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圆圆 《社区》2013,(31):19-19
“阿姨,您最近身体还好吗?要不过会儿我把认证表给您送家里吧,您按一下指纹就行,就不用到社区来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祥园社区工作人员陈为兰在通知社区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时,总是不忘说上这么一句。  相似文献   

2.
周成芳 《社区》2023,(1):43-43
“这是退烧药,如果高烧不退,就吃退烧药,多喝热水。”“我们把抗原也送过来了,您自己检测一下。”“这5粒退烧药太及时了,我走遍了大小药店,都没买到退烧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正在与花园社区“连心”服务队说话的是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花园社区的独居老人孙阿姨。两天前,她感觉嗓子疼,接着就开始低烧,但由于家中没有抗原试剂,无法准确判断自己身体情况,便第一时间向社区求助。  相似文献   

3.
李文静 《社区》2014,(7):41-41
“赵大爷,您买菜去啊!”“王大妈,您吃了吗?”“李阿姨,卫生通知贴了吗?”“刘姐,舞蹈队的活动可别忘了。”……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总是一边走着路,一边跟大爷大妈们打着招呼。到司空社区工作将近一年了,我与居民们越来越熟悉,每天都感觉是那么亲切。社区的工作很平凡,很琐碎,然而就在这平凡和琐碎中,有很多值得体会的、有趣的、温馨的故事,让我感到了责任和幸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当作“骗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吴敏 《社区》2014,(27):30-31
在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难,空巢老人养老更难。辽宁省大连市一些社区多路径创新社会管理,通过体贴细致的服务,破解养老难题,为空巢老人撑起“保护伞”。一根黄丝带 大连市沙河口区兴工街道泉涌社区,有一支“黄丝带”志愿者服务队,一共28人,他们不仅给空巢老人发放用来呼救的黄丝带,而且每日勤走勤看,发现谁家窗上系有黄丝带,就会前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小叶 《社区》2014,(4):15-15
“是社区工会吗?能不能送本《中外健康文摘》到我家?”“好的,一会就给您送过去。”20I5年12月2日,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杷铺社区工会为辖区内70岁以上行走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了图书“快递卡”特色服务,只要拨打社区工会图书室电话,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就会把图书送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6.
俞利娟 《社区》2012,(13):35-35
最初,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我的想法很简单——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但是主任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一次,我与主任和同事一起走访社区,和十几位居民促膝谈心。我们给每人发了一张意见表,让居民们写下希望社区可以改善的地方。几位老人来找我,因为老人们眼睛花了、手颤了,所以请我帮他们写。我问老人们对社区改善有什么要求。有位老人说希望能把路修一下,这样下雨天路就不会太难走了。有位老人说,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07,(3):83-83
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青年文明号美发服务队走进社区,免费为社区居民服务,所到之处,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被社区居民称为“和谐使者”。服务队是第一次走进止马营社区,拉起了醒目的免费服务的横幅,来自恒友、阿玲、天韵发型店的年青小伙子们走到居民面前主动邀请。他们的热情服务让居民们赞叹不已。天韵发型的小腾在给一位张老太太理发时,怕老年人着急,边剪边劝,慢慢剪才能剪得好。恒友发型的小彭主动请缨要给84岁的教育工作者杨慧君老人理发,小  相似文献   

8.
史正华  佘记其 《社区》2013,(30):25-25
“妈妈,您最近好吗?我在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得很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我也十分关心,您不用担心啦!…一”这是在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水关路东社区“爱心港湾”青年志愿者周美君的帮助下,辖区12岁的留守儿童陈忻正在给远在日本打工、一年才见一次面的妈妈写信。  相似文献   

9.
于进 《社区》2013,(24):45-45
每周五的早上九点,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万柏林街道新友谊社区的大教室里就会坐满了准备上课的老年学员。大家你一山、我一语,纷纷拿出自己精心剪下的剪纸作品相互传阅着、观赏着,老人们在欣赏自己或同伴的剪纸作品时,像孩子一样快活,兴致勃勃。此刻,欢笑声、赞叹声洒满了教室的每个角落。每当这时,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我们也会前去凑凑热闹,我摆出“专家”的架子:“李阿姨,您这个大团花剪得可称得上是栩栩如生,剪法精妙哟!”李阿姨会随着我们的话语,再次戴上老花镜,美滋滋地细细品味一番。“贾师傅,您的这个富贵有余,采用的是阴纹剪纸法吧,但鱼肚子这里是不是没做到线线相断呢?…‘哦,还真是的,哈哈,剪得眼花了、眼花了o”贾师傅可是学员里唯一的男士,是绿叶中的红花。  相似文献   

10.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1.
彭代国 《社区》2014,(10):26-26
“您好,是杨风英杨阿姨吗?我们是北桥社区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一位金老太说和您约好了见面,但是找不到地方,请问您家的位置是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北桥社区四搂,工作人员在打电话询问,而坐在一旁的头发花白的八旬老人,正焦急地等待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询问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益  曹焱胜  闫新新 《社区》2013,(25):17-17
“最近身体怎么样?想做什么跟我说,等吃完西瓜,我给你洗洗头。”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黄山街道老年公寓,几位四五十岁的男女围着几位老人忙个不停,看他们亲密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人的子女,其实他们是孝亲敬老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早上8时许,志愿者们就来到了老年公寓,洗衣、擦地、换凉席……这正是目前云龙区在积极探索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以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张登峰 《社区》2013,(4):52-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上的呵护,心灵温暖了,精神也愉悦了。  相似文献   

14.
朱文雅 《社区》2013,(3):38-38
“阿姨,你身体好吗?”“阿婆,你最近血压高吗?”“老师傅,你最近怎么样?”她一出家门,一路上只要遇见空巢老人,一连串亲切的问候声,让人听来感到心里暖暖的。“小俞,谢谢你!你真好,这么关心我们!”老人所说的小俞,是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丰二社区六街坊小区组团式服务队队长俞秀娟。  相似文献   

15.
贾云 《社区》2009,(28):28-29
8月26日中午,87岁的缪慧英老人被社区党委书记苏梅英扶到金塘“银龄大厨房”并告诉她说,“今朝大会餐”,原因有二:一是主打菜剔骨鱼头粉皮汤,营养且美味,适合高龄老人;二是岁岁重阳今又近,想听听社区“老顾客”们的意见。缪阿姨是个古戏迷,她一边品着鲜嫩的鳙鱼嘴,一边指着“银龄大厨房”的两位策划人苏梅英、蒋忠文说:“一位何仙姑,一位吕纯阳,你们说咋办就咋办。金塘八位活神仙,把我们这些老弱病残服务得舒舒服服的。”  相似文献   

16.
黄贤云 《社区》2014,(7):36-36
“现在我们办事可方便了,有什么事,只要到社区的综合服务大厅,就全都搞定了。”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西苑社区的李阿姨说,“而且,我们西苑社区就要有早教了,这不,我已经提前报了名,今年就可以带我家小孙女来上课了。”李阿姨所说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西苑社区按照“多型”社区的建设目标,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倾心打造的西苑服务型品牌——“民情流水线”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许伟文 《社区》2014,(36):37-37
“麻烦您了,谢阿姨。”上个月的一天中午,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街道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餐厅”,两位每天用餐时喜欢喝几口小酒的老人起身向餐厅当家人谢丽敏道谢。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2005年9月成立的江苏省第一家社区试点养老服务机构,其餐厅也是无锡市开办最早的社区老年食堂。今年67岁的谢丽敏在该食堂当了八年女管家,受到社区和用餐老人的一致赞誉。  相似文献   

18.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2,(13):33-33
【案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毕女士来信说:去年,我怀着激动且好奇的心进入社区工作。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信心满满,我相信我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能对我的工作有用,我也相信凭着我的聪明,一定不比社区里的老大姐们差。到了社区后,我大多数时候是在整理各种资料,起草各种方案,还给社区主任当助手,由于我能熟练地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我高效的工作经常赢得社区“老人’们的夸奖。但近期,我遇到了一件事,让我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上门走访。当我走到居民楼下时,心就扑扑乱跳,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敲开了一声人家的门,没想到防备的女主人将门只开了一条小缝,还没听我说完,就不耐烦地说,“走走走,不需要。”当我再要解释时,她没好气地说,“听不懂啊,真没素质”。说完就“啪”地关上了门。为这事我偷偷哭了好久。后来我又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这次是位老阿姨,她没任何秘隋地盯着我,我心里—下就紧张起来,语无伦次地向她说了一通后,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肖家河街道为了破解社区内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采取了“钟点工上门、社区掏腰包”的做法,给老人们的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 90岁老人喜得爱心援助“我倒是想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帮我做点家务,但是哪里有钱请人呢?”昨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