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父母控制模式是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儿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儿童自我控制是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控制模式对儿童自我控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一直为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而西方学者已比较系统地探索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对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简介,期望对国内的研究有些启示。一、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特征(一)父母控制模式的探索本世纪初,许多西方学者已开始致力于对…  相似文献   

2.
通过相关的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该研究着重以孩子的视角,来分析父母离婚后孩子的心路历程。从年龄的不同,父母离婚原因的不同,父母离婚后是否再婚以及孩子对于父母的关心程度等等四个方面,探讨父母离婚过程中孩子反应的具体表征及其影响。以及孩子对父母离婚的意义建构与孩子的主动应对方式进行不同的划分和总结。并且全面探讨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过程及应对方法。建议社会工作从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教育等方面开展针对父母离婚孩子的社会服务,促进其身心的调适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父母离异的学龄少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以少年犯的父母离婚比例较高等社会现象来推断离婚给子女留下创伤的必然性,或者从个别离婚父母不尽责任的典型事例演绎出离婚给子女带来痛苦的结论。然而,父母离异究竟给子女带来多少消极影响,子女的创伤是父母离婚造成的还是与其他因素也有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李学斌 《城市观察》2013,26(4):62-71
西方社区养老服务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西方社区养老服务、西方社区照顾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异同,并综述了西方学者在支持家庭照顾者、居家照顾服务、邻里照顾、照顾管理和协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以少年犯的父母离婚比例较高等社会现象来推断离婚给子女留下创伤的必然性;或者从个别父母不尽责任的典型事例演绎出离婚给子女带来痛苦的结论。然而,父母离异究竟给予女带来多少消极影响,子女的创伤是父母离婚造成的还是与其他因素也有相关联系,应该如何消除父母离异少儿的心理健康危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运用分层整群抽样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访问了上海市八个小学和五个中学的110名离异家庭的学龄少儿及其生父(母)、继父(母)、班主任等有关成员,对父母离异子女的概貌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对解释以上疑虑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6.
都说再婚难,但我国再婚人数这些年来正逐步增多,1999年全国有120.2万对夫妻离婚,但再婚的也有100.5万对。不过,再婚者的离婚率却高得惊人,上海有20万老人再婚,却有高达50%又离了婚。哈尔滨市曾做过一项统计,发现老年人再婚后离婚率竟高达40%。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再婚者离婚的就占离婚总人数的20%以上。再婚者离婚的原因除了感情因素以外,一是因为子女,二是因为财产。这两个因素如今已成为制约人们再婚的一个主要障碍,有许多再婚老年人遗产纠纷案例,都是因为很多子女阻挠父母再婚,他们就怕继父或继母将来会分到遗产。如何妥善处理财产与伴侣、子女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再婚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经济与伦理观念的双重压力下,很多人对再婚顾虑重重,有的干脆放弃再婚的机会,有的为了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走到一起,同时为了得到太平,宁愿只付  相似文献   

7.
(一)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由于父母离婚给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其最终走上偏离社会准则乃至反社会道路的问题。从犯罪统计上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要大大低于西方国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保证了家庭结构的稳固。西方道德文化比较注重夫妻之间横的联系,所以那里的婚变情况多,离婚率高,不健全家庭也较多,家庭教育的危机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法院调解是我国离婚诉讼中的一个必经程序,但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存在缺陷,导致离婚调解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各国有关离婚调解制度的经验与制度,首先确立离婚调解中的和解制度;其次对参与离婚调解案件法官的综合能力设置明确标准并注重对其进行法律以外社会经验的培养;最后实行离婚调解和离婚判决的分离,加强我国离婚诉讼中调解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及未成年子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正老公对我和孩子很好,孩子3岁了,我没有给孩子擦过屁股换过尿布,都是他来做。但我无法接受他的虚荣心。房子贷款还没有还完就要换车,而且要换宝马,要知道房子的首付还是我父母出的。说好了换40多万的宝马,结果他偷偷买了50多万的,首付款不够,最终还是我从父母那儿借的。我实在受不了他,有时真想跟他离婚。估计你说"离婚"是气话,为了渲染你的情绪和强调严重性。不过当着老公的面不要随便提离婚,说多了会伤感情,假的没准会变成真的。另外,总说也没有效果啊,你要用也要用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0.
前期专栏以立仁(化名)的案例,带出当今社会出现的孩子殴打父母的情况,并尝试从父母子女观念冲突的角度来作出解释。但是,东西方社会界定亲子关系时在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及其对父母子女的不同影响,绝不是孩子与父母出现冲突、对立和施暴情况的唯一原因。孩子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2005,(2):57-64
在本文中,我们对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威尔士和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与离婚相关法律进行了研究。同时,由于价值观的因素,我们也承认很难衡量法律的变化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除此而外,本文比较性分析还对文化和有关离婚的法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洞察力,这是分析单独一个国家所不能提供的。因为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我跟前夫结婚8年,女儿今年7岁了。我的脾气不太好,一吵架常把"离婚"挂在嘴边,和公婆相处得也不太融洽,经常跟他们吵架。4个月前,我因为一件小事对他父母大发脾气,把他激怒了,他觉得不离婚的话,在家里抬不起头,也对不起他父母,逼着我跟他离婚。我觉得他就是气头上的话,加上之前我说过那么多次离婚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中国的离婚人数急速攀升。据民政部门统计,200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万对,2005年为161万对,其中不乏为人父母的夫妇。父母离婚,舆论往往认为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伤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千方百计地阻止离婚。然而事实总是如此吗?让我们一起听听离异家庭孩子们的心声,以及专家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雷传桃 《女性天地》2010,(12):25-27
2009年8月28日,姚璐为了阻止父母离婚,竟然在法庭上拿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腹部……;她成功地阻止了父母离婚,却没能阻止父母感情破裂。一年过去了。她终于明白了父母的难处。反过来“劝离不劝合”,让父母各自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据专家估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名高级技术人才交流到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和科学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员所占的比率分别为:英国7%,美国10%,澳大利亚40%,加拿大50%.近年来,阿拉伯青年学者、科学家大量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现象,已引起许多阿拉伯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胖大夫 《当代老年》2008,(10):42-42
胖大夫:人到中年的我,近期在饮食方面有些紊乱,这对健康有影响吗? 叶读者:最近,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平时患有饮食紊乱的中年女性中,有94%的人在年轻时饮食就不规律,从而为后来的饮食紊乱埋下隐患。除此之外,受离婚、父母年迈、孩子离家、更年期以及身体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女性心理压力加大,也可能引起饮食紊乱。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因为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制约,加上东西方物质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意境异同特点,对于画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中西方绘画角度,来谈一谈二者之间意境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8.
据专家估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名高级技术人才交流到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和科学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员所占的比率分别为:英国7%,美国10%,澳大利亚40%,加拿大50%。近年来,阿拉伯青年学者、科学家大量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现象,已引起许多阿拉伯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言语行为道歉及其策略方面的选择有很大不同。许多学者对道歉策略的文化因素研究颇多,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却很少。但是,道歉和对道歉的回应是相互对应的言语行为。有了回应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话轮。因此,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也应该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从权力距离大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文化价值维度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道歉回应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见过由父母领着来离婚的吗?你以为所有要离婚的都经过深思熟虑吗?你能想象日子不吉利也会成为离婚的理由吗?婚姻登记员,看多了离婚百态,每天经由他们之手结婚离婚的多达几十对。如此近距离观察婚姻的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在人们的想象中,婚姻登记员见证良缘佳偶,这工作既浪漫又神圣。但其实,他们不仅要处理结婚登记,还要处理离婚登记,每天都在亲见婚姻破裂、家庭离散的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