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高血压病人经常换药,这些病人吃了一种降压药三四天后,还没达到降压效果时,心里就会想,这种药是不是不适合我?其实,好的长效降压药物重在追求平稳降压,两三天内血压一下降下来,血压波动太大,并非好事。  相似文献   

2.
凌医生 《家庭科技》2014,(10):36-36
我患高血压8年了,一直服用降压药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前几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造成血压居高不下的元凶是肾动脉狭窄,这是怎么回事?武汉 孙先生 有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虽然服用过多种降压药,但血压始终居高不下,还会经常性地头昏。有些甚至因情绪剧烈波动昏倒在地。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是在睡前,而不是早上。这种时间安排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血压,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事件的风险。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19084名西班牙成年人,让他们在早上醒来或睡前服用降压药。经过平均6.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与早上服用降压药的  相似文献   

4.
我35岁,体形胖,最近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150/90毫米汞柱),有人说应该服降压药,有人说暂时不需要服药。如何是好?河北衡水张捷初次发现血压增高,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测得的血压高出正常值,是否需要立即服用降压药,应视病情决定,但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或(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2.高血压是构成和诱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3.无论采取药物或者非药物性治疗措施,都应将高血压视为需要关注和治疗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有些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常常转头就忘记自己是否吃过药。特别是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提醒按时服药,这让老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干脆多吃一次,有人留下一次服用2倍剂量的药物,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造成药物过量而影响健康。漏服药物时该怎么办?怎样避免漏服药的情况发生?医生提醒,服药时一定要科学掌握间隔时间,按时服药,不要存在"忙时不服、闲时补服"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我患高血压8年了,一直服用降压药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前几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造成血压居高不下的元凶是肾动脉狭窄,这是怎么回事? 武汉 孙先生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家庭科技》2012,(11):22-23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忘记服药的情况.那么,漏服降糖药,事后记起是否要补服呢?这要根据不同的药品情况来确定. 磺脲类药物 如今,越来越多的病友选择中长效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美脲(亚莫利).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64岁,已患高血压痛10多年了.去年因脑出血住院,目前情况稳定,在服降压药后血压为150/85毫米汞柱.请问脑中风后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相似文献   

9.
中医开好处方后,往往嘱咐病人要注意忌口。因为中药和某些食物同服,会减弱药物作用甚至产生毒性,因此患者须了解一些服用中药时的饮食禁忌。 1、服滋补药如人参、黄芪、首乌、鹿茸、地黄等,忌饮茶及吃水果、海带等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10.
我父亲67岁了,2007年9月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现在除服降压药外,还服维脑络通片、脉通、醒脑再造胶囊、脑络通眩囊等,但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请问,脑动脉硬化用什么药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一般来说,服用药物都会选择用温水或粥等比较温和的食物。其实,有些中药用酒来送服,更容易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中(成)药里的很多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甙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等皆易溶于酒中,如果中药用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从而提高疗效。这些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2.
, 《家庭科技》2012,(12):20
张大爷早上起来服降压药时,发现家里的水刚好喝完,恰巧手边有一袋牛奶,就用牛奶代替温水将药服了下去,随后又将一袋牛奶都喝了进去。谁知,没过多久,张大爷就觉得头晕头痛,一量血压,收缩压竟然升到了180毫米汞柱!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经抢救,才避免了危险发生。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胺,当体内分解酪胺的酶被降压药抑制时,酪胺就会大量蓄积,引起血压骤升、  相似文献   

13.
正止痛片是许多家庭的常备药,很多人头痛脑热时会自行服用几片。虽然服用止痛片后短期内非常有效,但其副作用较大,且不能治本,如果长期乱服用,可能对胃肠、肝脏等脏器带来伤害,甚至造成高血压、肾脏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果。同  相似文献   

14.
正我朋友60岁,曾因高血压导致头晕、心慌多次就医,服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平稳,便停药。但两个月后因脑中风住院,请问这是为什么?江苏刘先生有些高血压患者起病初期常会感到头晕、头疼、心慌、乏力等不适,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于是复诊时总会告诉医生"我没事了"。可是医生为病人测血压,却发现高出正常值许多,这是有原因的。临床将上述现象称为"适应  相似文献   

15.
老张患高血压已有多年,社区医生常开依那普利、倍他洛克、复方丹参片等药物给他。但血压总是控制得不满意,时高时低。无奈,老张来到某三甲医院就诊,医生给他加了一个利尿剂。老张马上对医生说:"我小便次数已经很多了,脚又不肿,为什么要服利尿剂?"还说:"报纸上说,服利尿剂后,患者会得糖尿病。"医生耐心地给老张作了解释,老张终于同意服用利尿剂氢氯噻嗪。2周后,老张的血压降到正常。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快70岁了,患有心血管病,正在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较好,但有时会在饱饭或洗浴后发生血压下降,医生说这是一种体位性低血压,需要加强预防。我想了解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宫丽丽 《家庭科技》2014,(10):32-32
一般而言,药品都是整粒吞下,到胃肠道才被分解吸收。但是有些药物比较特殊,需要嚼碎了再咽下,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功效。充分发挥药效。如酵母片、乳酸菌素片,整片吞服后在消化道内不易溶解,嚼碎后服用有利于药物在消化道内溶解吸收,以充分发挥药效。此外,嚼服还可以避免用热水送服进而影响菌体活性。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服用中成药总是喜欢用白开水送服,其实有许多中成药用药引送服更为合适。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服用中成药不要“冷落”了药引。 酒 凡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妇女血寒经闭等疾患的中成药,用黄酒或白洒送服为佳。酒性  相似文献   

19.
正起床后有人早上起床会有"起床气",此时服用降压药,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如果因着急出门漏服药,或服药后猛然从躺着变为坐着、坐着变为站着,血压容易突然下降,造成头晕甚至晕厥。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若早餐前顿服量较大或吃饭不规律、不吃早餐,可能出现低血糖。因此,建议早上服药的患者,应保证三餐的时间和能量摄入,以及用药和早餐的先后顺序。此外,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倍他乐克等患  相似文献   

20.
王女士是位老冠心病患者,一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近些天,她有些咳嗽,便自己买了甘草片吃,没想到非但咳嗽没治好,还惹来了胃肠道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整个人憔悴了好几分. 王女士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同服阿司匹林和甘草片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