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轨迹的回顾和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先革 《学术论坛》2006,42(2):9-11
列宁晚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对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直接过渡思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它形成了列宁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其思想发展轨迹,不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是对培养青年一代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是产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观点以列宁 1921年秋的若干论断为依据。本文根据对列宁这些论断的研究和对列宁国内战争时期全部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提出,这一时期列宁无所谓“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列宁思想研究中的“左”的倾向,有利于理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思想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3年初 ,列宁宣布“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改变不是从理论而是从实践那一端开始的。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教训之后 ,列宁产生了“两次过渡”的构想 ,即经济落后的俄国应从战时共产主义→农民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粮食税是实现第一次过渡的形式。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正是从建设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向建设“农民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转变的。与此同时 ,列宁也从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转而肯定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即建成农民占人口多数的那种社会主义。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变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俄经济建设的短短几年实践中,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这两大历史阶段。这一实践过程深刻揭示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下,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18年春季的短短几个月内,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完成了对剥夺者的剥夺,将土地、银行、铁路等重要部门收归国有,建立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据马克思思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商品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剥夺了资本家与地主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受挫,使列宁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阶段不能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重大发展。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概而言之,即: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商品经济为中介,巩固工农联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中介,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改革国家机关,发展文教事业,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提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过渡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模式;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阶段作了创造性探索。列宁的上述思想,成为我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一个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但农业的小生产还占优势的俄国抓住历史的机遇亲自创立和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列宁深刻地认识到,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过渡阶段。探讨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各个时期的所有制观,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向完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各个过渡阶段的各种所有制的历史作用,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立足苏联国情,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初步探索了适合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鼓励共产党员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等。新经济政策不仅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思想渊源,同时对今天我们处理“三农问题”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及时果断地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苏联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有关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构成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中,列宁形成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在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深化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产生于1921年春。众所周知,在此以前的国内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环境和形势,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实际上封闭了市场。战争结束之初,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副作用,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江汉论坛》2001,42(5):68-71
通过对列宁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源于列宁"直接过渡"的思想的.这也使我们在研究列宁思想中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看待伟人的思想发展脉络,从而指导我们现在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宁将从战时共产主义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称为"战略退却",它包括两个内容:从1921年春从社会主义建设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同年秋冬再后退到国家调节商业。苏维埃政权实行这些"退却"是有条件保证的,同时也要注意潜在的危险和困难。当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实践尝试。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对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退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问题是列宁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而又贯穿于列宁从事革命和建设活动、进行大量理论探索的始终。列宁的市场理论,导源于对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经济理论的批判,到《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著作问世时,已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列宁通过对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转化过程的历史考察,实际上已经发现了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的真理。十九世纪末期,列宁及时地、敏锐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生产、交换、垄断、资本输出国际化的本质。十月革命胜利后,尤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试图不通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产品分配,结果遭到失败。列宁经过深刻反省与艰苦探索,终于确立了以新经济政策为基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理论,使列宁的市场理论得以成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及其内在机制的思想、关于计划与市场统一的思想、关于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而过渡到发达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划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相互关系的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迂回过渡的思想,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落后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运用,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界,分成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列宁早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重点是要建立起对全部社会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确立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组织体制。而在后期,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并最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扬弃”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列宁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这个认识转变是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当时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进程。其中所体现的求实精神、科学态度,很值得我们今天去认真总结和领会。本文想就这些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从来采取科学的态度,他曾明确指出:马克思既没有束缚自己的手脚,也没有束缚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活动家的手脚。当“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显露出来的时候,列宁便及时进行反思,果断地放弃了直接过渡的主张。他真正做到从苏俄这个落后农业国家的实际出发,既反对企图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左倾,又反对企图以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来否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右倾,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退却。1921年3月15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倡议,果断地以新经济政策取  相似文献   

17.
认真学习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袭的论述,对于贯彻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清除精神污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九二一年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伟大贡献。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以及军事斗争的需要,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试图实行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设想,基本上取消了商品关系,实行余粮征集制,实行城市的定额配给、无报酬劳动等。这些措施对支持国内革命战争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列宁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坚决纠正了这种错误,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被一些人誉之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伟大英雄时代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尽管它曾经激起过千百万人的革命热情,使人陷入一种高尚的理想主义境界,可是终因这些原则脱离俄国的国情和实际,以及原则本身内蕴的乌托邦性质,而使无产阶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陷于困境。如果说,1917年4月俄国革命曾经面临过出路在哪里这样一个历史抉择问题的话,那么,尽管到了1920年,无产阶级已经取得政权三年之久,情况和形势已不同于1917年,可是苏联的革命同样面临着一个出路在哪里的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显然不能再继续执行下去了,那么将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和一些怎样的原则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这就是1920年时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必需予以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同1917年4月时一样,又是列宁为俄国的革命寻找到了新的出路,这就是推行新经济政策,放弃战时共产主义原则。从理论上说,新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同时也不同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设计的社会主义模式。因此探讨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及其理论意义,不仅是全面学习和把握列宁的思想,加深对列宁主义的理解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系统地掌握自苏联十月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要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文盲充斥的国家建议社会主义,不是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苦于资本主义不足,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中找到现成的方案.在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和“直接过渡”的痛苦摸索之后,列宁毅然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俄国应该怎样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提出过"直接过渡"和"间接过渡"两种主张。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形成于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春之后列宁对其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指出"迂回过渡"是一种以商品和市场为基础的过渡形式。列宁提出"迂回过渡",主要是为了应对苏俄所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对于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直接过渡"的思维惯性使得列宁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与"迂回过渡"背道而驰的措施,表现在列宁急于消灭小农经济、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严加防范与限制两个方面。"迂回过渡"思想是对各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发展商品与市场思想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