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东突”问题发展演变与中东恐怖主义相关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东突"问题、"东突厥"、"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等概念为切入点,对"东突"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阐述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与国际因素.研究发现,"东突"问题受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双重影响,是21世纪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化、跨国化和全球化的一部分."东突"问题与中东恐怖主义存在内在关联,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恐怖主义与"东突"分裂势力之间在人员、资金和技术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反恐工作客观上要求它与南亚、中亚和中东国家合作,建立长效反恐机制.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的发生袭击震惊了全世界,此后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主义犯罪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存在“东突”.“藏独”等恐怖组织的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的特殊性和恐怖分子心理特点.为适应当前和今后反恐工作的战略需耍。探讨案件相关脑电位测谎这一新型技术检测潜在恐怖分子和潜在恐怖活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东突组织暴力袭击无辜群众的惨案,造成上百人伤亡,震惊了全世界,也引起国人更多关于恐怖主义的争论和思考。 昆明,是—个几乎无民族、宗教矛盾的旅游城市,为伺在这个人们印象中很难与恐怖主义发生联系的城市会发生恐怖袭击案?而在这起令国人痛心的恐怖案件面前,何以竟会有西方媒体和政客罔顾人性、说三道四?为何在国际社会戮力反恐十几年之后,全球恐怖活动反而出现了惊人的反弹?更重要的是,痛定思痛,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未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思考,寻找原因,制定对策,并切实投入到反恐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今天美欧双方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似乎都在自言自语、各说各话,在关键性的“反恐战争”问题上更是出现了奇怪的“聋子对话”,他们都反对恐怖主义,但对“反恐”道路的选择却是南辕北辙。随着布什连选连任,这种裂痕越来越难以弥合。“反恐蜜月”一波三折9.11事件发生后,欧洲第一个反应是要与美国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坚定不移地反击恐怖主义。但这种跨越大西洋的美欧“反恐蜜月”只是昙花一现,随着美国反恐重拳的力度不断加大,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和重组,美欧关系经历了四个戏剧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9.11发生后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面对恐怖主义跨境威胁加剧、国家形象恶化、反恐能力薄弱、同盟友美国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挑战,阿卜杜拉时期的沙特政府将反恐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理念上,沙特政府秉持多域融合的综合反恐理念,多措并举实施国家反恐战略。在模式上,沙特政府建立了以提升国内反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金融反恐和去极端化为双翼,符合本国国情和地区实际的“刚柔并济”的反恐模式。在实践上,沙特政府积极开展反恐国际和区域合作,签署、批准或加入反恐国际公约与区域公约,提升金融反恐的机制化水平,应对宗教极端主义风险和推进去极端化战略。在成效上,沙特的反恐战略有效遏制了境内恐怖主义蔓延扩散,但也存在反恐对象和反恐主体错位,反恐工具化和功利化色彩浓厚,去极端化计划成本过高、路径偏差和范畴狭隘等局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持续从事恐怖袭击活动。其背后,存在着若干深层次原因。其中,“双泛”思想、西方敌对势力的帮助和来自中亚的影响,是目前促使“东突”恐怖势力从事恐怖活动的主要国际因素。作者认为,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完善国内防治“东突”恐怖势力的社会对策,在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需强化反恐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进入201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仍不见沉寂,尤其是东突组织在中国昆明实施了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直接震惊了国人。当前仍处于进展中的马航失联事件虽然未最终定性,却也再次提醒国际社会,“9·11”类型的恐怖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反对恐怖主义,仍需世界持久地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东是当今世界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恐怖主义问题与国家主权、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等纠缠在一起,虽然各国都在反恐,但成果非常有限。只有促进经济合作,增加中东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宗教、民族和政治事务转移到经济议题上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地区反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言行,有碍亚洲各国加强互信,是东亚一体化程度大大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东亚地区是世界“冷战遗产”保留较多的地区,朝核问题等传统安全问题尚未解决,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又日渐突出,区内各国亟需增加互信,建立地区安全机制,以免因“误判”等意外因素破坏地区发展大局。另外,亚洲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区内各方在能源,海上通道安全,反恐,防扩散以及打击跨国犯罪等议题上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以宗教名义进行社会动员,是当代全球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动员下的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代恐怖主义的主导势力,并经历了三重路径,且每条路径中都表现出国际“安全阀”遭到双重的破坏和挑战。梳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因“宗教动员”而泛滥的路径,可以为国际反恐提供某种思路,从而消除恐怖主义进行“宗教动员”的不良后果,并优化良好的宗教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局势多变且冲突频仍,在综合考量国内外影响因素与制约力的基础上,土耳其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中东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并形成了"追随美国"、"亲阿疏以"、"阿以平衡"三个演变阶段,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了国家核心利益。土耳其政府执行的灵活中东政策,为处在大国夹缝中的中小国家如何执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东剧变一年多以来,阿拉伯国家蒙受巨大冲击,引起了所有中东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这首先与中东的重要位置有关.这次变局几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国家,民众诉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2011年的动荡应是这种情绪的大爆发,虽会推动社会前进,但代价却是巨大的.叙利亚问题前景仍不明朗,目前只维持了脆弱的和平.中国以“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劝和促谈”的方针应对这次大动荡是正确的、主动的,不管外界有多少反对声音和暂时的不理解,都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5.
美国巧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关联深厚,而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反恐利益主导下的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新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中东局势未来走向与美国反恐息息相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在确保中东根本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反恐需要做相应调整,而巴以冲突将维持可控制的低烈度状态。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对中东事态的基本态度是:同情阿拉伯国家反对派、支持国际制裁、反对西方军事干涉、主张政治解决。俄罗斯领导人在决策和表态时,注意维持同世界主要大国,首先是同西方大国和"金砖国家"的平衡,维持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平衡,维持当事国当权派和在野派的平衡。在阿拉伯世界维持适度乱局,既有利于推高油气价格和刺激军火出口,改善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也有利于提升俄罗斯在西方心目中的地位,改善同西方关系。俄罗斯不存在强大的反对派,民众赞同现行发展方针,重稳定甚于重改革,主体民意反西方,不容易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世界联盟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是泛伊斯兰主义制度化的产物,伊盟主要通过朝觐平台间接对伊斯兰国家政治施与影响,伊合则通过推进议题的方式直接对伊斯兰国家政治产生影响;我国历来重视发展与这些泛伊斯兰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并取得了宝贵历史经验与良好的成效;在明确我国与泛伊斯兰国际组织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资源优势、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对中东国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人文外交的应对之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人文外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中东国家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目前处于矛盾集中爆发且极为动荡的"过渡政治发展阶段"。中东国家必须面对一系列既有来自外部也有自身发展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和重要任务。当前中东出现的政治危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产生既有多种现实动因,也有深层社会原因和外部势力的影响。政治危机已对中东各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东国家已步入矛盾、危机多发期,下一次政治震荡可能会冲击中东君主制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中东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发展水平看,多数国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居于边缘位置。但从中东的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因素看,中东又绝不是世界的边缘地带,而是接近国际体系的中心地区。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正在作出努力,推动自身文明与国家的转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