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是旅游城市大连市的旅游产品定位,作为旅游城市,近些年,大连市发展十分快速,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其旅游文创产品发展一直滞后。本文通过对大连市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进行调查解析,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并对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基于各地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开发,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热潮,涌现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新闻,如"故宫博物院:2016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10亿""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管理专题培训在北京圆满结束""首届湖南文创设计大赛启动"等。然而,文创产品到底是什么?与创意产品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分类?不同类型的特点与价值是什么?如何分类进行开发与评估?有无如同广告设计界的普适方法论?此类问题还待由业内人士系统地进行探讨总结。笔者作为一家文创产品开发机构的创始人与创意总监,曾参与、负责国内知名景区"颐和园""雨花台""天波杨府"等文创项目的产品与品牌研发,愿尝试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经验、从项目研发的角度,对"文创产品"的定义与分类提出见解,并总结归纳出文创产品"3C共鸣原理",用于确立文创产品的开发重心与文创项目的评估方法等文创产品相关工作。以期形成行业共识,方便各界人士理解并参与"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运营,提高文化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质量,为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献上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王庆生  贺子轩 《城市》2020,(1):13-19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应加大乡村旅游中文化要素挖掘力度,以旅游景观为载体,构建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共生。通过剖析天津蓟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文旅融合助力蓟州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路径:一是发挥政府作用,激活乡村文化活力;二是创新文化展示手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三是依托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蓟州文化;四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对地方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延安市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功能,确立营销语境,建立文创产品研发激励机制,培育文创团队,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做好孔子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能使中外游客深化对孔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受孔子文化的精髓和传承,充分体现孔子文化的内涵意义和深层价值。从孔子出生地曲阜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角度切入,深挖孔子文化内涵,对接现代审美视角,就如何做好孔子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及提升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屈鹭  彭珂  谢宇  张肖  李小燕 《公关世界》2023,(23):123-125
每一所学府都蕴藏着专属于其校园本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沉淀,体现着长久以来的校风校貌,彰显着其育人树德的宗旨。随着学校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文创也逐渐成为各院校的自身形象的重要符号来体现,高校文创产业作为一种新颖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则是更为全面的展示着高等学校自身的公关形象面貌,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还会反作用于文化创新事业,推动其不断发展。本文将以宜宾学院文创产品“钟宜”为例,展现高校文创产品内核对于高校公关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承视野下,浙南地区非遗木活字的匠心传承模式与创新策略研究正是从崭新的视角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木活字匠心传承的意义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着重从浙南非物质文化木活字文创产品的开发方向、非遗木活字"寻根过去—扎根现在—伸根未来"的旅游产业策略方法、非遗木活字文创品牌推广和衍生产品创新策略、浙南非遗木活字体验式空间的跨界策略等方面进行木活字的探索和研究,实现振兴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文创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文创信息来源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以传统陶瓷的发展;再次,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做文创衍生品,最后通过衍生品体现文创产品自身所有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近年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且成绩斐然,呈现出省内游客激增、乡村游发展迅速、短途游产品多样化等趋势。吉林省西部地区可通过开发民族特色小镇,实现城乡有效融合,提升地区抗贫能力,还可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扩大影响力。因此,从科学规划、新媒体宣传、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本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与文化旅游业结合的快速转型,提升吉林西部地区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灵活性与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沈杰 《科学发展》2021,(6):59-66
文化贸易是各国输出文化价值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发展过程.上海所承担的国家使命和政策导向为文化贸易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未来需要政府不断优化文化贸易发展环境,文创企业持续创新出海模式和策略,双管齐下,以政策细化策略、品牌标杆策略、平台叠加策略、人才打造策略为导向,加快增强文创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物质载体.作为文创产业重要集聚之地的文创产业园,承担着文化创作和传播的功能.文创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产业特性,形成适配性空间.通过分析国内文创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归纳文创产业园区的空间适配性原则,并从规划布局、公共空间、建筑空间等三个方面提出文创产业园区空间设计适配性要点,以期为有关文创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可以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追求和体验感受。根据对威海滨海旅游与非遗资源实际状况,通过"非遗+民宿度假""非遗+旅游演艺""非遗+节庆品牌""非遗+研学旅行""非遗+旅游文创"等优化路径,可以激发旅游者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旅游吸引力,实现由单纯景点中心向旅游目的地中心发展,进一步促进威海滨海旅游精品化、品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河北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柱。然而衡水湖旅游文化极为匮乏,且与衡水当地的文化产品缺乏联系。为了进一步发展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加大衡水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在此从开发衡水湖旅游文化产品的条件、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战略等几个方面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咽喉要道,敦煌文化响彻世界。敦煌文创产品是甘肃地域文化的具象体现,不仅展现出敦煌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深厚底蕴,还具备作为敦煌文化载体的文化属性。但是目前有关敦煌的大部分文创产品设计并没有充分展示出甘肃地域文化内涵、敦煌深厚文化底蕴,只能说是一种外观精致的艺术欣赏品,过于看重其商业价值,无法更深入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为旅游之魂魄文化是旅游业的重要内涵。是旅游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单项旅游产品来说,文化又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的关键要素。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会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旅游产业无论是其外型还是内涵,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旅游业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文化层面上的竞争,而地区文化的差异性正是旅游  相似文献   

16.
安明玉 《现代交际》2014,(3):124-124,123
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与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主要的问题有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缺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旅游市场营销滞后,产业经费投入不足等。为此,应当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进产业融合进程,建立区域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孙虎鸣 《现代交际》2014,(11):109-110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旅游产品体系中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开发更是受到了各个层面的重视,旅游工艺品所在旅游产业中地位与作用越发凸显,特别是带动旅游景区经济的发展和宣传景区文化、彰显地域特征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产品不能比拟的,其在旅游产品中的位置将会更加显著。本文对如何提高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进行了阐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艺术品行业发展年会暨'上海对话'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自贸区、文创产业、艺术品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与深度解读,寻找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帅 《职业》2023,(14):18-20
本文针对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党和国家传承保护与发展红色文化的要求,结合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需求,协同企业专家、文博专家共同探索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引领的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并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20.
保定作为历史古都,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氛围和创新意识薄弱。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认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内涵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核,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因此,文章分析了保定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景区特色、旅游管理和文化产品创新方面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保定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文化名城提供创新思路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