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 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 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 多得。就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 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 国约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 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 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变迁,隔代抚养成为比较普遍的抚养方式,学者对隔代抚养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隔代抚养的成因、利弊以及对祖辈和孙辈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3.
飞翔 《当代老年》2011,(7):26-26
现在,隔代抚养现象很普遍。就在人们为隔代抚养出现的教育问题而争论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很多老人照顾孙辈时,对孩子有强烈的依赖倾向,他们渴望孩子时时事事“黏”着自己,以“除了我谁也带不好孩子”为荣,甚至认为自己在孙辈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孩子的父母重要,而由此产生了“孙辈依赖症”。  相似文献   

4.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可宏 《老年人》2005,(4):8-8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对隔代抚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川 《老年人》2005,(4):9-9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隔代教育是当今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抚养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实际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但是,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都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别.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要承担教育好孙辈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寻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途径,因此成立隔代家庭教育学校是极为必要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老协把辖区内老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老人离岗不离职,参与到隔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祖辈抚养人的访谈分析了祖辈抚养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祖辈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即老人和孩子非常亲密,父母夹在中间,跟老人和孩子的关系相对显得疏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该浓浓的亲情变淡了呢?父母该怎么面对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隔代抚养现状及社会根源的分析,简要归纳和总结当前当隔代抚养对老年人身心影响研究文献中的有关研究现状和基本观点,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网络上,关于隔代育儿的利弊大讨论一直是个火热的话题,老人家带完儿女又带孙子,劳苦,但功高不高?是隔代爱?还是隔代害?且看下面我们为您整理的"隔代育儿利弊PK榜"。"隔代抚养"之利桐桐妈:三岁的桐桐最喜欢玩"推墙"游戏,就是我们把积木垒得高高的,然后她一下推倒。每次我和老公陪她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顶多能坚持垒10次,我们就没耐心了。但是姥姥不一样,无论桐桐玩多少次,姥姥都能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如今,我国家庭的隔代抚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通常,老人不仅无偿看护孙子孙女,还能经常主动贴补一些费用,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日前,网友“您好”—篇名为《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引发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陷于一种矛盾状态:自己亲自带吧,确实没时间;让爷爷奶奶带吧,又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教育观念陈旧,而且长期不相处,孩子还跟自己不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大约70%的孩子正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其中有70%的儿女对祖辈教育不满意。最近,一位名叫乐善耀的老人出了本教育版的"孙子兵法",专门讲如何教育孙子的。这可是老人亲身的经历,"假痴不癫"、"声东击西"等绝妙的三十六计,给爷爷奶奶们出了不少好点子。谁说爷爷奶奶就教不出好孩子?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南昌一对年轻夫妻结婚时就定下了“世界旅游计划”:在35岁前,旅游50个特色国家,在此之前不生孩子。就在妻子意外怀孕准备人流时,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经过协商,双方父母与小夫妻签订了一份“抚养协议”,同意隔代抚养他们的孩子。最终,计划有变,她竟然将公婆起诉到法庭……  相似文献   

16.
引入家庭社会学视角,有利于分析家庭结构变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影响及其机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普遍形成以家庭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新生代农民工是其有机构成部分。代际分工结构具有社会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市民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代际支持功能,表现在进城购房、隔代抚养和自主养老三个层面。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农民家庭的代际分工塑造了"接力式进城"城镇化模式,扭转了长期失衡的城乡关系,为"人的城镇化"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使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对松原市某幼儿园4-7岁隔代抚养的239名幼儿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祖孙依恋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及其关系,为幼儿隔代抚养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祖父母抚养原因对祖孙依恋有显著影响,父母离异和父母工作忙对逃避混乱型依恋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由于父母离异原因由祖父母抚养的幼儿有更多的逃避混乱型依恋类型;(2)祖父母抚养原因对幼儿情绪调节存在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打工对幼儿选择寻求支持策略存在显著影响;(3)幼儿祖孙依恋对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幼儿安全型依恋与幼儿认知重建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幼儿矛盾型依恋与幼儿寻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幼儿逃避混乱型依恋与幼儿寻求支持策略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3,(3):46-47
现如今隔代抚养是较普遍的现象,本月就介绍一下适合儿童健脑益智的饮食原则:儿童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阶段,想要益智健脑,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在营养和饮食上进行科学搭配。1.吃高质量的早餐: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挤了吃早餐的时间。不吃早餐会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需要新教育和新父母。2021年,本刊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分析新时代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封建社会,这个现象被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掩盖,但是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含饴弄孙",还是反映了中国隔代亲情的其乐融融。在当代社会,随着传统宗法社会的瓦解以及女性走上工作舞台,作为祖辈的老人参与养育的程度加深,"隔代亲"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家事妻子因病早逝,留下一名幼女,他将幼女委托给岳父母代为抚养。谁知,翁婿双方就孩子抚养问题发生矛盾,历经多年,从基层法院到中级法院再到高级法院……隔代抚养,丧偶女婿索要女儿受阻郑坤、董静是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郑雅丽在一所学校当老师。郑雅丽与同事冯军结为夫妇,并于次年生下女儿冯蕊。意外的是,生下女儿刚1年多,郑雅丽突发重病。为了减轻女婿的负担,老夫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