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3):13-17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中国,使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影响他们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87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研的形式,从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四个层面来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新状况。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22,(1):34-39
全媒体所蕴含的时间、空间、主体和效果"四全"维度成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内涵的四重向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时间维度表现为全程传播力,在空间维度表现为全息引导力,在主体维度表现为全员公信力,在效果维度表现为全效影响力。准确掌握全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科学内涵,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10):170-173
新常态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大学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是党和国家坚持"立德树人"的第一要务。高等学校要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紧紧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的人"的问题,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努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力,进一步强化"理论+实践"教育手段,有力促进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价值提升与价值观外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8):147-151
在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加凸显。正视全媒体视阈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刻认识高校"红色文化"认同危机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借由带有强烈资本主义性的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强势文化渗透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舆论开放性与自主性也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压力。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及价值观念多元化、市场经济与历史引致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新的不安全因素。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应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威胁与压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健全人格的研究现状入手,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从主体、教育、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道健全人格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荆钰婷  王继全 《社科纵横》2009,24(8):133-135
国家观是国民政治观的核心,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影响国家未来的一个主要社会群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形势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观教育,是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国家观教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与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5):155-158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较重,有些人分辨不清,怀疑英雄人物、否定党的领导。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内涵出发,使大学生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斗争和挑战,指出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坚持的原则,找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心理疏导工作的途径,以消除大学生的疑虑和对立情绪,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坚定立场。  相似文献   

9.
时伟 《学术交流》2012,(12):223-225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信仰是否坚定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政治信仰与政治参与密切相关,政治参与是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维度和环节,坚定的政治信仰反过来又能促进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政治。针对目前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动摇甚至有边缘化的趋势等问题,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树立政治信仰更显得重要,必须充分发挥政治参与在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原因是人格不健全,学业压力重,观念偏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经济问题困扰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1.
郭富庭 《社科纵横》2012,(2):214-2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子走进大学的大门。这些学生有前人未有的激情,也有自身致命的缺陷,尤其是思想政治意识普遍不如以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担子更重了。基于祖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丝毫不能含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结合笔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路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10):48-51
马克思恩格斯从"虚假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层面对意识形态作了基本界定。无论是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还是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都根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性是意识形态最基本的属性。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不仅体现为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更体现为作用于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内在诉求,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最终表现为诉诸实践的效力。从实践性上把握意识形态的两重内涵,可以看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和遮蔽,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物质生产实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探索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形成。但这种哲学形态不是通过这一部著述就完成了建构的,其中相当多的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思想发展中、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迁中得到拓展、深化、变革和修正的。从思想史的视角就"意识形态"的内涵变迁、"消灭哲学"的含义辨析、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资本批判与"共产主义"建构等进行对照和梳理,可以从中凸现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同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提供了理解和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5,(4)
欲望逻辑是齐泽克建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性逻辑。依据这一逻辑,齐泽克一方面判定当代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无意识幻象",另一方面揭示了当代意识形态运行的神秘机制。通过充分挖掘拉康无意识欲望概念的意识形态内涵,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既超越了阿尔都塞和各种后阿尔都塞主义的理论主张,又为解决长期困扰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7):171-17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韩作珍  马凤鸣  侯彦斌 《社科纵横》2006,21(12):156-15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本文通过政治修养、人生修养、道德修养、生活修养等四个方面对西北某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项对策,以便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文科建设目标要求,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双创"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单一、师资力量短缺、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双创"教育质量提升.为此,研究提出应当完善"双创"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消费误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辉赞 《社科纵横》2009,24(4):162-163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亟待我们共同关注,本文立足于调查研究,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误区产生的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但目前女大学生创业仍受多元因素影响.该文基于心理资本四要素,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女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进行多维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与干扰因素分析,提出通过提升心理资本四要素来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当代女大学生积极创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郑安文 《社科纵横》2013,(9):157-160
成功观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反映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体验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在成功观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如: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划起了等号;把权力、金钱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等。只有不断探索对当代大学生及时进行"成功观"教育的路径,帮助大学生走出对于成功认识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才能有助于其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