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而文学系统本身又处于一个更大的多元系统之内,也在发生着变化,且受到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多元系统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翻译活动采用的不同策略及其原因,并对未来我国文学翻译活动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多元系统的出现开始关注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的地位,因而也会对译者产生影响。在此选取傅东华译《飘》和陈良廷等人译《乱世佳人》两个不同时期的译文进行对比,探析多元系统理论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晓农 《东岳论丛》2007,28(6):72-74
19世纪末马建忠基于比较语言学提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善译"翻译理论,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本文从多元系统观的角度分析了马氏译论在当时翻译系统中被边缘化的原因。导致马氏翻译观归于沉寂的不利因素有当时的关于文学、翻译、语言的主流观点,翻译活动现状,马建忠译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及严复译论的登场等。  相似文献   

4.
翻译文学在异质文学系统中的接受和传播是文本内容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象变迁和经典建构受社会文化语境影响颇深。多元系统论主张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元素间的关联、影响和位移;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与本域文学遵循同样的关系。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后,操纵论用以研究影响翻译文学动态变化的意识形态、诗学观以及赞助人等外在政治、文化、社会因子。多元系统论和操纵论对翻译文学形象变迁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多元系统论的理论指导下,以操纵论为视角研究翻译文学,可以扩大翻译文学研究的视野,并能勘察影响翻译文学形象变迁的隐性元素,洞悉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关系,促进二者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5.
翻译理论从语言学、哲学、修辞学和接受美学等多个视角对模糊语言引起的多元阐释现象进行了研究,但对非模糊性语言因翻译过程而造成的多元阐释却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事实上,非模糊性词语在翻译中也存在多元阐释问题.这种多元阐释从附加意义的可调性、文化原型差异、客体的不同认知侧面和主体的审美体验等四个方面得到体现.因此,应关注对文学文本中的非模糊性语词在翻译中的多元阐释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注重文本之间的转换,而近年来翻译研究的操纵学派代表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强调"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这语言外的三因素对翻译的操控。他将翻译置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的各个层面。在此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以翻译经典文学的流变为中心,从意识形态角度对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翻译活动的研究,从而说明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文学翻译过程的限制和引导,以使其符合译者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使译作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谈到文学翻译,我们实在不应忽视一位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卓有贡献的翻译家--茅盾.本文着重介绍茅盾对文学翻译的目的,要求,方法和原则,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转译、复译和重译等方面的翻译思想.在文学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的今天,对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一番梳理,必将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在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就必须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社会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互动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构成了二者互动交流的主要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语”派以“幽默”“闲适”“性灵”为标杆,大力译介西方幽默文学,并吸取其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建立中国现代幽默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翻译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论语”派翻译活动虽位处边缘,却自成一体,但其作用却远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今天看来,“论语”派译者中心的理论关怀,重视读者的实践诉求、理性对待异域文化的价值判断、挑战主流思想的批判勇气,以翻译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创新之举,无不对当今的译坛带来丰富的启迪.其自身际遇也提醒学人反思,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结合才是一个学者所追求的学术灵魂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产品的“翻译文学”由于其跨界性、复杂性、多变性近些年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学者伊塔玛·埃文一佐哈尔指出:“翻译文学不仅是文学多元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外国文学要成为本国、本民族多元文学系统的有机部分,本土文学要走向他国和世界进而成为世界文学,获得在异域“后来的生命”,必须仰仗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学翻译批评的正确引导,而文学翻译批评要不负众望、发挥上述导向作用,自身建设——翻译批评研究亟待改进和加强。本文在对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现状分析、评述的基础上,围绕研究命题的内涵、重点与难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义德的"旅行理论"阐述了理论运动进程中被借用、接受和改造的历史脉络.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发轫于西方的政治与文化环境,通过其著作的引进与翻译开始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并经历了理论的接纳与研究、驳难与本土化、挖掘与运用等一系列过程.从权力关系介入对译本的研究,从翻译的政治考察翻译活动的本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我国翻译研究打开了崭新的视角,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制约因素,难免会出现误读现象。因此文化误读成了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误读理论和接受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及表现,再后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最后指出应慎重对待误读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的特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本质.在文学翻译的描写性研究取代了传统翻译观后,文学翻译进入了文化的多维语境中.文学翻译不仅要传递原语意义,还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素,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生成条件.文学翻译创造性是以原语文本和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交集,是"直译"和"意译"的统合,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要将两者统筹兼顾,并协调统一翻译过程中的隐性创造与显性创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德烈·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时代David Copperfield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选用的翻译策略,探讨了译入语社会文化意识与小说翻译策略生成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意识对文学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小说译本是译者这一翻译主体在不同的文化意识规范制约下对原文的一种改写.  相似文献   

17.
谈到文学翻译,我们实在不应忽视一位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卓有贡献的翻译家——茅盾。本文着重介绍茅盾对文学翻译的目的,要求,方法和原则,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转译、复译和重译等方面的翻译思想。在文学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的今天,对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一番梳理,必将对我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革"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段低谷时期.由于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苏联文学的译介也大大减少,但在"文革"时期仍然是翻译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不论是在选材方面,还是翻译策略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革"时期苏联文学的译介出版进行了分析."文革"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国际形势、时代背景等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翻译群落生态来看,虽然政治意识形态干扰严重,译者的身份被边缘化,但并不能就此否认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学语境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从最初的偶然使用到多元化、普泛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当前主要集中在六个研究层面:运用语言学的或泛化的"语境"概念进行的文学研究、文学语境的理论探索、文学文体的语境研究、文学修辞的语境研究和文学翻译的语境研究.我国文学语境研究伴随着"语境"概念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泛化发展业已形成一股趋势,但对"文学语境"的独特性关注不够,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学语境理论.  相似文献   

20.
周亚莉 《兰州学刊》2013,(3):187-190
中国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影视翻译却鲜有问津。与国外影视翻译的勃勃生机相比,我国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迟缓、基础薄弱。纵向梳理国内影视翻译史:萌芽期(1948—1950)、成长期(1950—1966)、蛰伏期(1966—1976)、苏醒期(1979—1984)、兴盛期(1984—2000)、多元期(2001—至今)。通过概览我国影视翻译从著名影视翻译家到民间字幕组的实践活动,横向比较国内外相关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影视翻译实践路径的偏离以及理论研究式微,呼吁社会与译界重视影视翻译的文化传播性、加强影视翻译研究的理论性、加大影视翻译人才培养力度,为影视翻译事业的未来谋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