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工作的进展,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在人口年龄结构上已将出现老龄化趋势,解决农村老人计划养老问题已被提到日程,并已经成为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和巩固其成果的重要条件.正如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为了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要依靠各方面力量,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养老事业”.大连市农村的计划养老事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群众,依靠集体,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越  相似文献   

2.
控制人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为此,理论界近年来提出了一些控制农村人口的新思路,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认为,这是一项控制农村人口的有效措施和可行办法。下面就“体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谓“农村妇女婚迁”,是指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迁移外省外地落户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管理农村、市郊、城市之间的人口,实行了一整套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农村人口之间因通婚而迁移,政策还是允许的。因此,婚迁现象历来有之。如灾区农村妇女为躲避自然灾害离乡婚配等。近几年,外省农村妇女来浙婚配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1985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日调查,目前苏北农村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农民盼望多生和生男孩的要求十分强烈,躲胎、超计划生育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光靠简单的行政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调整经济利益导向机制.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归根到底,为现实的物质利益所驱动.调查发现,现行农村的经济政策与控制人口有较多的不相协调之处:1.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刺激着农民的超生愿望近几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格局,强化了家庭作业的个体功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问题为全世界所关注,人口学界多次敲响警防“人口溃堤”的警钟,党和政府已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为什么中国人口仍呈膨胀之势,农村一些地区人口生育严重失控呢?就此,我们对湖北省江陵县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制约农村人口控制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两栖人口”——四论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栖人口的出现 “两栖”原为生物学上的术语,这里我们提出的“两栖人口”,是指不变更户口,越过乡、镇界限,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农村劳动者。通俗讲,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农村劳动者。它是流动人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劳动力流动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特定表现。 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冲动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收益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好搞,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困难不大,而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并取得很大成就;于是最困难的就是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剩余人口寻找出路,从而便得出“离土不离乡”的要求,和发展农村集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十年来一直是很稳定的,大多数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日趋完善。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第三次出生高峰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时刻,又是国家拟定“八·五”计划与“九·五”规划之机,未来10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人们担心人口失去控制,我国农村人口将又会回到生育的无政府状态中去,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也会落空。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调查了甘肃省文县碧口镇的几个生产队,同社员们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和访问我们得到的印象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七十年代初全省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意义还不只在于控制了人口盲目增长的势头,少生了几百万人,而且在于人们对于计划生育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了。过去人们总认为在我国农村流行的是“儿孙满堂”、“多子多福”等封建意识,并且这种封建意识是几千年流传下来根深蒂固,不容易动摇。我们这次在  相似文献   

10.
人口控制是既定前提,经济改革是社会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既定前提受到严重挑战,挑战的表现是人口发展过程的波动,波动的实质又在于农村生育控制的波动,即在既定目标下的超生。农村生育控制中的超生,已是不容忽视的现象了。 所以出现超生现象,在我看来,不在于我们人口政策所规定的控制措施的不缜密或不严厉,也不在于我们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据调查,目前苏北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农民盼望多生和生男孩的要求依然十分强烈,超计划生育的现象时有发生。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光靠简单的行政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调整经济利益导向机制。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归根到底,为现实的物质利益所驱动。然而,农村现行的经济政策与控制人口有较多的不相协调之处: 1.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刺激着农民的超生愿望。近几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2.
<正> 自从今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出“要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指示以来,全国农村正在形成“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好形势,继续做好农村人口的计划控制,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农村人口生育率回升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发现以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促进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参考依据。导致农村人口生育率回升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历史造成的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末是我国人口过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出生的青年人现已陆续进入婚育期,新的生育高峰将持续出现。这种情况表明,一旦历史上人口发展失去控制,势必对今后的人口发展产生长远的周期的影响。二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因素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村生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村生育政策的关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生育政策对人口的调控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运用生育政策手段时,必须尽可能地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时空维”上的统一.因此,既要强调当今人口数量规模的控制,又不偏废未来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调整;既要强调国家的全局长远利益,又重视农民的局部眼前利益.只有这样,农村生育政策才能在我国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主要障碍是思想障碍是“重男轻女”。郑桂珍认为,只要妥善地解决“养儿防老”问题,就可以克服“重男轻女”思想,使我国农村控制人口的工作顺利推进。为此,首先需要弄清“养儿防老”思想在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原因。郑认为,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解放后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集体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迁移人口行为对生育行为影响的几点认识王平权八十年代以来两度生育率反弹上扬,昭示着现行人口控制政策有其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政策愿望与现实的生育需求的矛盾愈来愈大,甚而出现“越罚越生”的恶性循环。如果继续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控制人口...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问题出现了新的动向,突出表现在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尤为令人注目的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活跃了城市经济,加快了城市经济改革的步伐。本文依据1986年8月27日的《上海市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来自江苏、浙江农村及上海郊县的流动人口作初步的比较分析,对特大城市中农村人口的活动特点略抒初浅之见。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人口问题不完全是数量问题,或者说人口问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加减问题。人口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口问题就是生育问题,直言之就是生多生少的问题,或者说是民众的生育行为是否与社会控制所设置的边际约束条件(如“一胎”或“二胎加间隔”等等)相符合的问题。问题恰恰在于,中国人口问题是广义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局面。尽管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们仍然对它的出现始料而不及,而往往冠之为“盲流”。但“盲流”不盲,人口流动表现出自身强烈的规律性。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已达1·4亿。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将会证明  相似文献   

19.
何景熙 《人口研究》2002,26(6):7-13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计划生育调查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口“计划外生育”(超生)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基础、生育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度是影响不同地区“计划外生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生育水平实际上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事实上,“计划外生育”或“超生”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同界定标准有很大关系,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超生”现象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