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动词+味"为例,探讨了日语定语结构"动词+感觉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语义特征方面,可以从物理和心理角度对感觉名词进行划分,把动词性定语分为"附加特征型""心理状态型""味觉感受型""具体事象型""内在性质型"。语法特征方面,将定语分为"时态性定语"和"非时态性定语",定语内的动词采用ル形还是タ形,是否具有时态性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此外,本文对于"动词+味"定语结构的结构分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指出该结构中动量词与名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中,数量补语与名词宾语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下"三位"、"三动"和词的活用是笔者对常见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归纳. 一、"三位" "三位"指词在句中的位置,主要有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介宾短语作补语译作状语.  相似文献   

4.
"吃"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汉语中"吃+名词"结构译成俄语时,若是动词所接名词不同,译法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对"吃+名词"结构的俄译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的动词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之分,其自他性可从是否可接「を」格名词为判断,对于「焦る」这个动词,辞典中将其归为自动词,但因其可后接「を」格名词,有些学者认为应将其归入自他动词的行列,本文根据他动性的归属度对「焦る」的用法进行分析,认为「焦る」属于自动词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复合动词"~きる"为研究对象,探讨复合动词"~きる"的多义性及各词义之间的联系。希望能对日语学习者多义词的掌握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从"黑"的字体演变入手,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谈到"黑"的本义为黑色,进而引申至其他意义。其他意义则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联系至现代词汇中关于"黑"的新用法,主要从网络新词语入手,探讨"黑"的整体语义变化。探究"黑"作为偏旁部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荣朝 《职业时空》2012,(8):149+152
英语科技论文具有严谨、周密、准确的逻辑性。在行文过程中普遍表现在广泛使用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名词化结构等方面,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往往需要出现许多长句。把英语科技论文的一些共同特点进行归纳与分析,是提高英语论文可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与汉语相比,日语中的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极为复杂,必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称选择不同的授受动词。因此,授受动词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日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先由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再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帮助学生弄懂书面语法知识,却难以让学生真正学会实际运用。针对这一问题,在"习得+学得"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视听说入手、加强口语操练、读写译训练及时跟上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菲菲 《伴侣(A版)》2008,(6):59-59
正今夜,爱是动词还是名词?夫妻间的情绪需要调动,细心的你不妨在内衣上花点心思。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女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男人也可以解读是否被需要,是否应该有行动。  相似文献   

11.
肖海艳 《现代妇女》2014,(11):468-468
授受动词的使用是日语中比较重要且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也是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一。日语的授受动词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尽管日语学习者能较好掌握授受句型的用法但对授受句型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却不能良好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将对日语中授受句型中的恩惠意识进行探讨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日语助词"wa""ga"的使用及区别问题一直是语法学家研究的课题,在总结了"wa"和"ga"的先行研究基础上,针对日语动词句子中谓语的意义特征和"wa""ga"的相互关系这一观点来进行分类分析,并考察"wa""ga"的出现情况,以含有"wa"和"ga"的动词句为对象,从动词本身的含义表达出发,考察"wa"和"ga"的功能性差异,最后提出一个适用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教授法。  相似文献   

13.
程芳 《现代交际》2014,(4):61-62
在现代汉语中,"上有……下有……"是常见格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在说及"上有……"的时候,我们接下来往往会说"下有……";但是我们说到"上面有……"的时候,可不接"下面有……"的句式。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单音节方位名词+有"的对举结构(以下统称"单结构")是常见的,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前有狼,后有虎","左有悬崖峭壁,右有狼豺虎豹"等,都是对举结构;然而"双音节方位名词+有"的对举结构(以下统称"双结构")却不是那么常见的。这种现象受到了汉语音节发展本身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认知心理和语用等方面影响。所以本论文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上有"与"上面有"的结构稍作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会被忽略的原因。当然本文会侧重在"单音节方位名词+有"的对举结构。  相似文献   

14.
韩语词缀根据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根据词源分为固有词词缀、汉字词词缀和外来语词缀。中国韩语学习者在学习韩语固有词词缀,特别是对用法相似的固有词缀进行区分学习时,有一定困难。本文以"-???,-??"为例,对韩语人称名词固有词后缀的语义、用法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为人称名词固有词后缀区分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授受本动词有「あげる」「や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其对应的授受补助动词也有七种形式,对于我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学习难点。恩惠性表现更好地体现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在日本语教育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从授受本动词「もらう」出发来进一步考察「~てもらう」句的恩惠性表现,更好地理清其恩惠性表现与本动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有一类词,如父子、夫妻、姐妹,在人际关系上相互称谓,内部结构为并列式,本文称之为互称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名词"是常规语序,但当其名词为互称名词,"互称名词+数词+量词"形式反而更为普遍。于内外部来说是因为板块限制性低、语体风格严肃,可预测度低。  相似文献   

17.
张婷 《现代交际》2010,(12):45-45
本文以《日语词汇学教程》中收录的"常用拟声拟态词110词"为基础建立词表,通过考察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形构成、语法特征以及意思领域,对日语拟声拟态词进行了静态的分析。在词形构成方面,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形多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且其词形一般多为词根附加促音、拨音等特殊形态;在语法特征方面,日语拟声拟态词最基本的语法特征是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使用;在意思领域方面,包括意思分布的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国家语委语料库中的语料,对语气副词"究竟"和动词的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发现语气副词"究竟"除了不能和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相搭配外和动词的其他小类都可以搭配,而在动词的小类中与判断动词"是"和能愿动词以及存现动词"有"的搭配又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Sinclair研究词汇的四个维度入手,利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通过对索引行的提取,探讨短语end in的搭配、语义偏好和语义韵情况。研究发现,整体看来,动词短语end in主要有两种搭配结构,在其中的"end in+名词"搭配中,由于所跟的名词大都是具有消极语义色彩的词,因而其语境呈现明显的消极语义色彩,语义韵的揭示将词汇描述及语言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来"在吉首方言中的用法很特别,前面往往接动词、名词、形容词,句尾经常与助词"了"搭配,其中结构助词"了"在句中既有完句的作用,又使句子有了表示将来的意思。"来"与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时,语境情况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和时间状态也不一样。在吉首方言中"来"常常后置,表示将来时,往往后面与结构助词"了"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