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英语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翻译方法层面的研究也日趋多元。如何系统地结合中西方语言层面的不同,分析意译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当前英语翻译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通过分析英语意译的主要使用策略,提出在能力提升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遵循文化差异,注重功能表达,提升翻译的美感。在今后的英语意译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需要夯实文化基础,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当中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及我国目前翻译人才的现状,对专门从事商贸英语翻译的人员应具有的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中外交流的过程当中,随着交流广度与交流深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外来词逐渐涌现,成为重要的翻译对象。本文主要从外来词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今后外来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要研究翻译,首先应该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翻译的词义等问题。谈到翻译一定会想到一些翻译方法技巧等,例如直译法、音译法、加词法、省略法等。本文重点介绍意译法在俄语新闻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与汉语的对等翻译过程当中,谚语由于其自身在文化属性方面的特点,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盲点。本文主要从英语谚语的主要特点出发,探讨其在进行汉语翻译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盲点以及今后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英语翻译是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其中,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由于翻译对象的特殊性,对翻译的技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要求出发,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技巧以及今后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归化法与异化法在翻译中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该如何选择运用这两种方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从对归化法和异化法的简单介绍入手,在讨论了电影片名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实例探讨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会议活动这一氛围当中,人们交流的语速、内容和紧张程度往往都是日常生活当中无法比拟的。对于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口译员而言,在会议过程中的翻译工作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对于口译工作者在会议口译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中英语知识和熟练的口译技能了,更重要的是在会议当中,由于有很多内容是现场发挥,为了促进会议的气氛而使用的,因此口译工作者更需要有广博的非语言知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等。换句话说,口译工作者在会议中的翻译技巧的灵活使用,能够促进会议更为有效和融洽地进行,也就相对地决定了会议和翻译的质量。本文试通过分析研究分析会议口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技巧,试对会议口译工作人员和英语口译学习者的提高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谚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对其英译的研究尚且不足。从模因翻译视角下看,谚语的汉英翻译是一种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复制、转换并传播到英语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本文介绍了翻译模因论的发展和国内对翻译模因论的研究现状。根据谚语英译实例对谚语汉英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四种方法,直译模因转化法、意译模因转化法、拟译模因转化法和套用固有模因转化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初、中级阶段韩国语否定法为对象,将韩国语常用的否定方式分为通过否定副词实现否定、通过惯用型实现否定、本身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形容词等3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个否定方式的接续方法、含义、例句。本文旨在方便初、中级阶段的韩国语学习者理解和记忆韩国语的否定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在韩·中、中·韩翻译当中。  相似文献   

11.
石锐 《现代交际》2011,(8):39-39
汉译英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减词法、转换词性的方法等等,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标。本文对汉译英中的省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双关语,是英语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修辞格之一,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文体当中,用来实现幽默,诙谐修辞效果。然而英语的"Pun"和中文的"双关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对等,这也给双关语的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将对英语双关语的不可译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翻译过程中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3.
翻译目的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今德国最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对翻译过程存在决定性作用。翻译目的与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办法以及对原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选择和译文的转变等息息相关。在翻译进程当中,以目的为导向,以语内语际相一致和充分性作为评价方式。在对目的论的起源与拓展以及其理论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突显出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薇 《现代交际》2011,(12):55-55
英语长句翻译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以英语长句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说明了英语长句的基本译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长句翻译的四种方法——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综合法,并以实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5.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语法翻译法的优点在于直奔主体,与其他方法相比它能够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但是却缺少教学的互动性,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升。交际法以交际目的为中心,注重语言翻译的实用性,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安德鲁·切尔曼于1997年第一次在翻译理论领域提出了"模因论"这一理论,认为翻译是模因论生存的机制。自此之后,很多专家和学者便都投入到了模因论的研究当中,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国内的翻译理论家一直致力于研究翻译机制中的模因论,并试图找寻到翻译活动中对于忠于原文,即保持住原文的保真度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翻译补偿理论越来越多地被语言学家重视,从而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实践当中。本论文主要利用翻译补偿理论来解析莫言小说《蛙》的日文译本的补偿特点,试考察日文译本能否将小说《蛙》原有的语言特色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译文利用了哪些补偿手段进行了翻译补偿,还存在哪些翻译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站在一个研究关联理论和口译活动的视角上,试图帮助口译工作者意识到关联理论当中上下文的重要性,以及试图提出一个口译的程度标准来评判口译工作的实现和完成,即越是能够将翻译出来的内容同原文的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译的质量便越高。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基本形式,同笔译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因此,翻译学家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既能够在笔译工作当中得以实现,又能够在口译环境中适应并得到解释。本文笔者试图通过简单介绍关联理论的一些概念,为口译交流当中提供依据。翻译的过程是一种文字上的明示和思想上的推理这样的一个焦急过程,而并不是语言层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此外,笔者还通过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实践,讨论关联理论与口译研究及教学之间的关系,试体现口译当中关联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内涵,来探讨现今传统养生功法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的策略技巧。方法:首先研究了传统养生功法语言的文化内涵,因为只有揭示了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背景,才能有效地对传统养生功法语言进行解码与再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很高,因此接下来探讨了传统养生功法翻译者应如何正确处理归化与异化的关系,遵循基本原则,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来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走向世界提供帮助等问题。意义:通过对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的探讨,来使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科技在迅猛进步,任何的企业和区域都有着网络技术的跨越。网络翻译教学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占据着一定重要的地位。从参与程度评价、电子档案袋和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的角度探索自主学习环境下网络翻译教学的在线评价模式,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传统课堂翻译教学评价模式,对网络翻译教学的在线评价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