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一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形象。王鼎钧先生以其“经历七个国家,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的丰富人生阅历和中西文化积淀,以及作家“返身观照”的职业性敏感深情,融注对宗教的体悟和研究,构筑了其散文中独树一帜的“原乡”形象,使这一形象成为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多种“原乡”形象的交叉和融汇,亦使其家园情怀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
文化形象构成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线”,文化形象力可以转化成为经济力。为此宁波应遵循主导性、地方独特性、历史-现实-未来交融性、前瞻性、系统性、内外形象统一性原则,高度重视宁波形象建设。其主形象可定位为以藏书博物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文化为基调的“三味”文化,并设计出由文化“聚焦点”、纵向“框架”、横向“板块”构成的文化形象总体系统。  相似文献   

3.
传说海洋中有一种既是人又是鱼的动物,称为美人鱼。2000多年前,巴比伦的巴罗索斯在《古代历史》一书中描述过美人鱼,说她是人头鱼尾,引导人类通晓文学、科学和艺术。那简直是“鱼神”。多年前,英国伦敦一家博物馆曾经展出一条“人鱼”的标本,说是在苏黎世运河捉到的,经过动物学家鉴别,结果证明那是一只将猴子下半身蒙上鱼皮,精细地缝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成语(idioms)极为丰富,它是英语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财富,是英语语言海洋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古今的许多著名作家都把运用成语作为其语言艺术创造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比较复杂的意义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加以表达,就能收到形象生动又深刻透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寄寓个人感兴 ,以“诗心”作史 ,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性”丰富的文化巨人 ,孔子的形象代表着中国文化史上“人”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家主体的角度 ,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 ,论述了老舍笔下妓女形象的丰富意蕴。文章认为 ,老舍通过妓女形象 ,实践了自己的“重复实事律”和“追念论”的文学主张 ,批判了男权文化的“罪行” ,呼唤女性灵魂的自省。并且进而认为 ,老舍对妓女文化的思考和剖析是深刻的 ,它引起人们远比对妓女本身深刻得多的思考———一种改造国民性的思考 ,一种促进妇女解放、促进改革开放的文化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象”字已衍生为蕴意丰厚的思维范畴。人类的思维过程无不与“象”相关。“象”是事物外型的概括与组合,有法式或效法之意,表征或象征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与“象”有关,抽象思维没有完全脱离形象,形象思维也包含有抽象。“象”在思维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从物的形象到观念的形象——观物取象;从观念的形象到观念分析——观念抽象;从形象分析到形象综合——综合具象;从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类比想象;从现实的形象到理想的形象——构造意象;从意象到外化的形象——物化显象。“象”字意义的演化,是人类思维进化的缩影,其丰富的蕴意是文化创造的凝结  相似文献   

11.
海洋文学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经典作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海洋,无论作为一种生产、生活、交通、殖民扩张的地理场景,还是作为神秘、财富、力量、征服和期许的文化象征,都是支撑和充实英美文学的建构性元素。大量的海洋文学不仅丰富了叙事美学,也为铸造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闽都别记》是清代福建地区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对这部小说中的海洋叙事加以梳理,从海洋观念的发展、海商形象自由精神的大量描绘、海洋文化下特殊风俗的体现、海洋叙事中猎奇性和纪实性并重的时代特色等四个方面,探讨《闽都别记》中所展现的多元化的海洋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舒婷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不仅标志着“人”的复归和“女性”的觉醒 ,同时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她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女性书写 ,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诗歌的发端  相似文献   

14.
广府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用多种方法对广府文化进行文化学的综合考察.将广府文化置入“岭海”生态系统及其所决定的广府人的海洋实践中,考察广府民系的生成、广府方言的形成、广府地域范围的界定,挖掘其海洋文化内涵;将广府文化置于世界和中国的宏观视野,阐发它因最早开拓海上丝绸之路而享有“重于世界”和“重干中国”双重地位,突出中国对世界的大门一直没有彻底关闭.其倚重南海和广府的历史真实;在“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维度中论证海洋文化是贯穿广府文化的主线;在世界海洋时代的宏观分析中突出广府文化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地位。  相似文献   

15.
“巧实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巧妙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效应,我国海洋开发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努力做好硬实力、软实力的有效整合和综合转化,特别是要处理好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关系,以促成海洋开发的“巧实力”的形成.为此,必须合理建构海洋开发的物质根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着力提升海洋文化内涵;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9,(1):16-18
长吻鱼,它那前冲的吻呈管形状,有一米多长,还非常坚硬,似一把锐利的长剑,所以海洋学家称其为剑鱼。它生性凶猛好斗,令众多的鱼类和渔民望而生畏,是大名鼎鼎的“海洋剑侠”,马来西亚多多尔岛的渔民铤而走险,经常出海捕获长吻鱼,留下了惨烈悲壮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爱说”“爱侃”已成为北京人显著的身份特征和文化性格的组成部分;其言说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趣味和幽默特性,这虽然在表面看来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它所以出现在北京人身上,却蕴含了丰富的成因,而不可仅仅视作一种语言学现象,其形成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8.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等现代传播学理论,探讨辜鸿铭“归化”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中华文化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僧尼形象管窥廖信裴关键词红楼梦,尼姑,和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1207·411《红楼梦》包含的生活内容不只似海洋森林般丰富,它所展现的各类文学形象更堪称多姿多彩的艺术画廊。世态百相,仪态万千;而每一形象所寓含的哲学、思想、文化、伦理、宗...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中华传统海洋文化如何“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重塑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文化形象,意义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近代历史上,在世界融合发展的大潮面前,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失语,西方海洋文化主导天下,上海这座城市却能变劣势为优势,以语言为媒介,探索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独特路径,即,利用西方强国海洋文化———变通他国语言(创造洋泾浜英语)———实现强城强国之路。这给予我们一个启示:现阶段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可以借助“汉语热”这一有利形势,让我国传统海洋文化以某种汉语语言形式为载体,走出国门,进入英语世界,享有它应有的一席之地。我国传统海洋文化通向英语世界的语言进路,应该成为学术界一个亟待研究和突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