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非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膳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随访等措施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Morisky评价标准将16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为CPA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2008年4月出版的《哈佛健康通讯》介绍,科学家就7种常见疾病,提出了不用药物就能治好疾病的方法。科学研究发现,对于治疗这些疾病,非药物治疗可能和药物治疗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管理及非药物治疗方面的共识和新的研究成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些建议及策略,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相关性、健康教育策略、生活方式调整、食疗、中医药疗法及运动疗法等内容的相关进展。健康管理及非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多种手段结合应用,规范各方案方式及内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多人。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肾脏病等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本刊特约请罗发瑞同志撰写了《杂谈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文,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6.
随着快速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类健康迎来慢性病的困扰,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日益流行,如何面对生态环境,身体,心理和社会相适应等问题越显突出。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有益于健康良好的习惯,是目前对疾病防控首选的生活方式。在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及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下,有些疾病如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肥胖,2型糖尿病等患者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相结合,许多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从而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指导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本院2013年2-2014年3月接收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查其中的电子备案系统,包括患者的疾病史、诊断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其使用降压药物的合理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病史均较长,对血压升高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血压波动较大,并发症的发生率普遍偏高,使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及次数多,用药依从性差。结论老年高血压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降压药物的使用应该从小剂量联用开始,针对个体特征,选择性使用药物,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12~12.6KPa)以上,或伴有轻微脏器损害者,可谓轻型高血压。因为轻型高血压引致心血管的危险性较少,这时不必立即用药。为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多数学者主张首先采取非药物疗法,观察3~6个月,如果无效,再开始正规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一大公害。在这其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患病群体——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他们通常除了高血压以外还伴随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肾功能疾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严重干扰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仍有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一种全面的辅助治疗方法——心理干预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它不仅能够提高降压的疗效,并且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伴有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的一些器官功能的改变,而且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残和病死率目前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老年高血压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健康教育,适当运动干预、饮食调节可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现就当前的若干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辅助以科学的饮食干预和科学的主动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9,(2):64-64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最近在北京发布。该共识强调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的重  相似文献   

1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多见、也是对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面对这类疾病对人类的挑战,医学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治疗必须多点协同抗击,从预防治疗全面入手。国内外医学研究表明,要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患心脑血管病人群进行药物预防。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强大的通络作用通过降脂抗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达到全面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  相似文献   

13.
对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让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方面的护理对治疗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使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医护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发送的关于疾病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把微信平台运用到健康教育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继而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得了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医生的合理建议,自己也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积极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澄清误区,防止上当受骗。针对《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高血压防治的十大误区,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王文教授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海英教授来为您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6.
在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与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非预期作用,使原有的疾病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药物的这种逆向作用,被称之为药物治疗的矛盾现象或反作用。常见的药物有: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4,(11)
资料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直接与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相关。现代人所患疾病中,有半数以上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因素中,也有百分之六十与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以及对身体器官的影响,指导及规范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法1.回顾性调查西院药局2003年1月~9月49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及用量.2.调查分析2003年6月1日~30日212份出院带药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方案及使用频次.结果1.2003年1月~9月西院药局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占药物总额的7.11%,用药金额排在前三位的是络活喜、拜新同、倪福达.2、2003年6月212份出院带药处方中含降压药物的117份,其中单独用药62例占52.99%二联用药35例占29.91%;三联用药15例占12.82%;四联用药4例占3.42%;五联用药1例占0.09%.单类药物使用以钙离子拮抗为主占48.39%,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和ACEI抑制均为14.52%.结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用药金额大、品种多、档次高.用药方案多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联合用药应根据不同情况口药物特性加以选择,实施科学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降压效果,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河南省试点数据,建立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对高血压普查管理策略下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疾病—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进行状态模拟,依据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该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表明,该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健康人群的比例,降低了患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比例,显著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该策略对农村人口效果更优,且该策略虽增加投入,却反而使高血压问题较严重的农村地区累计成本减少,经济性显著。分析发现,该策略对高血压普查管理的年机构成本的敏感性最强。为优化该策略的卫生经济学效用,还需部署提升河南省各县下属乡镇的高血压普查覆盖率、提高相关机构的工作效率、加大临床及药物投入、增强绿色通道建设并打造相关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在保健门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