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是会计理论界一直争论的热点问题,自从公布了39条新会计准则以后,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在向国际靠拢,向国际化发展,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是由会计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探究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研究本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对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趋同,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为了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加入,是新会计准则的特色.新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下推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下推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下推会计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若干体现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汤珊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169-169
自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会计领域应用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成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突出的表现,这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是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理念上发生了许多变化。新会计准则对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广泛运用体现了我国会计理念的变化,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结果。但是贷币时间价值在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国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在实践不断摸索。  相似文献   

5.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方法拓展——模糊聚类分析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会计国际协调/趋同①包括形式协调(准则协调)和实质协调(实务协调)两个方面.形式趋同是实质趋同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国内外会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会计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形式趋同程度的检验无论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会计实务的改进都至关重要.由于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量化研究方法存在多例证现象,以致研究结论相互矛盾或难以解释.本文以会计形式趋同度量为研究内容,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度量方法的不足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特性,提出了会计形式趋同度量的新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并以我国会计准则为例,在对比点、度量方法的选择、度量的内容等方面对该领域方法论和方法创新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准则果断地实施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既顺应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了国际化会计准则的精髓,又制定出了适用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并影响会计的全球化进程。本文首先论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进而阐述了新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显著变化,最后论及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PASB)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准则要真正实现与国际趋同,必须要在制定的模式上与国际趋同,特别是与会计理论与实物发达的美国趋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制定模式的不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方向作了阐述,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必然是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步伐,本文从公允价值运用的角度,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为依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并总结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新形势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推动、跨国公司经营效率的推动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历史,指出尽管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实现了充分的趋同.  相似文献   

12.
信息环境下实现高校会计教学模式国际趋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会计理论界的这一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特别是会计教学内容要与新会计准则体系一致,并逐渐与国际会计教学模式趋同。为达到这一目标,高校会计教学模式需要做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晶 《决策与信息》2009,(3):129-130
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上,否则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的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而我国正处在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理论完善的最佳时期,因此,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当务之急。本文在对中美两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国情,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账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期逐步实现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国际的接轨。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发布了保险业专门的会计准则,该系列准则体现了中国会计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性,系统地把握了保险会计的特点,为国内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趋同创造了条件。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下,保险会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打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原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其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结合我国特定背景的同时,充分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所得税准则与原准则比较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有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旧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的确认、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保险会计标准共有三个,其中《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适用于非上市保险公司,《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适用于上市保险公司。国际保险会计准则主要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3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本文通过对国内保险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正与国际准则趋同,但在某些专业判断和实施细则方面仍存在差距。这些差异正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需不断讨论完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国真正拥有了能够与其他国家沟通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有突破,对会计人员掌握新的会计政策,顺利实施新旧会计处理的衔接却是一种挑战。本文首先分析新会计体系的特点,然后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对比,最后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并阐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创新及其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中国准则制定和修改的方向,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是完全的、一步到位的完全照搬,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中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大大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再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可扭转的情况下,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交易成本,活跃我国资本市场,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行,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完成其建设任务,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及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会计舞台的重要成员,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新会计准则在原《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