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锡南 《南亚研究》2010,(2):158-160
为迎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诞辰150周年,印度、美国、中国和新加坡四国学者共同策划和组织了系列泰戈尔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决定研讨会在上述四国轮流举行。哈佛大学于2009年11月6—7日召开了第一次泰戈尔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泰戈尔时代的亚洲观”。2010年5月11~13日,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泰戈尔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曾引起许多国家教育界人士的注意,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称泰戈尔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家”、“新教育的开拓者”、“伟大的民族民主主义教育家”、“杰出的人民教育家”,说泰戈尔的教育思想中心是“爱”、“美”、“人道主义”。泰戈尔一生中把自己相当多的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写了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著作和文章,诸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堕落》、《教育改革》、《教育问题》、《我的教育学》、《我的  相似文献   

3.
魏丽明 《南亚研究》2009,(4):127-141
1924年泰戈尔访华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1999年,德里大学“泰戈尔教授”西斯·古马尔·达斯(Sisir Kumar Das)受国际大学之托,整理出版《泰戈尔在中国的讲演》(Rabindranath Tagore:TALKS IN CHINA)一书,为读者提供了泰戈尔1924年在华讲演的详细记录。本文对此书加以文本细读,重新反思泰戈尔访华的意义,并认为这一历史事件透视出当时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复杂心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投射,以及当时中国思想界对待外来文化时的偏颇。  相似文献   

4.
“让我们,中国和印度,联合起来吧;让欢迎伟大时代的歌声响起来吧!让我们两个国家把欢迎的灯点起来,迎上前去吧!”——泰戈尔(1924年)泰戈尔是印度现代的伟大作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泰戈尔在他的一生当中,非常重视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事业,他对中国人民是始终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的主要文学成就无疑是诗歌创作。然而,他的小说创作其中包括短篇小说也很有特色。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实际上就是熔抒情诗、哲理诗、故事诗于一炉冶炼而成的产品,不但有动人的故事、深邃的思想,而且抒情意味极为浓酣。印度评论家S· C·圣笈多认为,泰戈尔似乎创造了“一种将抒情诗和短篇小说的艺术结合起来的新文学样式”。这一评语十分确切地指出了泰戈尔短篇小说创作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及艺术上独特之处。泰戈尔的短篇创作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主要是音乐性的抒情笔法。这种抒情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故事的叙述、景物的描写和语言的运…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的思想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是严酷的, 我喜欢这个严酷, 它永不欺骗。”——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名远播重洋,蜚声世界文坛,他是我国人民熟悉的印度近代作家。早在一九一五年我国就开始翻译他的作品,解放后更出版了《泰戈尔作品集》(十卷)。六十余年来,介绍、研究其思想和作品的文章难以数计。泰戈尔不仅是中国读者热爱的作家,还是我们诚挚的朋友。诗人一九二四年曾来华访问,抗日战争时坚决支持我国人民的反  相似文献   

7.
孙宜学 《南亚研究》2013,(1):145-157
泰戈尔是20世纪初东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周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中印两国现代文化交流史上,泰戈尔与周作人曾有过一段神交:一次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泰戈尔是周作人批判封建礼教的靶子;一次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前后,周作人因自身的复杂而对泰戈尔的态度亦变得复杂多变。通过探讨周作人对泰戈尔的误读及其泰戈尔观的丰富内涵及原因,不但有益于我们认识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复杂关系,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具体、细致地了解周作人思想复杂性的一些特质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印度近代最伟大的作家泰戈尔素以思想博大精深、才华卓世超凡著称。他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宗教等诸多文化领域内的造诣,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在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绵密的历史背景下,以比较文学的视点审视泰戈尔文学研究的探索实践、理论建树和思想意识,不能不作出如下的价值判断:泰戈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为印度比较文学研究开疆拓土的先驱;他对比较文学这一新兴学科所作的巨大贡献,足以使之成为饮誉世界的比较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胡适和泰戈尔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具影响力、最具比较意义的人物.1924年,泰戈尔应邀访华,宣扬东方价值观,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胡适一贯推崇西方文化,对泰戈尔的思想也没有真切的了解,但他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泰戈尔的人格表示敬重,为泰戈尔在华期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辩护.两人由此结下深厚友谊,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 ,故印度人尊称他为“诗哲”。泰戈尔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和哲学著作。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他还创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容括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宗教观、真理观、美学观和社会观等。他那充满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情怀和崇高思想 ,不仅鼓舞着印度人民 ,而且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泰戈尔的思想 ,源于三个方面 :一、印度古代奥义书和吠檀多哲学。他早年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在他的心灵中播下了印度古代哲学的种子 ,奥义书与吠…  相似文献   

11.
1937年4月14日,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举行成立典礼。前两天,甘地从华尔达来信向泰戈尔祝贺。他说:“要不是我早就决定在14日去贝尔高姆的话,我一定要来参加盛典,同时来看望多年未见的你和圣蒂尼克坦。现在虽不能如愿,但我和你精神上是在一起的。愿中国学院作为印中两国人民结合的象征!”同日,甘地有信致谭云山先生说:“我已写信给古鲁德夫,(按:对泰戈尔的尊称)向他道歉,因我有事,不能出席盛会。是的,我们确实需要促进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联系。你们的努力诚可钦佩。愿中国学院产生丰硕的果实呀!”  相似文献   

12.
从川端康成到大江健三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1968年12月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他不仅是继泰戈尔之后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且实在是真正用本民族语言创作而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第一人”。①时隔...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年,悲鸿应泰戈尔先生邀请,前往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在圣蒂尼克坦,和泰戈尔先生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妙的时光。圣蒂尼克坦的意思是和平村,它美丽而宁静。那些硕果累累的芒果树,似火如霞的木棉花,鸟儿柔婉的不倦的歌唱……都伴随着泰戈尔先生优雅的言谈和举止,长久地留在悲鸿的  相似文献   

14.
王鸿博 《南亚研究》2009,(2):151-159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法律是英国法律与印度传统宗教法及地方习惯相冲突和妥协的产物。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原来如此》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法律移植过程中,印度教种姓社会内部出现的危机,农民和低等种姓在新土地法的规定下面临的生存压力。通过小说中对两代婆罗门地主形象的描写,泰戈尔运用“不可靠叙述”和颇具象征意义的场景描写,表示了对印度法律改革的忧虑与思索。  相似文献   

15.
王燕 《南亚研究》2011,(1):123-136
泰戈尔1924年首次访华期间,曾在中国文化界引发一场激烈论争,与论争相伴生的是一系列怪异现象:新文化阵营严重分裂,文化界人士判然两别,对抗争论之激烈,影响波及之广泛世所罕见;反对、抵制派的中坚人物陈独秀、郭沫若、沈雁冰等人又恰是我国最早翻译泰戈尔作品、推介泰戈尔思想、追踪泰戈尔行踪者;舆论阵地营垒分明,欢迎赞誉之词每见于文学类期刊,抵制批判文章多刊载在政治性杂志上;部分文章偏离实事,凭空杜撰,流风所及,贻害深远。对此一事件的后续研究多有舛误,将鲁迅置于旁观立场即为一例。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实证梳理,辨正一些在该课题研究中习焉不察的误解误读。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青年杂志》(即《新青年》杂志)上,陈独秀翻译了泰戈尔诗歌四首,题为《赞歌》。这是目前发现的泰戈尔诗歌最早的中文译作。由于当时白话文尚未流行,所以译诗仍采用古文,现摘录二首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尹锡南 《南亚研究》2011,(1):152-16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泰戈尔的以《吉檀迦利》为代表的诗歌对希梅内斯等西班牙语诗人有过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以泰戈尔诗歌在西班牙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为前提的。维多利亚.奥坎波和希梅内斯等人是翻译和传播泰戈尔作品的代表人物。泰戈尔诗歌所以能对西班牙语诗人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西班牙语诗界在这一时期正在脱离现代主义潮流并寻求新的创作风格。在对泰戈尔诗歌的接受问题上,西班牙语文坛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新书介绍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由华宇清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汇集了泰戈尔的全部散文诗译本,共13部,近千首诗作,约500千字。其中英语散文诗译本8部,孟加拉语散文诗译本5部。此举在国内尚属首创,将孟加拉语散文诗直接译成汉语,这在国内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我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印度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和中国人民永远缅怀的朋友。他作为一位诗人和文学家深受我国人民的欢迎,他的大量文学作品,包括一些主要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及戏剧等在我国早有翻译,但是对泰戈尔哲学思想的研究却仍感不足。泰戈尔是不是一位哲学家呢?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泰戈尔最主要、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是位有情者,他对于神、人和大自然充满了情爱,如克里希那·克里巴拉  相似文献   

20.
泰戈尔的《什么是艺术》和《吉檀迦利》试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的《什么是艺术》是他在美国的一篇英语讲演,曾经几次译成汉语。他的《吉檀迦利》是他五十岁时的自选诗集,并且自己进行了英语散文诗体的再创作,也早有汉译。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本文打算只就这两者作一点初步的试探性的分析,并不是对泰戈尔的美学和哲学思想以及诗的创作进行宏观的论述,而只能算是微观的窥测,而且只作解说,不作评价。泰戈尔的这篇论艺术的讲演收入专集的发表时间(1917)离托尔斯泰的逝世(1910)只有几年。然而托尔斯泰的同名著作《什么是艺术》却同泰戈尔的讲演看起来大有不同。托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