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囊括目标、基础、重点以及主线等多个方面,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连贯的体系架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理论基础,为党和国家各领域的深化改革提供法治指引,为全面建成小康乃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社会力量,为世界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统一战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条件下,统战工作也必将迎来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法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新指示、新部署、新规划,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保障人民权益指明了道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必须要将"依法治国"与建设"法治中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才能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法治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为保障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改革的全面深化做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规范与制约,其中确保行政权力的合法、合理运行是关键,这既是依法治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该文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中心,旨在探寻法治政府的内涵、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以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昊 《现代妇女》2014,(9):67-6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切实增强法治建设的责任感,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探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已深入我国各个领域,法治建设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法治建设在中国的形成历史与发展,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逐渐增强,全社会对法治政府的期盼越来越强。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首先理清法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以及衡量法治政府标准,然后探讨中国法治政府的发展进程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后去探析解决中国法治政府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成为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强音。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弘扬五四精神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治信仰的作用、实践路径等方面,对公众法治信仰培育与法制中国建设推进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和说明。中国的法制化建设,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实行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和执行,就必须要求,公众具有强烈的法治信仰,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为何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中国法制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开会时间最晚的一次四中全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四中全会.全会公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意在建设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推进;实现四个具体目标,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由此,法治中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有何关系?如何约束行政权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法治政府建设如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坚持"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原则,亦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特质、法治的公平正义以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党自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法治建设问题以来,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这个词在老百姓生活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影响,各高校也纷纷推出了依法治校的决定。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跟民众和学生拥有法治思维是两码事。这需要一段时间,自上而下地去贯彻法治思维。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数量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下降那么多。所以,我将就这些现象所反映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个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不仅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还在于要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即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性是依法治国、依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并会对依法治国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学强 《职业》2022,(4):37-39
高校在法治育人工作中肩负着时代使命,立足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懂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学生.本文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需要把握的三重维度,即在现实维度上,要深刻认识高校法治教育的薄弱环节与存在问题;在价值维度上,要认识到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地、培育遵纪守法优秀公民的需要;在实践维...  相似文献   

16.
郭玲池 《现代妇女》2014,(12):I0119-I0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中国发展谋篇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进行了深化,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法治层面为保障各项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文章择选政府视角,探析党的领导下法治政府应该是一个小康社会、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国家一体化建设的过程,法治政府建设求职权法定、培育法治思维和不断适应开放改革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时期,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大学生法治信念,是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本文将以依法治国为基础,深度探究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意义及其现状,提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底蕴,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力量源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中国现阶段国情面临法治不被信仰、公民法治意识淡薄、法治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原因,坚持问题导向,本文从进一步提升全民族法治文化素养、提升公民法律信任感、加强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面和正确地对"法治思维"概念及应用进行识读,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直接现实意义。本文浅谈了法治思维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学习会时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