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退休后,我在家里养了多种花卉。每天,我都在浇水、施肥、松土、定型、采摘、移植的繁忙中度过,感受生命的美好,享受芳香的暮年。在"拈花惹草"中锻炼体质。退休后,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莳弄花草上。俗话说"干啥吆喝啥",养花也需掌握一些必要的栽培技术。我通过查资料、拜老师、自己摸索等途径,掌握了一些花卉的栽培要点和管理技术。每天,我拎着水壶,拿着小铲子,辗转于花卉之间,这个浇浇水,那个松松土;这个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筠"字的读音众说纷纭,普遍认为应读"yún",但在一些南方方言中却有"jūn"的读音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语音发展规律、"筠"在我国南方一些方言和朝鲜语、日语中的读音,可以探知温庭筠的"筠"应读"jūn"。温庭筠自身的一些经历也可以佐证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014,(5)
正走进一些政府机关,常常会看到一些牌子上面写满了荣誉,光彩夺目。有些牌子当然是靠诚实劳动、热情服务换来的,但也有一些是靠投机取巧、花钱买来的。2014年1月11日,一个名叫"医院管理学会"的组织在北京召开名为"2013中国医院管理学术年会暨颁奖典礼"大会,这里颁出的居然全是明码标价的"山寨奖",与会者只要愿意出钱,就可以买到  相似文献   

4.
文章考察了"笄"与"簪"的历时更替情况。在古汉语中,"笄"与"簪"是一对同义词。只不过"笄"多通行于先秦时期,而"簪"在这一时期用例很少,直至两汉、魏晋六朝时期"笄"与"簪"呈现出同义竞争的局面,且"簪"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从隋唐五代开始,"簪"开始盛行,慢慢取代"笄",并保持至今。  相似文献   

5.
曹蕾 《现代交际》2012,(4):57+56
"V去"和"一V"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结构,本文主要将这两个结构进行了对比,找到了它们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在使用时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世维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很多人都想搞清楚"世维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林颐 《老人天地》2008,(6):22-22
不久前,一些学者和有识之士等数十人再次举行论坛呼吁,把农历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之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并倡议每年此时开展"感恩母亲"、"为母亲做一件好事"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创业讲的是能力和胆识,更要讲良知。每年到了"开学季"和"毕业季",很多年轻人会通过微整形来提高自己的颜值。一些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加上价格因素,造成供需不对等,一些人于是租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购买一些简单设备,开起了"蜗居微整形"工作室,非法提供美容微整服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词汇,有一些还是有其微妙之处的。比如说"秀"和"晒"这两个动词,从字面的意思,都是"把隐秘的东西展示给人们看",但用法却又不同。"晒"是揭秘的性质,纯粹为曝光而曝光,多数不包含牟利的目的,比如晒工资,晒年会,晒加班费;而"秀"呢,则是基本上要带有表演、自我广告的意味,而且从长期看来,是有牟利的企图的——比如秀美腿,秀胸肌,多少有"先看后尝,先尝后卖"的潜台词在里面。  相似文献   

10.
马骧原 《现代交际》2014,(9):221-222
目前,大学生均为"90后"大学生,他们较80后大学生又有一些不同。"90后"大学生在对待一些问题的态度上有他们自己的特点,详细分析一些现象,可以得出"90后"大学生好面子、自我认识强等思想根源。探究出思想根源,对于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网络词汇不仅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快速走红,并且进入到人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的身影进入各种报刊,如"给力""屌丝""元芳"等词甚至登入《人民日报》。本文则选取其中"屌丝""学渣""凤凰男"这三个词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了解其产生、发展、词义的演变,并据此进行社会调查,窥探这些词汇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永华 《老年人》2012,(7):16-17
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结束了。由于此次车展一些车模穿着过于暴露,被网友戏称为"国际硅胶展"、"北京国际胸展"。要知道,到车展看车的人,不是为了"养眼"去看车模,而是冲着买车去的。前些年,一些地方倡导"文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南阳市"拆迁办"招募十多名爱滋病感染者组建拆迁队,威逼小区居民拆迁,扬言不搬迁就感染你。居民报警,民警威胁说不要跟艾滋病人接触,否则会感染爱滋病。此种恐吓加欺骗的行为实在无耻。当前,为了拆迁,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联手,使出一些"下三烂"的手段对拆迁户威逼利诱。比如一些拆迁队用高音喇叭在一些拆迁户门前日夜"宣传政策",给拒绝拆迁的居民的车胎放气、扔砖头、断水断电等,都很不得人心。而组建"爱滋病拆迁队"搞拆迁,要算是最阴毒的一着损招。  相似文献   

14.
崔书罡 《老年人》2013,(2):22-22
"网络改变生活。"此话一点不假。自从2006年学会电脑打字和上网后,我的退休生活便忙碌起来。在网络上,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交结了新朋友,我还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网络宣传。起初,我在网上主要是浏览新闻,或到论坛、博客上看看网友的帖子(文章)。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些年轻人思想比较偏激,常常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一些外国留学生使用"刚""刚刚""刚才"发生的偏误,将其分为四类:误加、内部混淆、外部混淆、语序不当。并从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的角度逐一分析产生该类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三条教学建议。旨在对实际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稀罕"与"喜欢"这两个词语都可以表达喜爱的含义,但是这两个词语也有一些方面存在差异。"稀罕"与"喜欢"到底来源于哪里,还是需要对这两个词语做出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需要了解的是这两个词语都是可以表示"喜爱"的,语义有一定的联系。"稀罕"一词的语义含义要比"喜欢"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是古人启蒙必备读物,在看似简单的文章中不仅涉入了关于人性的哲学探讨;同时,在"教"与"学"研究的过程中,还蕴含了诸多传统文化知识,成为后世传颂经典。本文针对品读"三字经"相关文献后,浅谈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织围脖"已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社会新鲜事儿的最佳方式。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微博注册用户高达2.3亿。与大多数"围脖控"喜欢在网上晒晒心情、发发感慨不同的是,一些目光敏锐之人,竟通过玩微博收获了万千"粉丝"和惊人财富。堪称"浙江微博一姐"的肖俊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入行不足两年,她就通过"挖掘粉丝价值"赚得了200多万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批评一些机关单位作风上存在问题时指出:"我们机关有些人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给下面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现时,公职人员"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有"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这股歪风刮得  相似文献   

20.
接受过"五四"启蒙和洗礼的年轻知识女性勇敢出走,想要冲破家庭和传统的束缚,然而时代虽给予了她们"欲望"的权利,却没有进一步给她们提供生存空间。为排解这种苦闷,一些女性转向寻求性的解放与宣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