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奚玲 《理论界》2009,(7):186-187
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作为无形的德育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校园文化的四个方面,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探讨,进而为其充分发挥育德育人的作用提供理论上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隐性文化是通过教育者有效创设来传递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载体。通过阐释隐性文化的含义、特点、功能,并分析当前和谐校园隐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隐性文化建设的对策,以此来实现校园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高校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课程形式,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表现方式,要提升隐性课程的功能,可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完善校园制度、优化校园环境、强化社会实践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姜丽  王金玲 《理论界》2013,(2):197-199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可以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而构建和谐校园也对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这为切实增强大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促进和谐高校校园建设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党中央向高等教育战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利用高校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独特的贡献,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入手,分析高校党建和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以和谐校园为主题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共青团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就必然成为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新形式下和谐校园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分析探讨共青团组织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校园,成功建设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文化是保障学校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精神支柱。新闻宣传以及校园各种媒体,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舆论阵地。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关系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校新闻宣传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关键.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方式、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