何去何从?一家三口为哥哥打工,到头来却被他驱逐2012年10月8日下午,崔文秀来到了上海市妇联"白玉兰开心家园旗舰园"。接待她的是"开心家园"负责人柯斌。满头白发、瘦弱憔悴不已、看起来似乎年近七旬的崔文秀,其实只有49岁。柯斌递了一杯热水给崔文秀,她一饮而尽后,迫不及待地  相似文献   

20.
郭术良 《职业》2002,(7):22-24
下岗后的失落 郝秋兰1983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她早年的经历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都应该说是相当顺利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几乎没什么曲折.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黑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之后又调入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在这里,她一干就是近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但她却无丝毫抱怨.和所有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郝秋兰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满足于生活的安稳、单位的重用.然而,郝秋兰所信奉的"铁饭碗"并没有如她想像中的那样让她一生安稳无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