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飞 《伴侣(A版)》2008,(10):47-47
正在很多人看来,法国人生活悠闲。在法国,绝大部分商家周日不营业,很多小店的营业时间是早上10点到下午5点,中午还午休两个小时。不是法国人懒得工作,而是就算每天多工作好几个小时,也没什么顾客上门。大概只有在一年两度打折的日子里,商店里才会热闹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我和丈夫一直在深圳工作、生活,孩子和我的父母生活在大连。现在孩子8岁了,之前一直和我们生活在深圳,他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把他送到我的父母身边监护。可是前一段时间我回大连看他,发现他作业拖拉,半个小时的题目要用2个小时才能完成.爱上网.成绩也下降了很多。没有礼貌。不服从外公外婆的管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知道玩,我不得已辞去了深圳的工作,专门回来教育他。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14-17
德国《明镜周刊》为欧洲最勤勉的德国人的生活画出一幅素描。普通德国人的典型生活是每天早上要花将近半小时时间泡澡或淋浴;然后67%的德国人开私家车去上班,只有13%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开的车很多是豪华型的奥迪A4、宝马X5R32等。每周在公司上班4—5天,每天工作8小时,有2小时午休.两个各半小时的咖啡时间。  相似文献   

4.
段灵 《现代交际》2006,(1):50-51
毛京波——罗德公共关系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一位半路出家却在35岁时"意外地"做到了国际公关公司中国女性最高的职位:VP(副总裁);一位与客户谈话每小时要收220美金,一谈工作就两眼放光的"国际化本地人才"。毛京波——个随身带着一个精巧的笔记本电脑的职业女人,一个几乎随时准备投入工作的女人。工作是她至高无上的追求,是她迄今为止36年多彩人生的主线。但对于毛京波来说,工作和生活却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工作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热爱所以投入”,是她实现快乐的N中方式。当我们为了工作丧失了生活乐趣,或为了生活又想弃事业不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也做这样一个贪心的女人:工作和生活两样我都要!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进入福利院工作后,我带着一腔热情从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记得第一次独自拿着老年人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敲响老人的房门时,我既激动又不安,敲门前猜测了种种可能。但问卷调查开始后,也许是问答过程中老人的笑容鼓励了我,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调查问卷,还和老人熟络了起来,聊起了她们的生活现状。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此次问卷调查成了我与老人沟通的桥梁,使我跨出了真正成为一名社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安子 《女性天地》2014,(2):39-39
找个适合的人一起生活,才能拥有幸福人生。那么,谁会是你的爱情拍档呢?不妨做做下面的情感测试,看看到底谁才是你的爱情拍挡。  相似文献   

7.
兼职     
《职业》2008,(12):48-48
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许多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也开始在8小时之外兼职赚钱,补贴生活。据天津市的一项调查,有73%的白领正在或打算从事兼职工作,其中,34.3%的人认为当小时工的最大目标是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2,(10)
平常人眼中的老板形象,无非是在训斥员工之余,开开会听听报告,似乎生活非常惬意。然而,伦敦经济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500多名CEO在一周55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大约有18小时用于开会,3个多小时用于通电话,5小时用于商务餐会,其余时间则花在了旅行、锻炼身体及与配偶共进午餐等个人活动上。而独自工作的时间平均每周只有6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金建明 《老人世界》2014,(11):19-19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的,有父亲的生活是温馨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但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得小时感冒发烧,就想吃苹果,很想很想,那个年代,水果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很难买到的,父亲就到村里挨家挨户去寻,最终在一户院里种有苹果树的人家给我买了几个苹果,用小布兜装回来。我就吃了一个,睡了一觉,醒来就不烧了。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渴望     
朋友芸在省城的一家大公司工作,多年来芸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母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芸是家里的小女儿,芸觉得母亲在她身上倾注了比其他两个姐妹更多的心血,而多报答一下母亲芸也觉得是应该的。芸的母亲还是和她两个姐妹呆在那个小山村。在三姐妹中,芸的生活条件是最好的,芸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母亲。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6年10月的调查,北京市15岁以上的居民周平均每日工作或学习时间为6小时30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36分,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1分,自由支配时间为5小时03分。近年来,北京市居民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时间分配的格局也随之改变。1996年与1986年相比,  相似文献   

12.
阮次山的独特已经成为了凤凰卫视的亮点之一,对时政问题的准确把握以及他的生活阅历都是他成功地担当凤凰卫视资讯台首席时政评论员这个角色的基础。凤凰老板刘长乐说:“阮次山小时迁居台湾后来在美国生活20多年,念硕士,从事新闻工作乃至参政,他的国际视野,洞察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问题专家的阅历与经历,都是我们选择他的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谈蓍 《现代交际》2002,(1):52-52
H是那种爱美的女人,美得精致、美得高雅、美得恰到好处。她为了美,可以比常人早起床三个小时,用来打扮,这还不算昨晚为了今早的打扮而精挑细选合适衣装佩饰的四小时。每天累计七小时,恰好等于我一天的标准工作时间。而她那个七小时,我一般在睡觉或写作。因此我在她容光焕发的面容前,一般都显碍比较邋遢和憔悴。  相似文献   

14.
都市网事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互联网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工作、生活甚至到情感,网络正日益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还得看它的眼色行事。那么,网络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 我的生活与网有关   26岁的杨烈是一家报社的文体部编辑,每天晚上 9点以后,他都要在网上搜寻起码两个小时,来自大洋彼岸的最新娱乐动态、视角独特的精彩球评,只要轻轻一点,便尽收眼底。前一阵第 73届奥斯卡颁奖晚会,杨烈便从头跟到尾,那边奥斯卡小金人刚刚名花有主,这里杨烈已将下载的精美图片用在了明天一大早与读者见…  相似文献   

15.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具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作家,《木木》是其中的一部。当前,文坛对屠格涅夫作品的研究,给予其短篇小说的关注较少。文中从屠格涅夫少年家庭生活与短篇小说《木木》的关系出发,选取环境、人物形象两个度,对屠格涅夫少年家庭生活与小说《木木》的相似因素进行比较。探究前者在情感基调和创作主旨等方面对后者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静是个温柔善良、漂亮娴淑的姑娘,却嫁了个风流成性、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因为无法忍受情感备受折磨的苦难生活,一年后,静选择了离婚。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4,(3):15-15
编辑同志:我现在年事已高,有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家。大儿子有时还给我寄点钱,另外两个儿子一点也不管我的生活。现在我的生活很困难,想委托律师起诉两个儿子,要求他们给付赡养费,但不知向何地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8.
俞丽华 《职业》2012,(27):121
《英语基础模块》是江苏省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编写,由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一套英语教材。该教材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分别设置导入、听说、读写、语言综合应用、生活技能、拓展阅读等板块。而与其配套的同步训练也同样围绕这几个板块来进行课后的巩固。在以上的几个板块中,读写、语言综合应用是为了英语课堂知  相似文献   

19.
给爱减压     
有这样一对用心良苦的夫妇,他们为了让18岁的儿子拥有一个大好的前程,不惜放弃国内稳定工作和优越生活,举家移民到了美国。孩子的学业虽然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夫妇两个就不得不做比别人多两倍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供得起整个家庭的开销。开始,他们遇到上司的挑剔和工作的重负,还能够吃得消,后来,  相似文献   

20.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生活即教育,当孩子把天空和大地当做家了,家在孩子的心中就不是一座房子,而是整个宇宙。”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育的起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教育的背景,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堂,更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事例,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引导其对生活、人生和社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