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世界社会主义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间范围现阶段就是指中国,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这是由中国近代的历史和现状所决定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不同。旧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商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就是“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从独立国过渡到殖民地的“中间”形式,追逐垄断利益驱使资本帝国主义力图把半殖民地变成自己完全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也正是朝着殖民地的方向演化的,诸如英国侵占的香港,日本鲸吞的台湾,均已沦为殖民地。不过就整个中国来说,这还只限于局部的而尚未引发全局性的演化,仅仅属于量变中部分质变的范畴。 近代中国在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同时,逐步地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事实。问题在于,“半封建”是否等同于“半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是否“半封建”的演化趋向? 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存在过两种类型的“半封建”,一种是英法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两者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则受这个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资本主义的特点决定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兴起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主要不是由工场手工业直接转化而来,有的是由普通工商业者投资设立,有的是通过官办以及官私结合的形式和由买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革命斗争史角度来看,以五四运动为分界限,可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习惯把前者称为中国近代史,这里姑仍其旧。我们党历来就重视中国历史,特别重视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毛泽东同志在自己的许多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差异吴晓军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前社会性质基本相同,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都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东渐,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贫穷落后。而日本却幸运地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革,...  相似文献   

6.
周健 《兰州学刊》2007,12(3):169-171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本应是中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的契机,但是中国却未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章通过对晚清的两次制度变迁的考察:第一次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晚清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晚清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150年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前进的自然道路被斩断,中国历史发生了大转折,中国社会的方向被严重扭曲,被迫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评析帝国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本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已明确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很显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难以正常发展?近代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为什么一再失败?中国为什么长期陷于一穷二白的苦难深渊?归根到底,不能不溯源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所以毛泽东同志又说: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认识的三个发展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认识的三个发展过程陈肖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形态。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是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但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本主义很不发达。究竟应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史学界在讨论中国近代史时,涉及到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有的文章甚至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提出了质疑。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无论从总结历史经验看,还是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看。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乃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的人们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都不成功。只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实际,才得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框架问题,直接的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主轴,线索以及联结点。中国近代史主轴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考察一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因此,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种总趋势。但这种趋势,在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了变化,它发展的趋势已不是旧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但按其性质来讲,“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  相似文献   

11.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也是近代中国人民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开  相似文献   

12.
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次规模较大且影响深远的论战,论战焦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到底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此问题关系着是取消革命还是发展革命的问题,关系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及必然性问题,是历史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情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一次泛起,故必须认清其危害,旗帜鲜明地进行批驳,用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根本上清除历史虚无主义萌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蓄意发动的这场卑鄙的战争,用“船坚炮利”迫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对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斗争,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革命斗争。林则徐,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抗外来侵略  相似文献   

15.
冯桂芬是活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舞台上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如同其他各阶级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样,都必须对这一历史时期三个根本性经济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带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外国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主义剥削、奴役的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中国近代的各种经济思想派别和形形色色经济思想的不同倾向,实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反映在史学思想上,也就一方面汲取了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另一方面传统的儒家经学仍旧桎梏了它。儒家经学是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经过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儒家书籍的阐发和议论。近代中国,一些封建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转化,但孔子的偶像依然存在,即使是有影响的史学家,也不断搬用或推衍儒家经籍,围着经书转,非圣人之言不敢言,在近代史学史上,蒙上一层封建的翳障。  相似文献   

17.
易杰雄 《学术界》2004,(3):19-34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不对的,是造成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左",同时也有右的认识根源.其实,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从动态上,可以把其性质说成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但其中资本主义成分极小.殖民地是说明国家地位的,它与羊独立相对.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第一步的任务应当是彻底消灭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要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极其长期艰巨的.建国后,我们很快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想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这使我们主要表现为"左",而消灭资本主义用的武器名日马克思主义,而实质上是不少被封建化了的东西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使我们也总是存在着右.赶走侵略者完全正确,但忘掉我们还必须向资本主义学习,这是"左";在向他们学习过程中,忘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放弃必要的立场,不斗争,是右.  相似文献   

18.
<正> 《病梅馆记》的作者龚自珍,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统一的封建帝国面临没落、瓦解,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的特点是: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并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使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方面,由于帝国主义残酷地统治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社会体系在近代欧洲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发生振荡和反馈,改变了一些旧的结构和因子,出现了新的因子,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这个过程及其特点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的近代中国,本身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速度一直在加快,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俄占伊犁和日夺琉球、中法战争、义和团之役都以中国惨败而告终,伴随着这些戏剧性的灾难而来的是传统中国的自我形象的破坏。与此中国近代社会相适应的近代文化自然就不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萌发出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对原有的封建文化并没有进行什么改造,盲目被动地把近代文化从西方移植过来,“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因此,近代中国文化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就整体而言,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它确属近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基本脉络和发展线索问题的讨论中,有些文章涉及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研究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注意。在所涉及的问题中,有些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究竟怎样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同志认为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有的同志则认为是由于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我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