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孙备墓志》镌立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孙备墓志》镌立年考辨鲁才全《唐故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府君(备)墓铭并序》,署名为“再从兄朝散大夫守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撰”,“弟孤子储书”。志石现藏河南新安县千唐志斋。此志载录于《千唐志斋藏志》,图版编号1077,该书编者于图版说明中定为“会昌元...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户续约意愿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海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陕西6省共552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治理机制(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与续约意愿的关系机理,并深入探讨市场不确定性对两种治理机制与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正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契约包容性负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农户续约意愿的正向影响,但对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市场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正向调节契约约束力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但对关系治理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4.
《华人时刊》2009,(2):28-28
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性阁员、小布什内阁劳工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于2009年1月中旬卸下长达8年的劳工部长职务。  相似文献   

5.
辛亥山东独立的著名活动家夏溥斋冷家夏溥斋是辛亥革命运动期间山东全省各界联合总会会长,为山东的独立做出过突出贡献。忧国忧民矢志改革夏溥斋(1883一1966)名继泉,字溥斋,号莲居,又号渠园、夏一翁,郓城县城关镇夏庄村人,清末名宦夏辛酉之子。夏溥斋自幼...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一生共有诗集九部,这些诗集先后作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七月至开禧二年(1206)五月之间,依次体现了他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对各诗集的创作时间做具体考证,可更清晰地把握“诚斋体”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观照出杨万里文学思想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起于1908年迄于1926年的湖北自治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8~1919),基本上处于宣传鼓动阶段。第二阶段(1920.8~1922.3)为湖北自治运动的顶峰,斗争锋芒指向北洋军阀王占元。该阶段在张扬民主、反对军阀专制方面表现出进步性。第三阶段(1922~1926),以所谓制定“省宪”为中心。该阶段运动成为“官治”,变成直系军阀强化统治,应变时局的工具。文章着重分析第二阶段,详述了自治运动的特点──参加运动队伍十分复杂和广泛;由政治斗争发展到军事斗争;该运动是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运动。本文的结论:湖北自治运动和全国自治运动,“联省自治”运动的彻底失败,证明了在中国近代二元社会,企图通过实行联邦制以达到救国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8.
“五四“劳工文学是中国工业文学的初澜。从人道主义到劳工神圣,到平民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五四”时期劳工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从普泛的人,到劳工,到底层工人,再到作为阶级的工人,是这一时期劳工形象的变迁线索。初始期的锐气与多元思潮的复合并存构成了“五四”劳工文学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当劳工运动明显地陷入了麻烦而工会人数急剧减少时,学术界提出了新颖的想法,向那些未加入组织的工人提供某些保护措施。众所周知,其中只有一种看法是植根于工联主义的。这个思想最早来自于克莱德·萨默斯(Clyde Summers),后被艾伦·海德(Alan Hyde)等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盛寿藻(1922—2012),浙江金华人,笔名半睛,字竹翁,号双溪居士。青年时期曾旅居台湾,后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退休后任特聘教授。生前任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伴侣》2009,(3):62-65
周俊杰,1941年8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笔名鲁岩,斋号挥云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州大学名誉教授等。曾多次担任全国届展、中青展、“兰亭奖”(艺术创作奖)评委,历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评委和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盛寿藻(1922-),浙江金华人,笔名半睛,字竹翁,号双溪居士。青年时期曾旅居台湾,后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退休后任特聘教授。现为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艺术顾问及永久理事,菲律宾“中华逸吟诗书画国际展委会”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3.
盛寿藻(1922-),浙江金华人,笔名半睛,字竹翁,号双溪居士。青年时期曾旅居台湾,后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退休后任特聘教授。现为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艺术顾问及永久理事,菲律宾“中华逸吟诗书画国际展委会”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4.
盛寿藻(1922—2012),浙江金华人,笔名半睛,字竹翁,号双溪居士。青年时期曾旅居台湾,后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退休后任特聘教授。现为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艺术顾问及永久理事,菲律宾“中华逸吟诗书画国际展委会”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5.
盛寿藻(1922-),浙江金华人,笔名半睛,字竹翁,号双溪居士。青年时期曾旅居台湾,后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退休后任特聘教授。现为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艺术顾问及永久理事,菲律宾“中华逸吟诗书画国际展委会”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6.
清朝一代,山西不仅出了一位“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而且还出过一位刚直不阿的诤臣孙嘉淦,雍正皇帝称其为“翰林狂士”,乾隆皇帝誉之为“正人”。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历经康、雍、乾三朝,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直言敢谏闻名于朝野。孙嘉淦的耿直,达到“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屡屡触犯“龙颜”,且常出乎意料。康熙皇帝晚年,诸皇子争夺储位,闹得不可开交,令一世英明的康熙一筹莫展。“兄弟阋于墙”也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每况愈下,突然驾崩,留下千古之迷。因而雍正皇帝即位…  相似文献   

17.
圌山位于镇江东乡。每年清明翌日是圌山的庙会。 圌山庙会的文化源头是吴国的“宗土”祭祀,“宜侯矢簋”(出土于圌山西侧吴王陵区)铭文中。被称为“宜宗土”的文字实质是“圌宗土”。是指圆山的土谷神宗庙。姬姓周人的祖先后稷,是农耕技术的代表,后来被人们尊为土谷神供奉于土地庙。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4,(4):71-71
今年是《山西老年》创刊30周年,作为山西省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山西老年》连续20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作为山西本土唯一面向老年凄者的杂志.  相似文献   

19.
“中介思维”的成果──读《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西冷斋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丁言模著)一书,洒洒扬扬40余万字,被人称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述鲍罗延在中国活动的专著”,“开辟了现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填补了一项历史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第101回书道:“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露出了马脚。”这“泥”字何解?“烂醉如泥”也曾见于《聊斋志异·黄英》和《三侠五义》第86回等书中,语本《后汉书·周泽传)“时人为之(朝廷把官祭品)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五十九日斋。’”李贤引东汉应邵《汉官仪》注:“一日不斋醉如泥。”而“醉如泥”也见于如杜甫“先拚一饮醉如泥”一类咏诗中。古诗还有省称之“泥醉”的,如元镇《以文石见赠》“泥醉风云我要眠”,陆游《自咏》“泥醉醒常少”等。其解,参《现代汉语词典》作“烂醉”……俱指滥饮而酪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