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正式结合,打破了人们以往的思维模式,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这股新的力量当然也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用,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的方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会,高校应结合"互联网+"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利用互联网工具展开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互联网+"活动,因此,学生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力军,学校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场。本文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阐述了何为互联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互联网+的意义与作用,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刘宪珍  黄兴旺 《职业》2016,(34):109-110
"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模式都会发生改变,学校只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互联网+"的概念入手,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及政策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化教学的理论框架,将互联网平台和其他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听说课,构建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动态教学生态系统。在该教学系统中,以"教师主导—学生实操"为教学模式,并加大"学生实操"的比重和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将大学英语听说课构建成一个符合教学实际和规律的生态化课堂。  相似文献   

5.
如何运用"互联网+管理"模式,进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理念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提高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的变革要求,基于"互联网+"思维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的忠实使用者,随着"00后"大学生升入高校,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互联网"冲击。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中应加强网络环境建设,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教育主体意识,旗帜鲜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为广大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时代针对"00后",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摄取知识,碎片化学习慢慢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改革和挑战。除了教学单位和教师需要积极应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学生也要尽量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比如学生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从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以此来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并着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碎片化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免疫学检验课程"互联网+教学"改革,目的是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实践中,尝试与学生争夺手机使用权,让学生用手机完成部分学习和考核任务;尝试用微课和虚拟仿真课弥补实践课程的不足之处。这些尝试,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高,使实验课的范围更广、实践性更强,使"互联网+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高丽贤 《职业》2018,(26):87-88
基于"互联网+"实践课堂的交互式授课,是"互联网+"和教师授课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方式。在实践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互联网+"交互授课,将视频、微课、作业、任务等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微信群、QQ群、邮箱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再与教师授课相结合,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从心理的温度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深情与厚意,生发出内心世界的惬意与暖意,外化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乐意与同意。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既是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温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清朗网络空间,实现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然要求。推进"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要求坚持方向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艺术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变革与更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逐渐进入到我国课堂教学之中。"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学校教学的新常态。这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为"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洪慧娟 《职业》2018,(24):117-118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随着MOOC、SPOC的盛行,找到一个合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媒介也成了急需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超星公司的手机APP"超星学习通"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的五年制高职数学SPOC课程教学的实践,以期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升级产物,校园网络文化在带动学生思想观念革新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已经是高校思政育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结合当前"锦鲤"转发热潮下隐含的归因偏差,探讨了如何将归因理论合理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了对于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之后,互联网在我国也得到了飞速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同时也造成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泛滥。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辨识能力还不强,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究如何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赵海燕 《职业》2017,(12):99-100
羊年春节甫过,年度热词便接二连三出现,从娱乐界的"duang"到媒体界的"穹顶之下",再到科技界乃至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当然,最炙手可热的非"互联网+"莫属.2016年,"互联网+"成为两会新热点,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大量提到互联网,并突出了互联网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什么是"互联网+"?马化腾解释说:"简单地说,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在线教育,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笔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在互联网的热潮中,撷取一瓣对教育教学有辅助作用的互联网应用呢?考虑到目前微博在学生中的广泛应用,笔者尝试了利用微博提升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互联网已经朝着生态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国内多数院校已经开展"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景观与园林设计课程是景观方向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学生兴趣不大,后期课程设计与理论结合不密切,导致知识难以消化。因此,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搭建教学平台,结合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在线课程体系建设。线上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作设计思维,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教师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梁兰 《职业》2022,(6):41-43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创业新机遇,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红霞 《公关世界》2022,(4):122-123
当今,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新时代开展思政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其推动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破除了以往的建设困境,互联网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有效地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丰富了思政课程内容、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体化.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弱化师生网络信息接收差异、管控好泛滥的娱乐文化、有效整合碎片化网络信息,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3W咖啡馆",开始是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它的三位创始人希望借此成就对未来有"野心"的互联网从业者,因此这个小馆也被称为"野心"驱动公司.也正是由于创办者的"野心",才让他们开辟出一个服务于求职创业的辉煌平台.他们通过咖啡馆和"拉勾网",用了短短15个月时间,让近3万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员工从6人发展到80人,目前公司估值达到1.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