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去年11月13日,带着那张笑嘻嘻的娃娃脸,32岁的双料首富丁磊回归母校——位于成都东郊的电子科技大学。丁磊再次重复他在此前对母校的评价,他深情地说:“我的一生只有一个大学母校,那就是电子科大,我一直都因身为一名电子科大人而无比自豪。电子科技大学这6个字,足以证明中国也能培养出  相似文献   

2.
毕业创作是美术专业本科生在离开母校到踏入社会的一根纽带。衡量一名本科毕业生是否合格,在他的毕业创作作品中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作为非美术院校美术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是现实,但是要告诉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找工作……  相似文献   

3.
1979年。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的称号。1986年6月。南加州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给他授奖。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在国内,他更是一位受到党中央的嘉奖和人民敬重的杰出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相似文献   

4.
在爱丽舍宫辉煌华美的新年宴会上,他是总统府邀请的贵宾。在希拉克总统举世瞩目的访华期间,他是随行的法国对华企业界领袖。他以卓越的智慧才华步入法国高层社会,把华人的声音带到了政界和经济界权威人士之中。他就是钱法仁,一个祖籍河北省徐水县、1953年出生于法国马赛的中国人。这位法国L’X学校的毕业生,现仔法中委员会副主席、外贸顾问亚洲部副主席、亚义赛公司总裁。在32支国际劲旅聚集法国激烈角逐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记者们在巴黎和巴黎西南郊相继采访了钱法仁和他的母校——法国L’X学校校长诺瓦克将军。造就人才,需要时间和…  相似文献   

5.
余日章,英文名David Z.T. Yui,1882年生于湖北武昌的基督教家庭,父亲余文卿是美国圣公会牧师。他先后就读于圣公会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武昌文华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除品学兼优外,还是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校足球队、演讲比赛、英文校刊《约翰声》到处可见他的踪影。武汉圣公会吴德施主教评价他“准确和精勤,对于整齐和美丽具有敏感,是他修学时代所表现的特征。文辞雅洁、思路清新,在写作和讲演上都增加了动人的力量。”1905年毕业后。回武昌母校任教3年,反对学生死读书,提倡学生要有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成立了笛鼓军乐…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已是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最年轻的正教授施一公决心回归母校清华大学。2007年3月,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实验室。2008年4月,施一公人选美国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研究员,但为了全职在清华工作,他毅然辞去了该中心的聘任。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男孩叫成利华。13岁那年,父亲因为尿毒症而撒手人寰。15岁那年他辍学到广州打工。由于仅有初中文化,为了提高自己,他便自学高中课文。18岁那年,他在母校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了一家化工厂做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8.
2005年,陈十一教授从美国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受聘担任重建后的北大工学院院长一职。5年来。在他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工学院一跃成为北大尖端科研技术研究的重点院系,恢复了昔日北大的工学风采。在科学家和管理者之间,他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2001年6月27日上午,坐落于古城金陵龙蟠故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南中医大)举行了隆重的2001届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首批留学该校的来自美国、韩国、越南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6位博士身穿博士服,他们和不远千里赶赴盛典的亲人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们对母校和导师的感激之情,但我们要用学到的本领悬壶济世,造福人民。今后我们还要来,母校是我们事业的沃土,心灵的港湾。”情钟中医针灸学的古稀博士鹤发童颜的滑明旸先生是这批博士生中的长者:按虚龄算已是古稀之年。他祖籍河南偃师(现属洛阳),1932年出…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52年工商管理系毕业的复旦校友,今天作为母校的一个校友来参加1993年复旦校友联谊会,有机会同这么多的校友会见,有的是重逢,有的初次会见,有我的学长,有我的学兄、学姐,也有学弟、学妹,在座的洪绂曾是农业部的副部长,他也是我们同届的校友,感到很高兴。这一届政府成立后,李鹏总理让我来分管教育工作,所以又把我和我们的母校进一步联系起来。我在41年的工作当中没有做过教育行政工作,当然自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上市企业第一把手(社长)的毕业母校排名榜同10年前相比有较大变化。10年前第一位还是东京大学,第三位是京都大学,但这次相继被庆应和早稻田大学超过。这种“私”高“国”低(即私立大学高、国立大学低)的现象已在许多领域出现。日本上市企业第一把手的毕业母校排名榜  相似文献   

12.
不速之客 今年5月3日,上海浦东机场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个子不高,秃顶,面色红润,沿上嘴唇留着一横道整齐的白色短胡子。客人是中国有关部门请来的法国纺织老专家。不过,原先约好的行程是在5月8日,接待单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不打招呼提前5天独自一人光临上海。 老专家名叫波纳德(WELSCHBILLIGBERNARD)。此行是他第三次来中国。 他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是1990年,当时在浙江湖州的一家纺织厂工作了1个月;8年后,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山东的一家纺织厂指导1个月。这一次,他要到浙江新昌毛纺织有限公…  相似文献   

13.
迟到的文凭     
元三 《人才开发》2003,(5):28-29
美国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33年没有大学文凭。他1965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但三年后退学去追求他的电影制片事业。没有大学文凭,并没有影响他成为国际一流的导演。他执导了《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克》,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一年前,他重新进入母校,通过一年多的补课、写论文,参加2002年5月底的毕业典礼,拿到“电影和电子艺术”学  相似文献   

14.
人往适处走:职业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往高处走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是人之常情。 一个人在某个职业岗位上处境不好,可能有多种原因:或许是大材小用,不能施展才能并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或许是自己在某一方面才疏学浅,不能胜任该种工作;或许二者兼而有之——虽在所处的岗位上能力较差,但却具有从事别的职业的优异才能。这实际上只是岗位与个人条件不匹配,而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问题。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大学毕业以后,曾在一所中学教数学,他“大智若愚”,教不好简简单单的中学数学课。陈景润的母校——厦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7日上午,坐落于古城金陵龙蟠故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南中医大)举行了隆重的2001届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首批留学该校的来自美国、韩国、越南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6位博士身穿博士服,他们和不远千里赶赴盛典的亲人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们对母校和导师的感激之情,但我们要用学到的本领悬壶济世,造福人民。今后我们还要来,母校是我们事业的沃土,心灵的港湾。”  相似文献   

16.
5月中旬,在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的随行人员里,我又一次见到了他——法国总统的中文翻译吉尔·乌夫拉。我是14年前认识他的。1983年春天,密特朗总统访华前夕,法国总统府邀请一个中国记者组访法,本人乔列其间。乌夫拉是总统府请来为中国记者组当翻译的。他有~个中文名字:吴法儿。那年,他三十出头,又高又瘦,深逮的眼睛带着点忧郁。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记者组的气氛就会轻松起来,他喜欢“班门弄斧”,接受挑战,很是幽默,一次聊天,说到汉语里“妻子”的几种说法,他一口气说出了“爱人”、“老婆”、“夫人”、“太太”、“内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他一次次在球队与对手陷入胶着时,站出来得分的时候;当队友们在他的串联下,一个个被激活的时候;当球队陷入险境,他投出压哨进球,将球队从悬崖边拉回来的时候;当他在比赛中一次次冰敷自己的膝盖,带伤上场的时候;当他一次次享受全场高呼“MVP”的时候;当他高举起第三个CBA总冠军至尊鼎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陈毅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向上海进军。5月27日,解放了上海。陈毅就任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在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过程中,陈毅夙夜匪懈,建立了丰功伟绩,深受上海人民的爱戴。上海人民为了永远纪念他、缅怀他、学习他,在南京路外滩树立陈毅的全身铜像,铜像周围的广场被称为“陈毅广场”,如今是上海的一个重要活动场地。陈毅的名字和上海永远联在一起。 1949年5月陈毅进上海,这是他生命史上第四次进上海。在解放之前,他曾三次到过上海。而这三次,都是他生命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的一个傍晚,从巴黎归来的王维平怀抱琵琶,坐在母校西安音乐学院的演出大厅里,旁边有法国人的钢琴、长笛、提琴和圆号相烘托,将一首《阳关三叠》变奏成一支现代随想曲。一阙阳关三叠,几声琵琶喟叹,“谓城朝雨”,“客舍青青”,去国还乡的情愫顿时飘彻整个大厅。清脆的吟唱,悠扬的琴声,美妙的旋律,给人们带来极大艺术享受,演出现场更是掌声阵阵,王维平的双眼润湿了……几多辛酸,几多眼泪。这是王维平去法国8年后第一次回国举行音乐会。1994年,王维平从大雁塔下走到塞纳河畔,开始了在法国的留学生活,寻求中国传统音乐…  相似文献   

20.
蒋妮 《人才瞭望》2009,(1):59-59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