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指出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防止腐败 ,做到标本兼治 ,正确运用公共权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一、建立公共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必要性社会公共权力 ,就其理论而言 ,它与政党权力和政治社团权力共同构筑了政治学中政治权力的基本理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集中反映。就其功能而言 ,它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王宗正 《浙江学刊》2001,(1):186-188
公司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质是如何加强对作为执行机构的董事会的监督,但在我国,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监事会的监督缺乏有效行使的法律机制,董事会的权力缺乏应有的约束.文章根据我国公司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吴红 《社科纵横》2012,(11):64-65
权力腐败产生总是与公共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而制约权力的关键在于加强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依法行政;转变职能,规范用权,科学配置行政权力;加强民主监督,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监督和制约是防范权力滥用的两种制度模式.监督和制约的区别在于,监督是外在的,而制约是内在的.内在制约能否成功取决于权力的平衡,外在监督能否成功则取决于监督者是否拥有更优越的地位.法律监督是中国宪法对人民检察院根本功能的定位,这就决定了法律监督机关比权力机关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更优越的地位.当前,强调法律监督地位的优越性并不是要刻意去创造什么新的政治地位,而是要充分确认中国宪政框架中已经形成的法律监督地位的优越性,切实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建设.这是确立法律监督权威的关键以及法律监督的迫切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审计工作汇报时强调,审计工作要成为深化改革的"催化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成为主要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利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相似文献   

6.
所谓政府监督,是指对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而行政过程就是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支配资源流向的特征,因此,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遏止行政恣意自为和行政权力异化现象.说到底,政府监督或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取决于现行权力分配原则、行政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本质规定方面.  相似文献   

7.
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对权力的制约,这应从思想道德内约机制和权力架构及运行的外在制约机制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同时,应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网络化的权力制约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中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权与制约权存在矛盾.而解决审判监督权与制约权矛盾的最佳途径只能是强化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淡化、甚至取消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职能,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检察机关的角色由监督者转换为制约者.取消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权,实质上取消的是检察机关行政化、非诉讼化的监督模式,代之以正当化、诉讼化的程序模式.这种制约模式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审判监督乏力的境况,并且由于具有程序效力而能更好地发挥对审判机关的监督作用.同时,还应该赋予审判机关以同等的监督检察机关的职能,最终实现法院、检察院两个司法权力机关的有效制衡.  相似文献   

9.
目前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的要点思考李生明监督意识仍需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所予权力的载体。正如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所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若不加以监督制约,就必然滋生和蔓延各种腐败现象。在我党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党的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认为,从建立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长效机制而言,对权力的全方位、多视角的监督是最好的机制建设.从权力的宏观监督而言,就是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外部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大监督的形成、变化、性质、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认识上的变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性质、作用、地位,今后要求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监督,既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力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与借鉴了国内外关于议会对行政司法等权力制约的机制与学说。又因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该监督是一种单向的和最高层次的监督,与其他民主监督等是有严格区别的。为了加强与完善这种监督,必须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特别是党组织要全力支持人大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腐败问题不断发生,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民主监督机制缺失,对高校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构建预防高校腐败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的产生和蔓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试析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手段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我国现行的权力监督体系和监督手段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如党政权力监督体系强而社会权力监督体系弱、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监督强而党内监督弱,由此导致权力监督存在弱监、虚监、漏监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我国目前民主和法治发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些方面滞后;在加强权力监督方面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中存在一些偏颇和失误.  相似文献   

14.
谢锦添  吴如巧 《探求》2012,(2):114-120
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实践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运作的混乱。"由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建构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由外及内的监督制约机制。外部监督与制约建立在"社会制约权力"理论基础之上,其具体实施机制包括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完善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的监督等四个方面。内部监督与制约的理论基础为权力的分工与制衡,其具体实施机制包括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以及检察委员会对本院法律监督部门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安林 《学术交流》2007,6(7):26-29
政治权力制约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梳理,批判性地吸取各种理论经验,提出制约政治权力必须从社会与政治的互动角度思考,即要将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置于多元均衡而和谐的社会结构之中考察。本文认为,这样才能推动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政治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监察机关的监督是法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的部分。广义上的法制监督应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执政党对国家机关中党组织和党内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法律监督机关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上述监督机制以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法律和决定,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党章和党纪为准绳,以国家权力机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对民事诉讼健康、顺畅地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民事审判权进行有效制约”和“审慎性”应该成为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这是国家权力制约和民事诉讼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如民事诉讼法总则和分则衔接不紧密、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范围过于狭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审级规定不够合理、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方式单一、民事诉讼法未规定抗诉案件的再审期限等等.应该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两大基本原则为基础,把调解和民事执行列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范围;在立法上规定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监督审级体制;扩充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方式;在观念上真正树立“权力控制”的理念和程序意识,明确民事诉讼抗诉案件的再审期限.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7):21-23
随着由革命党到执政党历史方位的转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执政规律和应对执政考验的探索。从延安毛泽东提出"民主新路",到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进京赶考",毛泽东的"赶考"思想引领我们党经受住了"糖衣炮弹"的进攻和权力腐蚀的考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党要进一步解答好"历史周期率"命题,需要进一步拓展毛泽东"民主新路"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加强权力的制约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康洁自律和对权力的监督。新形势下,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康洁自律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又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方法,使反腐工作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20.
董爱玲 《创新》2014,8(5):57-61
廉政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民心向背、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在各级党政部门建立廉政预警系统,搞好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已是刻不容缓。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有效监督,就必须从制度和相互制约出发,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廉政制度,做到提前发现、提前预警,才能达到整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