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综合考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而提出的发展方案。如何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统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支持?首先基于20世纪初的经典文献分析,认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中层理论的建设和对物质实体层面的考量,然后结合理论和"匠人"发展的实践,阐释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建构"的两种意义,尤其是对文化秩序、自由民主政治秩序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形象的关键举措。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尊重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吸收优秀文化,利用好数据化设施,创新文化发展路径,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绵延不绝,最终在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文化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一国主体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和肯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一脉相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所在。进入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需要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开放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郭秀华 《职业》2020,(3):100-1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医学教育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能够从伦理层面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职业道德观等发挥正面的导向作用,进而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促进医学生积极向上与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教育的现实意义、挑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党百年来,共产党人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也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步履铿锵。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复兴",更需要思想和文化的"软复兴"。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通过发挥"骨干力量"、"以点带面"、营造校园文化等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7.
李文举 《现代交际》2023,(2):82-89+1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几千年来我国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文明。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仅不能丢弃传统文化,还要加速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双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理清“双创”的维度和限度为契机,从而更好地探索推动“双创”的实践路径。“双创”的实现必将激励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明确要求不断持续推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的发展和转化,提出了关于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的著名论断。高校学生党建在以新载体为依托的基础下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可操作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珏 《公关世界》2023,(8):85-87
增强文化自信,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自信的理论来源和培育路径展开分析,以期为推动全民族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参考。从理论来源来看,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从重要意义来看,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培育路径来看,需要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开展好高校思政课三个部分入手,从而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唐雨稀  刘玉标 《现代交际》2023,(5):44-52+12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精神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蕴含着国家治理的重要启示。这种团结奋斗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始终保持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至今仍能够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人类文明的绵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精神的多重思想意蕴,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切实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精神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指出我国乡村空间在新的生产力动力下将迎来空间重构的大趋势。乡村空间布局应适合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和重构应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乡村空间遗存,采用分类指导、多元融合、包容增长、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阳明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精华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文章从阳明心学的视野,探究阳明心学与高校统战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成长,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开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新天地,创造性地提出并归纳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新思想。具体表现为:执政道德建设的关键点是坚持群众路线,执政道德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道德是党建设伟大工程的道德引领。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孝道的发展历程中,虽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和质疑,但是随着国家所倡导的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传统孝道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当今社会孝观念淡漠、孝行为缺失的问题,需要重新解读和定义孝道,挖掘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并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使传统孝道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来源与思想根本,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蕴含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的体现,她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熏陶民众情操的重要载体和源泉。随着广大群众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升温,生态环保已成为当代设计的新风尚。本文所指的设计在于,要回归自然,善于借鉴传统,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美术的美学精神,不断推动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领域,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内容。将工艺美术的精湛、严谨、匠心等优良品质融进产品中,赋予设计产品不一样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谋求发展的智囊宝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在当代创新思维下寻求多元化。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为契机,试图探讨在当代创新思维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分析当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创新思维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当代价值,进而使文化能够在当代发展潮流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以及厚重的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营造文化对此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特征与价值并且梳理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变得十分有必要,再者,中国的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麻贝强 《现代交际》2011,(2):121-121
办教育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教育人才,首先需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科技发现发明需要创新性思维活动。发明创造过程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素质教育中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创造性人才,必须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