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刘高扬 《天府新论》2004,(Z2):327-328
钢琴弹奏中克服心理紧张要素有培养浓厚的兴趣、克服畏惧心理;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记忆能力、获得成功信心;掌握练琴要领、熟练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需要勇往直前的理性行动》作者王登成原载《世界经济导报》第369期中华民族要发展,除了继续深化改革以外,还要致力于认识、解决与改革相关的其它重要问题。一是要克服保守的民族心理,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确立健康而有进取心的民族心理; 二是要克服狭隘机械的民族意识,通过普遍彻  相似文献   

3.
高三文科学生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与高考升学竞争的巨大压力,容易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在组织历史复习教学时,应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复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复习效果。历史复习教学中,学生有哪些心理障碍,又如何克服呢?下面谈谈民已多年在历史高考复习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做法。一、推陈出新,克服厌倦心理历史复习,有的“;,生认为不过是“炒冷饭”,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因而产生厌倦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学习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调。因此,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成才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信赖心理、侥幸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退缩心理等五种影响大学生成才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克服这些消极心理因素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面对改革带来的权利、机遇、竞争和挑战,大学生的心理是错综复杂的。要使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竟技状态",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自如地应付择业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到职业社会中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找到分析消极择业心理形成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和消除择业中的种种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6.
健身健美操运动与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健美操运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释放负担情绪;塑造完美体型,增强自信心理,对性格较男性而也更为内向的女大学生来说,克服心理障碍,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上网心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特点是做好其心理管理的前提。上网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双重性要求管理者要趋利避害,发挥其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克服其消极影响。对大学生上网心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 ,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 ,这对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克服消极社会心理 ,为做好新时期政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非理性层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秋立 《兰州学刊》2003,1(2):21-23,29
非理性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 ,它通过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生命终极关怀等方面突现出来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的一大特色。非理性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根源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是克服传统文化非理性因素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干部竞争上岗问题是高校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高校干部竞争应聘中,出现了教师参加较少的问题,而知识分子传统的需求心理、惧怕心理、从众心理、怀疑心理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是传统干部制度的弊病。为克服这一弊病,笔者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群英 《云梦学刊》2002,23(2):94-95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往往在较小的人际圈中发生,其危害是无法计量的。因此必须引导有嫉妒心理的学生纠正认知偏差,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树立和增强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大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一个辅助环节 ,心理素质分析是训练主体对自己进行心理透视、对他人进行心理鉴别的基础 ,也是实现心理沟通和心理转换的前提。所谓“五步练功法” ,适用于大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初始阶段 ,是克服“演讲”或“论辩”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3.
项敏 《南方论刊》2007,(6):69-69,59
在教与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的课程改革中,大多数中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不适应现象,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依赖心理、受挫心理、自卑心理、厌烦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教学模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和引导学生重建自信,在每天一点点的进步中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杨颎 《兰州学刊》2012,(12):211-213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帮助众多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顺利完成跨文化的心理适应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就留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强调针对留学生开展心理工作要尊重规律,认为可将西方熟悉的罗杰斯心理思想与受留学生喜欢的东方传统心理思想结合,进行心理咨询及其他心理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试论刑罚功能的局限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刑罚功能的各种局限性 ,包括刑罚作用的有限性和刑罚作用的负面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刑罚的性质、作用 ,克服盲目崇拜心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岫菇 《家庭科技》2000,(12):31-32
编辑同志: 我是某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的一名干部,我工作勤奋努力,为人正直诚实;但性格内向,不喜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为了克服自己恐惧社交的心理,我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不小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学领域,被洞悉错觉是指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在心理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大家看透的错觉。文章旨在探讨是否能够通过克服被洞悉错觉从而降低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培训,并得出结论:被洞悉错觉概念的引入可以减少大学生在英语演讲中存在的焦虑,并且被洞悉错觉的克服需要多次在实践中才能被逐步内化。其中男女生焦虑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躁心理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常见的社会病态心理,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一定表现,如见异思迁、急功近利、焦躁不安、悲观失落等。研究生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生“浮躁”心理的克服和调适需要通过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交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心理效应是影响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南风效应、从众效应等心理效应对交际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利用其正面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浮躁心理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常见的社会病态心理,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一定表现,如见异思迁、急功近利、焦躁不安、悲观失落等.研究生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生"浮躁"心理的克服和调适需要通过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