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学发展的根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认定和体系的基本形成 ,说明经济法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第四位来之不易 ,经济法地位全面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的要求 ,从经济法的基本精神是协调与干预的统一这一基本理论出发 ,具体论述了 2 1世纪经济法面临 7个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科发展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理念与我国的经济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国家经济职能不断强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国内外环境下,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提升经济法理念,完善经济法立法既是经济法建设本身的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新形势下必须对政府的定位、经济法的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法在转型期的作用。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如何定位,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了经济转型期经济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论产业法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法体系中,产业法应居于主导地位。通过经济法的历史逻辑可以演绎出产业法的初始推动力;从规范特性中又可以解析出产业法对经济法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面向WTO的中国经济法体系完善应当明确产业法的主导地位,以利于厘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界限,促进经济法规范体系的互动和谐,从而实现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对传统法律责任体系提出了挑战,风险社会中呈现出一种责任伦理困境。为应对挑战,传统部门法都在试图拓展其责任形态,但仍然难以满足风险社会的责任制度需求,经济法的产生及其责任制度的拓展是应对风险社会挑战的另一种选择。经济法领域出现的传统法律责任体系难以包含或解释的责任形态表明,无论是把经济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领域,还是将其视作一种法律思想方法在各个领域的适用,它对于传统法律责任体系的冲击、解构与重构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论循环经济的立法必要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事物新问题也接踵而来,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为固体废物处理问题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提出有必要制订一部《循环经济法》,以加强对循环经济活动的法制规范,同时完善我国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制定《经济法纲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法纲要》作为基本的经济法规范性文件,调整范围广、稳定性强、法律效力高。目前制定《经济法纲要》是建立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经济法制度统一和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制定《经济法纲要》已具备了社会条件、法制环境和相应的理论准备。《经济法纲要》的基本内容包括总则、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法责任。要制定好《经济法纲要》适应加强经济法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经济法纲要》拟订、建议与起草工作,并最终提交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与颁布。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法功能在加入WTO后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独特功能 ,将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好地体现出来。在WTO规则下的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中 ,民商法是基础 ,经济法是保障。经济法之功能就在于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系统调整 ,对社会经济发展施加直接、导向性影响 ,最有效地实现经济效益和最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药品GMP认证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法的视角对我国近年来逐步推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制度进行评析,指出其本身具备的经济法性质,分析其作为一项经济法律手段所存在的问题。并以药品GMP认证为出发点,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现行药事法规体系的设想:改革药品生产准入法律制度、完善药品法法律责任、构建与GMP认证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定期修订GMP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统一的法律体系中经济法占怎有样的地位,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部门法?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本文试图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界限三方面来论证我国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得出经济法应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依告知同意原则构建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面临着过度收集、擅自披露与滥用等问题的严重挑战。公权保护路径存在监管力度、范围及效力的局限性,而传统侵权法上的损害观念架空了数据主体的私法救济权利。因此,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扩张侵权法上损害的含义。法律上可予赔偿的个人数据损害应延及两类新型损害:数据主体遭受次生损害的风险,以及社会分选歧视、数据监控、自动化决策等造成的人格利益减损。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为解决风险与人格利益减损所产生的经济量化与举证责任之困境,《个人信息保护法》应采用知识产权法中广泛适用的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我们发现经济法学界在锐意创新的过程中,严重冷落了法解释学等传统的研究方法,直接导致经济法理论解释力的削弱和经济法研究法学特质的减损.作为法学的子学科,传统法学研究方法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未来经济法研究方法必定是多元的,研究手段必然是综合的、协调的,研究体系也一定是动态的、开放的,但其核心却应该是恒定的,即传统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应被动摇、更不应被抛弃.  相似文献   

13.
税法必须以尊重和保障纳税人权利为其内在的精神。当今我国纳税人权利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和共同富裕的方针要求,从税收基本法的角度确认纳税人基本权利,完善《税收征管法》中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积极契合人权理念,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纳税人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4.
WTO是一个以市场为走向服务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WTO规则促进中国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同国际接轨.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中国经济法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经济法的本质及其功能,必须重新确认经济法的框架体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必须迎对高科技时代对中国经济法的挑战.中国加入WTO对经济法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法律地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我国当前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相关权益的保障不够,导致了农民工歧视等大量法律问题的出现,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从法律上确立农民工的合法的主体地位,并对其予以相应的法律保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论加入WTO后的中国电信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介绍中国的电信立法现状入手 ,着重从法律角度论述了中国加入 WTO后电信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提出必须按照 GATS中的有关电信服务规则 ,并结合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电信法律及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持续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了挑战。历史经验证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吸取国内外政治风波的教训,始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功能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理论问题。针对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法功能的定位问题,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在中国西方现代经济法功能的失灵及其原因。同时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必须抛弃“规范政府调节经济、弥补市场经济不足”的经济法功能的定位,并将其确定为“界定经济主体地位、培育市场经济、消灭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法主体制度入手,以公法与私法区别的角度批驳了国家必然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不应单纯地属于公法,而是由传统公法与传统私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公法与新型私法的融合体。经济法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法与微观经济法,在前者中,国家当然地作为经济法主体;而在后者中,国家不必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一方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