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文化的发展,一批批网络词汇应运而生,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结合2015年最新网络热词Duang,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来解读网络新词的生成和衍生机制.一方面有利于词汇研究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便于把握网络词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针对网络热词这一现象,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对2011—2013年国内的年度网络热词进行了积极话语分析。通过分析,阐明了幽默戏谑语言形式下网络热词所隐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热词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翻译是一种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再创造是网络热词翻译审美再现的灵魂。文章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实现网络热词译语的再创造以达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较多学者对网络热词的概念、内容及意义开展了多视角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以2008年至2018年为研究区间,以网络热词为研究主题或篇名搜索国内研究,从网络热词的概念出发,对网络热词的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翻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开展近十年的动态研究,以期为网络热词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码网络热词有利于把握当代社会道德文化状况。纵观目前网络热词,他们或引领当代社会良好道德风尚,或凸显当代社会道德失范。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热词的道德教育功能,提升广大网民的道德水平,发出中国好声音,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聚道德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网络热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具有方言化、简洁化和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出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社会、由特定人群使用到融入全民词汇、从单一的网络语言到被传统主流媒体吸纳、从释放压力的娱乐调侃向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方向演变和发展的变迁规律。网络热词具有上升为民族共同语和留在特定区域两个发展走向。研究网络热词对把握网络语言现状、丰富汉语词汇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语言文化交流日益深化,语言接触产生的一批批外来词也参与了现代汉语的演化进程。韩国是中国的邻国,研究韩源外来语可以追踪汉语在新时代发展下的前沿动向,还能深入探索中韩两国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交流状况。文章通过近年青年交际圈新兴外来词问卷调查~①的数据透视,并依据网络热词的百度指数,从韩源外来语的发展现状、构建方式、对本土语言的影响及今后的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8.
网络“热”词“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热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具有方言化、简洁化和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出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社会、由特定人群使用到融入全民词汇、从单一的网络语言到被传统主流媒体吸纳、从释放压力的娱乐调侃向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方向演变和发展的变迁规律.网络热词具有上升为民族共同语和留在特定区域两个发展走向.研究网络热词对把握网络语言现状、丰富汉语词汇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热词点击率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大。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热词英译的归化、异化及其翻译策略,为异国文化的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0年网络热词"给力"为例,从其起源考证起,以自建小型语料库为参考,探寻该词的使用现状和英译策略,从而试图探析网络热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