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革命时期的冯玉祥,对革命的发展和失败都有一定影响。本文就这期间冯玉祥的功和过、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及其教训提出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指正。(一)从“北京政变”到“中原会师”对革命曾有功绩1924年10月,冯玉祥身为直系军阀集团的将领、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检阅使,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机会,联合直系将领孙岳、胡景翼,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在北京的统治,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逐溥仪出宫,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大计”。冯所统率的部队,从此基本上脱离了北洋军阀系统,改称“国民军”,以表示服从孙中山的革命事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与国民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同志以极大精力从事的对冯玉祥及国民军的工作,是我党早期军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谨就李大钊对国民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及其在北伐战争中的地位作一初步探讨。(一) 及时确定争取国民军的策略。正确认识冯玉祥及其国民军,是李大钊能够及时确定争取国民军,与国民军建立统一战线策略的思想基础。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率部反戈倒直,举行北京政变,因曹锟、逐溥仪、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并在北苑召开会议,组建中华民国国民军。但当时冯玉祥自感力量不足,为了阻挡可能北上的直系势力,便邀皖系段祺瑞出来暂时维持政局,而奉系张作霖也乘机率十万大军入关。这样,就使北方出现了一个各种矛盾相互交错的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评价北京政变和认识冯玉祥及其国民军,对他们应采取何种策略,就成为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琼州学院学报》2015,(4):76-79
冯玉祥一生对日本的认识复杂,早年盲目仇恨和排斥日本,"北京政变"之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和时局的变化,对待日本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主张在爱国的前提下,对日本一定程度的友好合作。"九一八"事变之前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对抗战时期冯玉祥抗日思想的成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宁汉合流前后的冯玉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汉合流前后的冯玉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他由一个旧军人变为一个倾向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又变为一个新式军阀;由同共产党合作到反对共产党.冯玉祥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借鉴历史的教训.一冯玉祥由一个行伍出身的旧军人变为一个倾向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同他本人的阶级出身及其亲身经历,特别同他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有关.冯玉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  相似文献   

5.
察哈尔抗日,是本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抗日潮流起伏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但对于活跃在上海地区的李烈钧等反蒋派与该事件的关系,学术界迄无研究。本文依据历史资料揭示,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军侵略的深入以及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李烈钧等上海反蒋派与冯玉祥频繁接触,酝酿反蒋抗日活动。冯玉祥移居张家口后,李烈钧等积极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冯玉祥筹备举兵抗日。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与察哈尔抗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多次联系旧部以东山再起,但始终未能如愿。1933年在察哈尔组织抗日同盟军是冯玉祥爱国思想的体现,同时也"颇有自谋之嫌",是其反蒋复出活动的继续。由于蒋介石的军事压力、同盟军的经济困境及内部矛盾等原因,同盟军很快陷入困境,冯玉祥抽身隐退,以保存实力,待机再起。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及其取得的胜利,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和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推动了北方各省乃至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冯玉祥功不可没。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中国共产党的参与。但是,不能人为拔高冯玉祥与中共合作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一个直接听命于日本的傀儡政权,是日本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伪"满洲国"的建立就是这一基本方针的具体实施.满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伪"满洲国"建立的军事基础;溥仪听命于日本,成为日本的利用工具,是伪"满洲国"建立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9日下午,长春溥仪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会议室召开,长春市政协主席张绪明、副主席战月昌出席了大会。大会宣布:长春溥仪研究会正式成立。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溥仪研究会章程》,章程规定了研究会的性质:“本会为溥仪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组成的统战性、学术性社会团体。”会议宣布长春市政协主席张绪明为长春溥仪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春市政协副主席战月昌任会长,长春市政协副秘书长石坚,长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徐春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庆祥,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李立夫,东北师大日本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伪满皇宫同德殿是一座具有中日建筑风格特征的二层楼房,金碧辉煌。该殿于1935年开始设计,1937年动工兴建,1938年末竣工。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该殿殿顶黄色琉璃瓦的瓦当和滴水上,分别有烧就的“一德”“一心”篆字。此殿原准备供溥仪处理政务和居住,但建成后,溥义怀疑日本人在殿内安装有窃听设备,因此始终未敢在此居住。  同德殿一楼为办公和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和电影厅等设施;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婉容的寝宫,建成后始终未…  相似文献   

10.
东北林业大学谷丽娟所著《冯玉祥传》,是由哈尔滨出版社于1998年5月出版该社民国著名将领传记中的一种。在当前社会上学术著作少人问津的情况下,该书比较突出地为读者所喜爱,自有其骄人之处。 第一个值得注意之点是,该书乃为一部研究冯玉祥和国民军兴衰史的严肃的学术专著;不是通俗读物,也不是传记文学。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名人传记已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对人物事件捏造杜撰,对历史情节肆意歪曲,已经成为一种公害。而冯玉祥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对他的各种各样的传说,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本…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执行三大政策的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研究他的论文和专著很多,但对他执行三大政策的动机似乎都缺乏可信的分析。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妥当与否,敬请史学界同仁公论.一冯玉祥联合苏联,主要是以求得军事援助为目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给这种联合带来极大的脆弱性。当冯急需苏援时,就联苏;当冯不需要苏援时,就不联苏,甚至反苏.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囚曹琨,逐傅仪,建立了国民军。英美日帝国主义国家仇视中国革命,不但不予国民军以援助,反而迅速促成奉张、直吴等反动军阀重新和好,合力攻击国民军.对外无所依恃的国民军武器缺乏,经济困顿,被破一步步地退向地瘠民贫的大西北.陷于四面楚歌之中的冯玉祥,在张家口发出了寻友求援的紧急呼吁:“中国的目的只是争取自由平等,谁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谁就是我们的朋友”。①  相似文献   

12.
“东御花园”,始建于1938年,是由日本园林师佐藤昌按照溥仪的愿望设计修建的、融中国与日本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宫廷花园,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伪满皇宫中最大的园林。园内动静互衬,山水相依,顽石点缀,泉水潺潺,树篱错落,石径迂回。1937年5月,日本人在伪满皇宫内给溥仪修建的“临时宫殿”——同德殿破土动工,同年11月利用其挖掘基础的余土,在同德殿南部堆砌成一座土山;利用修建防空洞的余土,在同德殿东南的防空洞上也堆砌成一座土丘,形成“东御花园”基本的雏形。1938年同德殿大体完工后,溥仪为时刻提醒自己别忘恢复大清祖业,命人在原土山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5日至6日,由长春溥仪研究会主办的溥仪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举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赵家治、长春市政协副主席战月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长春市政协秘书长石坚、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鸿韬、长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姜殿军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学术讨论会邀请了全国高校、社会科学院、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出版社及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计80多人。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著名溥仪研究专家王庆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也许记得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家永三郎的名字和教科书诉讼案件,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越出了日本一国的范围,形成了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的事件。但是,关于这一持续了30年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具有的意义,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讲清楚的。笔者不久前刚刚在日本拜访了家永三郎先生和参加诉讼的日本律师,深深为先生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感有责任将所了解到的情况写出来,使中国人民对此有所认识,同时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溥仪日记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然而,当他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在六十年代问世之后,引起全世界读者注目的倒并不在于他曾当过皇帝,而是他在新中国改造罪犯的政策的感召之下,终于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关于溥仪做皇帝的情形,在他的书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了,而他从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直到1967年10月17日逝世这八年普通公民的生活,却很少为人所知。这里发表的溥仪1960年以来的一部分日记,当可为有兴趣了解溥仪“后半生”的读者,提供一些材料或者线索。据溥仪的夫人李淑贤同志讲,溥仪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勤于动笔,八年中间,他以惊人的毅力记下了二十八本日记和许多笔记。经历十年浩劫,至今还留下十几本日记和一部分笔记,一直由李淑贤同志珍藏着。现征得李淑贤同志同意,本刊将溥仪日记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冯玉祥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之一,是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值此冯将军罹难50周年之际,谨将他在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功绩,作以简述,以志纪念。一、国难当头,主动联共协商御侮大计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正值南京事件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策划以南京事件为题的纪录片或电影.然而,已作为历史事实被认定的南京事件并没有成为日本国民的共同认识,也没有成为"国民记忆",南京事件否定派的言论在日本甚嚣尘上.这一问题表明:由于企图歪曲、抹杀、忘却日本战争犯罪史的历史修正主义势力占据了自民党政府(一部分为民主党)的中枢,导致日本的民主处于危机之中,日本国民对于战争的认识也处于危机之中.现在,日本和战时一样,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对这种现状抱有危机意识的日本律师、学者、教师、市民等组织起来,举办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希望以此为契机调动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因素,打破日本对于战争和历史认识的闭塞状态,挽救民主危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初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渐渐破坏着凡—华体系的短暂平衡。满足并试图维持现状的英国与不满足并希望改变现状的日本都在思考新的外交方针。从各自利益出发,本因贸易冲突而关系紧张的英日两国曾于1934年构想签订日英互不侵犯条约。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以探析及评价,对于厘清东亚国际史的这一局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在旧社会是搞外交工作的,1950年回国。首先,我想对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两个胜利,表示祝贺。我所指的是日英两国首相来访,我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先说说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这一问题。日本、文部省通过编修中学历史教科书,否认日本侵略我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我国人民奋起声讨,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个事情大家都已知道。这次日本首相铃木善幸来访时,再三表示反省。他对我国领导人说,教科书问题一定会改正。这是我国外交上的一个胜利。当然出现篡改日本侵华历史的事件,不是偶然的。现在日本有一小撮人正在蠢蠢欲动,妄图复活日本  相似文献   

20.
冯玉祥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军阀和朴素的爱国者的双重身份、极力发展个人势力和救国救民的双重目标于一身的复杂历史人物.考察冯玉祥走向察哈尔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这段历史,可以看到,无论是他在察哈尔举旗抗日反蒋,还是最终被迫收束军事都是这一矛盾的产物.研究冯玉祥,应跳出非黑即白的巢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