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国,自秦汉以来,皇位世袭、皇权无限、“官无定守、民无定奉”,庞大的官僚群组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历久不衰,专制和集权的趋势愈来愈强。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上层建筑赖以树立的经济基础究竟是什么?多年来,史学工作者为它寻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封建土地国有制、小农经济、小自耕农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这个基础的补充。以上五种观点其实可以简化为三种,即封建土地国有制、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我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专制主义经济基础的提法是比较科学的,现将理由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及其体系结构,是形成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主要特征的重要渊薮,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参验,首次对楚国土地制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认为:西周时期,楚君对周天子具有经济附庸关系,楚国的土地从名义上说为周天子所有,楚人则只是占用土地;从春秋初期到战国中期,楚国的土地所有制走的是一条国君所有制与里社占有制、领主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相结合的道路;楚国土地所有制主要有王田、食邑和小私有土地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很多史学家说:宋代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大土地所有制空前发达。但当时大土地所有制发达的具体情况如何?为什么发达?大土地所有制发达的影响如何?它与封建政权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些问题,过去史学界研究很少。这里准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一)北宋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所有制结构内部的矛盾斗争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寻找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双方协调发展的关系和因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日臻完善和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变化,其中一个总的趋势是从国有到私有。土地的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消失,而是以另外不同的方式存在。秦汉以至明清,国有土地大致有公田、屯田、学田、皇庄、官庄等名目。土地的私有化只是导致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的出现。秦汉以后的土地制度,大致有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不同的土地制度,“田赋”征收亦不相同,“田赋”征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在田赋征收的过程中,涉及诸如田赋的征纳物品、田赋征收中的考成、田赋征收中的私饱以及田赋的预征和蠲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嬗变及其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继承旧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上,建国以来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逐步确立(1953年-1978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基本形成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个阶段.深入总结其中蕴含的经验教训,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任务,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的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地主经济高度发展,作为它组成部分的自耕农、佃农经济,当时的发展情况及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为何?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今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明、清初期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明清两朝,是在大的农民起义后建立的新王朝,都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的阶段,其结果是自耕农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成为历史上两个强大的朝代.先以明初为例.  相似文献   

8.
北宋政权从公元九六○年建国的那天起,内部就充满着尖锐复杂的矛盾。封建大地主阶级是这个政权的统治支柱,他们在北宋王朝的庇护下,垄断着朝廷的主要官职,享受着许多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凭借着这些权势到处为非作歹,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疯狂地进行土地兼并,使广大自耕农民丧失土地,流亡破产。就是一些中小地主的利益也受到威胁。土地高度集中和残酷的封建剥削正在成正比例地向前恶性发展着,加  相似文献   

9.
从不确定性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 ,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模式选择纳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所有权不确定性与承包期不确定性的根本制度缺陷 ,指出自耕农所有制才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明初自耕农的大量存在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曾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尤其是在明初,这种自耕农经济还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无疑会帮助我们对历史上自耕农的地位和作用作出适当的评价,对明初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强大作出正确的解释。一、对明初自耕农数量的估计关于明初自耕农的数量,文献上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的材料作大致的推测。明初最高土田数字,据《明实录》、《明会典》等书记载,是八百四十九万余顷。最近,王其榘同志进行了周密考证,证明这个数字是错误的,他考定明初全国土田总数,最多不会超过六百万顷。我完全同意王其榘同志的论断。明制,土田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种,官田据韩国磐同志推算,总数在一百一十万顷以上,余下是民田,应当有四百九十万顷。  相似文献   

11.
一般研究强调,明清以来地权分配呈集中趋势发展,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制度,侗族地区也不例外。清水江土地契约文书(天柱卷)为我们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的第一手素材。从天柱文书看凸洞侗族地区地权分配,自乾隆四十六年到1950年169年问。发生了2097次地权转移,其中田地买卖1158次,816农户出卖田地,537农户购进田地,反映出地权转移相对自由、活跃;因其田地转移大都在中小农户中间进行,未形成少数人占有较大田地局面,呈现凸洞有土地兼并势头而无大土地集中现象。故不存在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一个由自耕农为主构成的侗乡社会,即类似一些经济史家所谓“农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中稳定的基核,它与活跃的生产管理体制共同构成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因此研究所有制结构的空间差异,有利于了解生产布局主体及其目标结构的空间差异,有利于了解生产力发展限制条件的地理差异,对研究我国地理国情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以省区为单位,分析我国所有制的地理差异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关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否矛盾,能否对接的问题,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长期以来关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否矛盾问题的延续。我们认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通过公有制的结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可以与市场经济对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江土地契约文书(天柱卷)是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的第一手素材..从天枉文书看凸洞侗族地区土地产权转移,自乾隆四十六年到1950年168年间,发生了2098次地权转移,有465人购进土地,反映出地权转移相对自由、活跃;其参与地权转移人多、规模小、土地量不大的特征,抑制了激烈的土地兼并,保持起一个庞大的自耕农小土地所有者群体,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经济在这里根深蒂固。,土地契约透露出许多民族地区经济关系信息,如乡村的阶级结构,田赋、地价等的演变;地权转移大都在周首(首士)或寨老等宗族权力规范下进行,经济关系与民族地方传统政治结合,是一个依靠民族传统维系的小农社会。  相似文献   

15.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主要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及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3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新突破。阐明现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研究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政治制度的基础工作。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封建国家建立、发展和走向兴盛的时期,探讨这一时期越南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共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越南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封建国家的发展,并将有助于我们阐明达一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激活社会主义经济;创新所有制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经济联台体。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所有制结构的一个大的冲击;它要求我们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传统经济运行模式时,对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传统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所有制结构和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北宋的统一不同于汉、唐的统一;与北宋并存的政权,还有以北中国主人自居的辽、和雄踞在祖国大西北的西夏,故北宋的疆域比起唐朝要小得多。但北宋的经济确比盛唐发达得多。试以北宋经济活动的几项主要指标来看,北宋比唐朝至少翻了一番。北宋经济在短期之内取得较快的增长,其经济活力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凡是经济上升、国家强盛的时期,总是以个体生产的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壮大,土地兼并集中于大封建主或豪强地主,则每每伴随着社会的动乱或兵灾战祸。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地方豪族、大地主势力壮大,就标志着国家权力相对削弱;由于大地主的兼并土地,就必然使自耕农民破产,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动乱和不安也就随之到来了。另一种是战争年代,由于战乱兵祸,个体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封建主为了维持其本身利益,不得不采用大土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