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鲁敏 《云南社会科学》2012,(1):64-68,78
政府权责配置是特定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下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和责任在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中分配所形成的关系.政府组织权责配置应当遵循权责对等、主体明确、权责规范、回路短小、权责稳定、监督有效和能力保证等基本原则.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就是政府“放权让责”的变迁过程.转型期的策略性放权虽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难以预计的问题,但相关步骤程序的脱节、配套措施的缺位却带来了权责配置失衡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梁栋 《东岳论丛》2011,32(5):141-144
健全责任机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政府执行力贯穿于政府执行活动的始终,它主要表现为准备力、运行力、善后力。从责任视角审视政府执行力是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权责一致原理、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现代组织行为学关于人性分析理论的必要要求。责任意识、责任制度、责任行为等对政府执行力具有重要影响。应该着重从确权明责优化政府职责体系配置、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责任评估制度、健全政府执行问责机制等方面健全责任机制,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许多年以来,我国因公共政策失误“交学费”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再不加以改善必将引发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政府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从具体方法程序上落实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达到权责一致。保障权力的规范行使,真正实现民本政府、责任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现责任政府的理念转变与制度保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责任政府”既是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又是一种制度安排,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可按不同标准作不同的划分。 在我国,要实现责任政府,不仅需要在理念上完成从管制向服务、从重权轻责向权责并重和从非完全责任向完全责任三大转变。更需要通过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来保证政府对其政治、行政、法律和道德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张、市辖区向“管政府的政府”转型、属地责任强化,超特大城市街道办的权责配置已无法适应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为缓解超特大城市街道办的权责失衡问题,各地纷纷展开以推动执法权下沉为主线的改革创新。通过对案例城市新修订的街道办组织条例的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在治理重心下移时代,街道办的权责定位仍然存在“应然”与“实然”的差别:“应然”层面,街道办的权责配置趋于明确、执法权得以强化、履职保障机制逐步优化;“实然”层面,依然存在权力承接困难、经济发展负担沉重、向社区过度摊派工作等新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街道办编制不足、行政区划设置不合理“、区—街—社区”关系不清。未来优化超特大城市街道办体制的基本方向应是在保持派出机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真正将街道办坐实为一级权责平衡的“准政府”。  相似文献   

6.
陈毅 《兰州学刊》2010,(5):11-13
责任政府是有权力的政府,并不能以权力可能为恶甚至提出“政府退出”;责任政府是承担有限能力的政府,并不能把责任无限泛化甚至发展到“全能政府”;对责任政府效力的评估事更多是基于结果的,而不是依据“动机纯正”和意图承诺;责任政府的实现更多是依靠制度监督和外在监督,“自我监督”很重要但很难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具有难度的问题,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难题。一方面,乡镇政府要大胆改革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创新管理方式,建设成服务型基层政府;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下放行政权力,改革财政体制和对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制度,使乡镇政府的权责对等、事权与财权对等、考核的内容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8.
经济和经济学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的发展史,在表明市场和政府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揭示了二者结合、保持均衡的可能和必要。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均衡机制,需要三个要素:权责一致是均衡的逻辑前提,成本核算是均衡的内在动因,法律规范则是均衡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的伦理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应建 《南方论刊》2009,(11):7-8,12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将中扮演新的角色,由过去经济社会的领导者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转变。在公共行政新语境,出现的大量行政道德和道德责任缺失的现象,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伦理责任,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确立职能角色,使服务型政府的伦理责任真正得到实现,这是当前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周建国 《江海学刊》2023,(3):150-157+256
“避责”概念在中国研究中指向了不同现象,但在既有研究中未被有效区分,从而导致了中国避责研究的碎片化和同质化。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避责问题的表现形式,并进行溯源分析。从政治哲学的“自主性—责任”视角来看,权责对应关系的异变是避责研究的起点。中文“责任”包含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双重语义,中国的避责问题表现为卸责、避免被问责和避免公众指责三种形式。卸责源于地方行动者面临的权责不对称困境及责任模糊留下的漏洞;避免被问责可归因于下级行动者面临事责繁重和自主性不足的矛盾;避免公众指责是公共管理主体在绩效合法性压力下规避政治风险的结果。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央地间和组织成员间的策略互动,从而促进中国避责研究的“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权利与对应义务的关系实质上是权利与权利关系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关系仅为全部法律关系的一部分,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权利与对应义务实质上为社会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权利与对应义务的绝对值是相等的;权利与对应义务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分离的;法的本位应是社会权利本位,它要求对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应放在同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对渎职侵权职务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正确认定是对渎职侵权行为归责的重要前提。直至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若无A就无B"的必要条件分析框架,但它因其固有的缺陷确有予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种法定权利,包括知情权与同意权。根据马克思“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思想,患者的这一权利既伴随着医方的义务,也伴随着患者自身一定的义务,因而该权利的真正实现需要医患双方辩证地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积极地履行各自的相关义务,当然主要依赖于医方义务的积极履行。  相似文献   

14.
赵霞 《理论界》2014,(4):94-97
体系化是科学的重要特征。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进行体系化。法律制度的体系化有逻辑建构法、利益建构法和价值建构法三种方法,而构建"内部体系"的利益建构法和价值建构法对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更为重要。在体系化过程中,以知识产权的类型化为基础,通过确定知识产权类型的"意义",并把知识产权分为关于"美"的知识产权、关于"用"的知识产权和关于"区别"的知识产权,可以初步建构知识产权法的"内部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保险法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保险人解除权的行使存在一些缺陷,即投保人无过错违反告知义务时欠缺对保险人的救济,保险法将投保人没有过错的情况排除在投保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投保人虽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只要他主观上没有过错,保险人就得不到任何救济,这对保险人而言是极不公平的。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赋予保险人以变更权与终止权,同时又科以不得滥用的义务,以平衡投保人与保险人的权利义务。此外,当保险人没有尽到对保险危险的必要调查义务时,保险法应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不该享有合同的解除权。  相似文献   

16.
张益刚 《齐鲁学刊》2005,(4):123-126
教育惩戒权是教师惩戒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它产生的人性动因是惩恶扬善;它不断得到发展的制度背景是“官师合一”;它的社会心理认同是私权公权化,是家长“教令权”想当然转让为教师惩戒权。从法理上讲,教育惩戒权应当属于委托性权力,应从法律上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7.
官吏是国家政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官吏依法履行职务是国家法制确立的重要基础。唐代法律惩治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犯罪,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章拟主要探讨《文苑英华》中所收唐代判文所反映的唐代官吏犯罪。  相似文献   

18.
徐峰 《北方论丛》2020,(1):57-66
长久以来,我国海商法中船货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平衡的,它更偏向承运人利益,并表现在船货双方权利义务总量不对等以及权利与义务不对应两个方面,形成海商法下的“正义”。《中国海商法》的相关条文有待补充与完善。回顾海商法发展史,从罗德—罗马法到国际商人法,从海牙—维斯比规则到鹿特丹规则,船货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历经了一条从货方“义务本位”发展至“权利义务本位”的发展道路。《中国海商法》的修改也应遵循这种精神,平衡船货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民法上的“正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知情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知情权在传统基础上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并且容易受到侵害。国外立法通过强化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措施较为单一。构建我国在网络时代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体系应体现网络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20.
政府规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治行为,规制者作为代表政府行使规制职能的执行机构,是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我国的政府规制改革也应从这一环节入手,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建立责任政府;明晰规制者的职能,建立有限政府;依法规制,建立有序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