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小杰  张美娥 《唐都学刊》2013,29(4):119-122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中国文化转型,使大众文化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霸权”,但大众文化表现出的物质性膨胀、消费异化及感性肤浅等特征与作为“类”的文化的精神性和理性追求及人格塑造功能背道而驰。大众文化应深刻反思其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存在意义的忽视以及对“神圣”所表现出的轻慢态度,并承担起自身的伦理教化使命,回归其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2.
试析大众文化的特点、负面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唐都学刊》2001,17(4):103-105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流动性、普及性与承载性等特点,它的兴起与传播已带来了较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排挤高雅文化,冲击占主流地位的文化,模塑大众,使大众文化品位逐步走向低俗化和单调化。对大众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坚持文化的领导权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使大众文化朝着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唐健君 《唐都学刊》2014,(1):115-118
当代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现代化-现代性进程中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复杂性,成为我们目前文化建设事业中一个引人关注和讨论的理论热点。从审美伦理的立场和视线对大众文化的性质给予肯定,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理论界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感性与审美的关系,在当代文化和文化活动的审美化景观中,不断引发出一系列新的话题。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思辨性命题,“真实感性”必须从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和文化实践能力的主体性根据方面来加以领悟。它是对人在现实关系中的压抑性满足的冲破与挣脱,充分强化人的主动创造性和批判性,重新整合了人类审美文化领域中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统一性。当代审美文化领域中的感性主义泛滥,其消解性危机可以在“真实感性”的命题中得到批判性阐释。  相似文献   

5.
从17世纪后期开始,文化的观念经历了逐步的转变。一方面,最初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社会精英们“精致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欣赏和创作音乐、阅读文学作品、委托制作美术作品等活动);另一方面,流行文化通常指的是乡村和城市的劳动者们集体表演的实践活动。他们不仅被排除在精致文化之外,而且被认为是完全不相符合的,可能会产生危险的社会愿景。伴随着从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的重大社会转型,精致文化的观念被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高雅文化”所取代:即那些宣称体现人类普遍意义的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残余共存。正是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高雅文化”真正的对立面“大众文化”才在20世纪之交出现,它声称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对每个人来说都能理解并真正产生兴趣。在经济方面,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文化竞争。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但却可能共存的接受态度。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差别进行描述并对这一明确概念图式却似乎特殊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代“人文精神”之内涵──关于“人文精神”讨论之我见朱立元近两年来,从北到南,一场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正在我国知识界、文化界悄然兴起,并逐渐深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在讨论中出现了许多不同意见,甚至截然对立的意见。本文拟对讨论中若干...  相似文献   

7.
再谈“审美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谈“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聂振斌(北京100732)什么是“审美文化”?它的涵义不是审美加文化之和。因为就广义而言,审美本身也是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审美加文化仍然是文化,那么审美一词便成了累赘。审美与文化二者不是并列...  相似文献   

8.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滕守尧(北京100732)在当今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提审美文化,就是要发展一种足以与“数字化生存方式”抗衡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在我国多数人心目中,所谓现代化,主要是以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进...  相似文献   

9.
从俗语“郎才女貌”看男性文化的实质谭学纯民间俗语“郎才女貌”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婚嫁观,作为集体无意识和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形式,“郎才女貌”折射出人们的择偶心理、价值观和审美理想。把“才”和“貌”视为男女结合的理想前提,在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中,具有极...  相似文献   

10.
审美观念变革是新时期以来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其主要特征有,审美价值的更新,由伦理本位到多元取向;审美意识的转换;由艺术独尊到多元渗透;审美趣味的革命;由精神观照到生存实践。审美观念的这种变化,有利于大众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文化的理解和反思一直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角度。从狭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实践及其所创造的一系列成果。很多学者将狭义的文化划分为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体现不同精神内涵的实践形式。那么,神秘的高级文化被“祛魅”并实现“审美普及”后,是否还具有引导人类活动的导向作用?而大众文化摆脱了“精英”束缚,是否意味着一种降格,从而丧失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一切意义?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黑龙江大学孙建茵副教授的专著《文化悖论与现代性批判--马尔库什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以下简称《文化》)。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之一,《文化》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为我们展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批判性解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化内涵的新思路,而且对于实现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殿元 《社科纵横》2009,24(5):138-14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确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并加速融人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中的广告文化开始蓬勃地发展起来,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难以回避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广告文化的认识也歧见丛生.这就使广告文化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与蓬勃发展的广告文化实践相比,我们的广告文化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并且已有的研究也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翻译有余,“翻译”不足;阐释欲强、阐释力弱。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8,(8):78-81
当今社会,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对于文化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众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作为文化消费产品,大众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本文通过对文化及大众文化的认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实践来分析大众文化对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从人与社会和人的价值实现两个方面来进行哲学反思。最后指出大众文化的指导方向必须是先进文化,只有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大众文化才能摆脱其过度追求娱乐消遣和利益至上的弊端,传播社会和大众真正所需求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4.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15.
充分开发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文化生产力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精神生产力。文化起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人化”。人把外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从而也使人自身对象化了。在这种物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人类文明,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即创造了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的文化境遇:理性的审视与回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文化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成为人们新的文化境遇.对它们进行理性的审视与回应,就是认识这两种文化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它们的负面效应,对大众文化应导入教化、价值、意义、审美等文化因素,对网络文化则应导入人文关怀以防止技术理性的片面统治.  相似文献   

17.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必须从大众文化赖以发展和繁荣的大众媒介入手.大众传媒作为人们的交往工具,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它丰富了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有以真假难辨的信息爆炸让人们在这个世界面前无所适从.切实地使大众传媒真正成为人们肢体的延伸,使大众文化为人们文化生活服务,其关键在于增强"亲身体验"文化的力量,使人们能够以"亲身体验"文化来中介大众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文化来化解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19.
姜华 《学术交流》2005,(11):119-123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主要是关于大众能动性抵制权力控制和文化集权的研究,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式,代表了新的研究取向。但他的大众文化理论由于具有明显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了激烈的批评。因此,通过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解读与分析,有助于为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影戏”传统及其文化嬗变张振华电影是艺术,是商品,又是审美文化形态。诞生于殖民主义与封建残余并存、中外文化剧烈碰撞特定时代的我国电影,既要模仿、借鉴舶来的艺术经验与手段,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又力图迎合本民族审美趣味,摆脱受人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