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滨度假旅游的现状、趋势与创新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霄  夏沫 《学术探索》2005,(1):53-56
海滨度假旅游是依托于海滨地区发展起来的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正被广大旅游者所普遍接受和喜爱。作者分析了我国海滨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促进我国海滨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体验实质上是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互动所引发的旅游者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果。因此,深入分析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就成为揭开旅游体验如何生成的关键。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包括旅游者与旅游情况、旅游者与他者以及旅游者与活动之间的互动,由此产生旅游体验的六种生成途径:旅游审美、旅游认知、旅游交往、旅游模仿、旅游中的游戏和娱乐。这不仅为研究旅游体验的内在机理、结构、类型等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旅游规划设计如何丰富和强化旅游体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旅游安全愈来愈越受到关注,成为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湖南省为例调查国内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旅游者因其个体的差异性而对旅游安全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旅游者存在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欠缺、安全认知存在误区等问题.据此提出旅游者安全旅游防控建议,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双因素理论在旅游体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体验成为旅游者及旅游企业关注的重点,对旅游体验的管理逐渐成为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体验由高峰体验与辅助体验共同构成.通常,当提及旅游体验时,学者更多地将其理解为高峰体验(peak tourist experience,即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获得的体验或对旅游吸引物的体验.缺少对旅游体验的完整认识,势必会出现旅游体验管理中的盲点.本文首先分析旅游体验的构成因子,然后应用双因素理论针对旅游体验的不同构成因子提出相应的管理原则和策略,以期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一次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2000年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旅游收人是四千五百五十亿左右,中国占据了相当的比重。2002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9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外国人13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入境过夜旅游者37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384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2%,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6.
广东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明确于2011年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历经几年努力,初步建成红山村、白山村等美丽乡村。需求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都市旅游者增长的近郊旅游消费需求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的需求进行分析,在不同类型的近郊旅游中找出需求共性。结果显示,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需求很大,且近郊旅游需求呈多样化、休闲、娱乐、体验的趋势,并且对近郊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期待。基于巨大的旅游需求,黄埔古港美丽乡村建设与之契合,成为了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开拓桂林旅游客源的基本思路颜邦英一、在保证相应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拓客源是首要任务1、客源决定旅游的发展旅游包括三个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客体,旅游业是旅游的中介。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旅游者的数量决...  相似文献   

8.
《中文信息》2004,(11):54-57
城市旅游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一个旅游项目对于每一个出门旅游者来说.实际上它并不陌生.因为几乎所有的商务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纵然不是以“城市一为载体,却或多或少地与城市有关  相似文献   

9.
海滨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与对策--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优越条件.海滨城市是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建设海滨旅游城市是发展海洋旅游的战略措施之一.本文以濒临南海的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深圳发展海滨旅游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阐述了深圳城市和旅游发展路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深圳建设海滨旅游城市的导向模式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与目的地经济产出的关系1.旅游业的直接产出效应.旅游者从其常住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后,为了使其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完成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身心满足,必定按照一定的价格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和部门购买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游览、旅行、娱乐等旅游服务产品.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导致了旅游消费支出的产生.这些消费支出成为那些直接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商品和服务的各种旅游企业和部门的直接营业收入,又称为旅游收入.旅游收入是旅游目的地收入的增量,也是旅游业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东盟旅游一体化的推动下,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入境客源地和广西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提升东盟入境旅游市场份额、提高东盟旅游者的旅华满意度,掌握东盟旅游者访问广西的行为决策过程,有必要探索东盟旅游者旅华的影响因素。运用扩展的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分析东盟旅游者旅华驱动因素可以发现,东盟旅游者旅华驱动因素包括旅游地形象、访问态度、主观规范、预期情绪、感知行为控制、欲望和行为意向等;东盟旅游者的广西旅游形象认知对其访问态度、主观规范和积极预期情绪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积极预期情绪作为个体行为的情绪变量,对欲望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消极预期情绪对欲望未产生显著影响。为此,要吸引东盟旅游者到访广西,促进广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进行多渠道全媒体宣传营销,提升东盟旅游者情绪预期;打造针对性旅游服务产品,强化广西旅游地形象品牌;全面消除旅游壁垒,推动无障碍跨境游。  相似文献   

12.
现代旅游因个人主体地位的重新确立而成为一种个人体验、一种社会现象以及生活方式.文章通过分析现代旅游者的价值观、行为和动机等,说明现代旅游是一个旅游者主体地位凸显与消解并存的过程,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学与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根据旅游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旅游者的心理而取得经济和宣传本国文化的效益的一种服务行业,是具有很高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具有很高经济性的文化事业,被称为“无烟工业”。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正在方兴未艾地得以迅速发展。一、西宁旅游业发展现状西宁旅游业同全国多数省市相比,起步晚,水平低,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表现在旅游风景点总量不少,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却很少,且一般只是停留在游览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旅游者凡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旅行社必须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这是保障旅游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处在逐步提高阶段。目前,投有人寿  相似文献   

15.
论跨文化旅游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旅游业可谓如日中天,全球各地的旅游群体不断膨胀,异域文化冲突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频繁凸显。异域文化影响旅游者,同时,旅游者也会触动异域文化。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有风俗习惯的差异、行为规范差异等等。如何减少异域文化冲突,增大旅游者的满意度,并激发出旅游者重复访问的欲望,是当今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旅游交际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桂林、西安、南京、苏州、广州、海南岛等旅游城市或旅游区已被国家确定为“七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历年来,国内外旅游者高度集中在这些城市和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热点”。1986年,这些城市和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69%,旅游饭店客房总数占全国的73%。就这些城市或地区来说,旅游者又相对集中于几个著名的旅游点。如西安的临潼、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江苏的苏州等旅游点,每到旅游旺季国内外旅游者蜂涌而至,往往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相似文献   

17.
公益旅游成为近十年国际旅游业研究的热点,国内旅行社和相关旅游企业开始参与公益旅游,而国内对于公益旅游开发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根据网络调研的数据深入探讨了公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总结出公益旅游的一般规律,并据此对旅游企业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秋 《学术论坛》2012,35(9):130-134
作为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方的旅游者与作为供给方的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购买能力和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可以将文化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按照生产者是否为当地人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将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分为四种形式。这样分类可以找到旅游者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选择,以及不同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差异性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差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规律,对促进旅游购物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购物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对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聚类,将旅游者聚成实现体验型、注重玩乐型、个性追求型、社交繁忙型、知识健康型等五大类型.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类型旅游者在购物意愿、购物消费水平、购物动机、购物场所的选择、对旅游商品的重视程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论陕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省各地旅游业发展迅速。据统计,1995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44万人次,创汇1.39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100万人次,收入42亿元人民币。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53.54亿元人民币。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就会发现陕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旅游大省的地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995年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最多的是广东省,有620万人次,北京是206万人次,名列第二,连山东省都是45万人次,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陕西省仅仅为44万人次,名列第十位。如果从全国主要城市的国际旅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