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馆藏景德镇陶瓷珍品成为外国游客探访和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首选。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如何将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及其蕴含的文化介绍给外国游客,对译者构成了挑战。在目的论指导下,博物馆陶瓷珍品名称的英译,应采用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即语言层面的归化策略和文化层面的异化策略,以更好地传播中华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方重先生的《桃花源记》英译本,把框架理论中的默认值分为语义角色、文化因素两个方面,以此阐明典籍英译应该把默认值显化。本文认为,只有把典籍中隐形的框架显化,才能激活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框架,让读者对中国典籍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傑理 《老年世界》2014,(6):44-44
《易经》作为最早的文明典籍,不但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民族文化的先河,甚至是汉语的先声、民俗的总脉,对中国的儒家、道教、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等系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意象作为记录特定民族文化的符号,广泛存在于民族文化典籍中,这给典籍外译工作者带来不少挑战。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以土家族典籍《梯玛歌》英汉对照本中部分巫术、饮食、禁忌、崇拜文化等具有土家族独特文化意象的俗语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文化内涵及英译策略,增强大众对湘西土家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外宣。  相似文献   

5.
中医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古典文化之中,又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哲学辩证思维的浸染,历经数千年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在这些语言风格里,除了本身的文学性和历史性以及哲学辩证性,更包含着典型的美学特点.比如通俗性、含蓄性、节奏美和简洁美,这些都是中医语言的一般特点,和中国古典文学也有着深厚的渊源.近些年随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起,对中医语言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介于中医语言对于一般人所具有的模糊性的特点,本文试从中医语言本身来分析其语言的这些美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朱燕 《职业时空》2008,4(6):57-5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会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在中国现代高校的英语教学中,都把语言和文化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语言与文化已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本英译是中国对外旅游和文化资源宣传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阻碍了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的了解和传播。因此,旅游文本英译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知,掌握丰富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效应对文化图式缺省而造成文化误读与误解,实现文化补偿条件下的文化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不当的菜名翻译会让外国人产生不良的联想,从而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误解。在翻译中式菜名时,要正确认识中西饮食文化和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正确处理菜肴名称中的中国文化。根据菜名的类型和翻译的目的,译者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不能一味地采用直译或意译,而应该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21世纪,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在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原语和目标语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语言习惯和文化等存在差异,若这些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本文将从文化、政治、目的语读者接受度和译者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郭静 《现代交际》2010,(4):64-64,6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与兼容性,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比,指出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中所蕴含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强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要素,并基于一定的政治话语语料,构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媒体政治话语分析框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多维分析,透视话语的建构和社会实践功能,从而揭示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为认识和解构西方媒体政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形象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体是具有流行文化特征的新兴话语,它记录着中国网民的现实境遇与集体心态,反映了主体情感和市民生活的深层结构。本文取用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哲学的跨学科视域,通过对501位青年网民的质化研究,试图从网络流行体这一微观层面切入,窥探青年网民的话语实践过程,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研究发现,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体进行了欲望的时空展演,形成了"私欲化"的个体话语,并通过"拼贴""同构"与"耦合",建构了"风格化"的社群话语,表演与抵抗的意义得以彰显。在此过程中,从"符号义"到"生存义"的呈现,镜像出当下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情绪,体现出流行体话语自身的审美特征和网民"噪音式"的语言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3.
反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符号的语言,最先由Halliday提出并从社会角度来对其进行诠释:反语言来源于反社会,与语言形成二元对立,同时代替主流社会与主流社会共生且对立。对于反语言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反文化人群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这种话语实践更能凸显话语与权利关系。因此,利用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结合批评语言学中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反语言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家庭理念的层面来看,那些表达家庭理念的语言单位本身承载着精神文化、民族物质,同时也是通过语言传承与发扬的。基于语言文化层面进行家庭理念的研究,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家庭理念。因此,站在语言文化影响的角度,针对中俄家庭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对我们深入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家庭理念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国际化交流,在某些方面,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尤其显得薄弱和缓慢.进行中国文化、中国书法文化融入全球化的战略研究,有助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文化早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也有助于国内外书法艺术家和人民大众,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的本质内涵和艺术特性,感受中国书法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提升中国书法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品牌价值与艺术价值,形成具有中国书法文化特色的国际话语地位,这样才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步,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称.  相似文献   

16.
东北方言语义直白、易于理解,诙谐幽默,越来越流行。本文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东北方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语言层面,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总结东北方言的特点。此外,还深入挖掘东北文言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语义直白所隐藏的文化因缘。  相似文献   

17.
黄靖 《现代交际》2012,(1):32+3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因而其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动物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还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吉林外国语大学地球村是语言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在西语村开展的"走进西班牙"课程,运用体验式课程组织模式,把语言训练作为传达西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媒介,将学生课堂语言表述焦点从句法词汇层面转移到主题任务层面,培养学生依据文化元素学习语言的能力。西语村的多国家元素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文化议题。西语村文化空间的教学行为,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效果和对西语文化的探索热情。  相似文献   

19.
张晶 《现代交际》2011,(6):46-46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各个民族的语言在受到民族自身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反映着各自民族本身的文化内涵。如果某一个民族的人们不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就很难进行顺利的交流。因此,我们得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交际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20.
法治思想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向东南亚传播好自身的法治思想有助于推进中国在此地区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现阶段中国对东南亚法治传播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在司法互动上,双方之间签订的框架性协议需要细化,非商事方面的司法协助规定亟需完善,构建中国对外法治传播话语体系以消解东南亚民众对中国法律理解存在的复杂情绪等,这些问题对中国现行对外法治传播策略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理论范式构建策略、话语体系建设策略、实践路径选择策略层面来探索中国对东南亚对外法治传播策略转型的出路,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分析广西地区的法治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时,在尊重跨文化传播规律时突出东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