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赫哲族与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在漫长的渔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捕鱼和吃鱼习俗,并能巧妙地利用鱼皮。赫哲人非常熟悉鱼类的习性和捕获季节,并能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捕鱼方法。每年冰雪消溶的时候,渔民们便找到无冰块的稳水  相似文献   

2.
南方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在对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进行文化审视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南方民间剪纸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间剪纸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标志.它带有极为鲜明的地域文化味道,袒露着黑土地上关东人的情怀、散发出一种天然的无拘无束的野性的美,这其中涌动着强盛的生命活力,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本文通过阐明民间剪纸内视化的意象,挖掘其独有的情思意蕴;通过对民间剪纸精神价值的剖析,探求其满足社会实践主体精神需要的价值传播意义,呼唤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人们珍视这笔贵重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赫哲人的说唱文学──伊玛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赫哲民间文学的瑰宝——伊玛堰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赫哲族的总人口为4000余人,其中3747人居住在黑龙江省。赫哲族的说唱文学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伊玛堪是赫哲人最为喜爱的文学样式,长期以来,在狩猎捕鱼之暇,在节庆之日,在漫谩冬夜,听人说唱伊玛堪故事是赫哲人主要的文化娱乐,而讲唱伊玛堪故事的民间艺人,则是赫哲人心目中的灿烂明星。伊玛堪是一种无乐器伴奏的夹叙夹唱的说唱文学,即人物的道白是唱词,其余部分是叙述。它的唱腔粗护优美,唱词合辙…  相似文献   

5.
<赫索格>是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的一部重要作品,摩西@赫索格是一个深受人们所喜爱的人物,作者对赫索格这一当代"倒霉人”形象的细致刻划反映了他对人类生存中理智与情感、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理解及其对当代美国社会本质与普遍人性的思考,表明了他对人文主义精神复归所抱有的期望.在一个以追求占有和利润为宗旨的社会中,许多人已不再思索道德、精神对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物质的发达、现实的残酷造成人对情感、人道的漠视及人际关系的堕落.贝娄对这些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揭露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荒谬,唤醒人类善良的天性,重新审视生存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的剪纸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的原始与丰富,深沉与博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层.民间剪纸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从而成为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一体化,而文化却要多元化,少数民族剪纸不但以其珍贵的价值彪炳于世,并将衍生出新质的民族艺术之果.  相似文献   

7.
赫哲人的语言观念如何,濒危状态的赫哲语掌握者的比例、地理分布、年龄结构、语言能力等特征都是濒危状态赫哲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早期维特根斯坦所持的先验伦理观认为:如果我们试图去言说伦理价值,那么此种命题只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依照维特根斯坦的思路,他如此断定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仅从先验伦理观的基本设定入手,维特根斯坦宣称这些伦理价值判断是无意义的理由并不是必需的,因为如此界定的伦理价值判断本身就具有自足性。通过考察还可以发现,维特根斯坦早期试图构建一种先验的伦理观,但最后却是失败的,其原因也就在于其建构依据的先验性:维特根斯坦正是把伦理价值看作是完全独立于经验世界从而最终致使自己陷入困境。不过,倘若以纯粹哲人的身份来看待,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如此做,恰恰是其作为哲人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 ,绵延不绝。古典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剪纸的记载 ;名人诗作中亦不乏剪纸的描述 ;历来各地城乡多有剪纸佳作行世。民间剪纸传布甚广 ,风格多样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和自足的造型表达系统 ,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民间剪纸蕴含民族审美特质 ,具有美育价值 ,是民间美育之花。  相似文献   

10.
谈羌族民间刺绣和剪纸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羌族民间刺绣与剪纸工艺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拟从刺绣和剪纸两个方面来谈羌族的民间艺术产品的功能、作用、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并指出其在现代文化中提升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苗族民间剪纸纹样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民间剪纸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物,与北方民间剪纸一样,它们共同孕育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沃土中,分别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发育成长,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本文通过对苗族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勾勒,论述了苗族民间剪纸所包含的图腾崇拜意识、巫文化印记、民族历史文化史实等文化意蕴,揭示了其所具备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民俗传承功能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剪纸到新剪纸的演化过程表明: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剪纸在内的一切民间美术形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对民间剪纸变迁、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民间剪纸本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文章从民间剪纸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探讨了它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广灵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样式众多,且流传久远,具有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中国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剪纸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本剪纸,在充分借鉴吸取中国剪纸的技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特点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与中国剪纸不同的异域风采。此外,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为广灵剪纸和日本剪纸在当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悬挂“扫晴娘”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祈晴巫术。当阴雨不停时,人们在屋檐下或树枝上悬挂手执笤帚、身着红衫或者绿衫的剪纸妇人像来祈晴。此习俗自古沿袭至今,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风俗资料中多有记载。重点论述“扫晴娘”的形象、讨论“扫晴娘”的神格定位以及探索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佛山剪纸的海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佛山悠久的海外贸易历史、佛山剪纸本身的产业化生产以及佛山剪纸行会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佛山剪纸海外贸易的长盛发展。佛山剪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其海外贸易传统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纹样具有鲜明的中国地域性农耕文化的韵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趣,展现着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其中,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风格。通过分析山西剪纸纹样的平面化、意象性、装饰性,揭示晋中剪纸纹样符号的审美文化内涵,探究晋中剪纸纹样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契合点,把传统的人文理念的剪纸纹样融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新的艺术空间做初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荆楚巫术信仰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源远流长,具有最为神秘奇特的生存空间。林世柏剪纸艺术创作继承荆楚剪纸艺术传统,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世界彰显着荆楚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蕴,折射楚图腾信仰和儒道思想,反映三国历史,展示荆楚传统民俗,表达楚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蕴含吉祥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