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民意表达机制的缺乏和网民多元化的需要是网络意见领袖产生的重要条件。网络意见领袖既可以成为沟通的纽带,化解负面信息带来的危机,也可以成为沟通的障碍,制造新的危机。因此,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管理和监督,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用户并非多中心和多样化,而是存在着"同心圈层"的趋同结构。把用户的意见领袖程度作为自变量,意见领袖随着其影响力程度提升而表现出"一个趋同核心、三种趋同支撑、趋同圈层渐变"的"同心圈层"趋同结构。社交网络意见领袖存在着处于"趋同中心"位置的"社会样板";意见领袖用户的影响力程度正相关于它趋同于中心"社会样板"的程度;在此过程中形成围绕着中心而由近到远、由密到疏的同心圈层。以典型的社交网络之一新浪微博作为样本,相关的假设得到检验,表现出"同心圈层"的支撑向度:一是用户的意见领袖程度高低与该用户趋近于"中心"社会样板的内容距离成正相关,形成意见领袖趋近于网络中心的同化;二是用户在趋同于中心社会样板的过程中,表现出影响力程度与社会样板程度的正相关和同构性;三是用户作为社会样板的程度,正相关于他和中心社会样板的内容相似度,表现出"社会样板"的单中心化、同一化而非多样性;四是用户随着其意见领袖层级的提升而加强层级内的用户趋同性,增强用户影响力层级的内聚和收窄。意见领袖用户"同心圈层"趋同现象与结构呈现着"去中心"网络时代的"再中心化",也塑造着网络"巴尔干化"时代的"单向度"社会。  相似文献   

3.
网络意见领袖是在网络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和观点且对他人有一定影响力的"活跃分子",从本质上而言,网络意见领袖是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一个新话语阶层。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是社会变迁中公众话语权回归的表现,意见领袖通过积极的话语实践构建了一个公众表达的公共空间,这又反过来拓展了自身的行动空间;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亦是网络技术赋权下话语权重构的结果,其影响力形成于话语表达和身份认同之中,并在真实虚拟的社会网络中得到凸显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IP剧产业发展面临文化困境。网络技术逻辑下IP剧传播表现为圈子式扩散,并由此形成了网络圈子文化,IP剧成为圈子成员虚拟社会的交往中介,剧作文本成为圈子的讨论对象,圈子内部成员间表现为差序传播的秩序分化,圈子外部边界也相应有动态形变。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圈子内外部文化资本竞争相关。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IP剧产业形成了KOL(关键意见领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原有文化圈子的内外部关系被异化,导致IP剧传播生态的退化,生态退化不仅影响IP剧产业自身循环,也动摇了IP剧本身存在的正当性,造成IP剧产业发展上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也使得人际交往的核心--"意见领袖"产生了深刻变化.在大学生QQ群聊中"意见领袖"由QQ群主、管理员、写手构成,其特征表现为真实影响中的身份隐匿、群体认同中的信任缺乏、平等交往中的优势领导等五个方面.QQ群聊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非权利型的,在网络交往中既起到积极作用,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对此,高校管理者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以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革命的演化,催生了一个即时、互动的全球性社会化网络,随着其网络应用的流行,用户成倍增长,虚拟社区创造合作经济的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本文多方位引用了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辅之以近年来最新的案例,分别从消费者与消费者、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意见领袖三个合作维度阐释了社会化网络虚拟社区中最具生命力的三种合作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随着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一批民间网络名人不断涌现,成为传统意义上的Opinion Leader,即“意见 领袖”。但由于互联网环境下某些网络传播代表人物的不正当示范,考虑到汉语的表达习惯,“意见领袖”作为“Opinion Leader”一词的中文翻译,容易使公众产生错误联想,造成误解,甚至对我国网络舆论安全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传播学理论中"两级传播"、"多级传播"概念里的"意见领袖"观点,对国有企业新闻和宣传工作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传播中也客观存在着"意见领袖"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运用"重视、沟通、化解、引导"的宣传策略,将符合各方利益的"影响流"作用放大,对员工群众形成积极引导,在企业中形成广泛共识,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预期工作,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舆情热点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对舆情烈度、指向、效果都产生了强烈影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网络力量。若要对意见领袖形成正确认知,则必须聚焦于其群体及个体,看他们如何进行身份想象及公共表达。通过借助有关“身份”与“社会认同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网络上一些意见领袖的言语和行为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身份想象的一般路径进行探讨,认识到这些意见领袖是通过个性化叙事与连贯性的表达、与粉丝或相近群体之间的驳斥竞争来获得普通网民的认同,从而塑造其领袖身份并形成影响力。作为舆论领袖本身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利用自己的舆论力量,而作为后台监管平台以及普通粉丝又该如何科学地对这些舆论领袖进行管理监督的方法,为营造出一个真正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帆 《国际公关》2012,(3):82-82
在品牌的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为公关从业人员所重视。经常听到公关从业人员谈及KOL,全称为Key opinion leader,即网络意见领袖,是公关传播中经常涉及的工作。从实践层次上给网络意见领袖下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11.
文献中可见的对中国社会“圈子”现象的学理考察,肇始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该理论将圈子描述为区隔社会成员的边界或范围,圈子也由此具备了一种信息传播的范畴与途径特性。互联网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社会中的圈子有了更为多元的内涵与功能,并且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中一种富有内聚力的群体聚集与传播模式。基于这种现状,有必要通过对此前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概念、形态、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解析。研究表明,建构在当下现实人际关系与互联网交叉平台上的圈子,在实际上促使碎片化的传播受众群体出现有限聚集的同时,对传统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也形成了直接影响。在此形态下,多元生产与定向扩散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信息流通特征,社会信息的圈层解读与自我审查将对既有社会主流价值的构建机制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互联网圈子传播的发展,强化了线上网络的连结紧密程度及信息流通规模,使其呈现出实体化的趋势。相反,传统大众媒介在动态博弈中将重新界定竞争优势,转向更为多元的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2.
“圈子”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传播能力存在局限密切相关.“圈子”和传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特征,各个圈层之间的交往法则、信息流量和传播准则互不相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圈子”的勃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众多“小众化”、个性化的“圈子长尾”.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口碑传播在虚拟社区中的作用也随之突显,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提升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口碑传播问题吸引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诸多关注。聚焦于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机理,以虚拟社区中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涉入度与口碑传播意愿的内在作用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动机取向这一变量,构建了新的口碑传播意愿作用模型,对涉入度与口碑传播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析,既为补充和完善网络口碑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互联网企业实施有效的用户口碑营销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区的网络舆情现象对各类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应用虚拟社区网络传播机制的模型,利用社会网络研究理论中的嵌入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以及认知嵌入与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解释虚拟社区中网络舆情现象迅速蔓延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网络的关系强度、同嗜性、参与者的共同愿景及网络的传染性对虚拟社区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是由终端网络、用户网络(人的关系网络)、内容网络、服务网络四个层面交织构成的,移动互联网对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主要是基于这四个网络上发生的变革。从终端网络的发展趋向来看,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未来将形成"人—物"合一的新时空。从用户网络层面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行为将呈现碎片化、并发性和再虚拟化等新特征。而在新的人与人的聚合模式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将成为更重要的"生产力",移动互联网也会将更多的线下"社会圈子"扩张为线上"圈子"。从内容网络层面看,公共传播模式和公共话语空间将发生进一步变革。从服务网络层面看,场景经济、数据经济和共享经济等,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的新思维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生态中开展设置议题与传递信息、参与议题与表达意见、倡议行动与实际参与等活动,对于缓和信息供求矛盾,实现有效信息治理、推动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各种事务、凸显民权的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存在非理性、行为缺乏全局性和组织性考量、行动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需要从明确自身在网络生态社会参与中的定位、理性参与网络生态中社会事务、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升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两级传播理论支点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级传播"理论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从其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考察:它研究的重点不是以媒介为中心的信息传播,而是以受众群为主体的个人影响,媒介对受众一般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区分"信息流"和"影响流"是准确理解该理论的第一步。从构成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上考察:个人影响是两级传播的核心,它渗透于"初级群体""意见领袖"和"人际传播"这三个重要理论支点中,而这三个理论支点又在传播的环境、传播的动因和传播的路径层面上建构起两级传播的整个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两级传播是关于影响和观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犀利哥事件中,一些"名ID"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犀利哥事件的第一阶段中,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论关注犀利哥的"帅"与"身世;"在第二阶段中,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转向帮助犀利哥;在第三阶段中,意见领袖再次引导舆论转向,要求政府对犀利哥实施救助,并最终促成了犀利哥事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网络慈善是网络化条件下兴起的新慈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公益慈善项目,在筹款效果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轻松筹"平台三个众筹案例的分析发现,微信圈子来源于现实社会圈子,个体现实社会圈子的规模、资源禀赋和构成方式作用于微信圈子,进而导致基于微信圈子的众筹在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网络众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还有一些社会资源薄弱的群体接触不到互联网或无法使用互联网,他们的生存处境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如今的各种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上,也活跃着一批意见领袖,他们的观点能获得众多网民的响应,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意见领袖形成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对成就意见领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以网络论坛为研究背景开展了定量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如果一个人希望成为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那么他应该积极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并积极回复他人,这会使他得到来自他人的响应.建立这种关系是成为意见领袖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