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云高 《职业》2016,(14):98-99
将中国画中的线条与木根雕作品中线条相比较,不难看出这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木根雕作品上出现的线亦是木根雕艺人表现自己感情的重要媒介。木根雕艺人们结合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绘画技巧,运将“骨法用笔”“勾勒皴擦”“造境写境”“知白守黑”等中国画的精髓手法运用于雕刻艺术中。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美术课堂上的线描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木根雕艺术品中的线条。  相似文献   

2.
满满的一面墙上全是博古架。架上陈列着造型别致、形状各异的根雕。博古架旁,“根艺之宝,宝在天然”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当年中国根雕协会会长、中国根雕开宗立派第一人屠一道赠送给老人的墨宝。  相似文献   

3.
<正>“植根丹崖中,峭壁错盘深。风骨绝处生,千年始得成。”太行崖柏因陈化年份的艰辛漫长,生长环境的艰险恶劣而弥足珍贵,用崖柏创作的根雕艺术品,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构思巧妙、立意深远,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带给崖柏以新的升华。在山西阳泉,就有这样一位痴迷崖柏根雕的达人杨喜林,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一块块盘根错节的树根、一截截斑驳畸形的枯木,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张慧敏是浙江省安吉县的一位农村女孩,由于家境骤然贫困,已读了一年浙江美术学院的她,无可奈何地退学回家。最终她凭着不懈的努力与艺术天赋,终于创业成功,成了一名根雕艺术家,并办起了一家根雕加工厂。  相似文献   

5.
赵云高 《职业》2017,(21):59-60
嵊州市技工学校的木根雕专业在2008年11月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为嵊州雕刻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给嵊州雕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但在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本文就技工学校木根雕专业美术基础素养的培养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山清水秀的保靖县清水坪镇,有个叫余昶和的80岁老人,他在镇上建了家“酉水奇石根雕馆”。因为酷爱石头,一生搜集了上千块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石头,他被乡邻亲切地称为“奇石老人”。  相似文献   

7.
邱孝威 《当代老年》2008,(7):F0003-F0003
为庆祝奥运会在北京胜利举办,奥运火炬在全球顺利传递,湖北省黄石市68岁的陈明精心创作了一尊奥运火炬根雕。根雕根据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造型制作,高1.4米,火炬的火焰部分,像一条翻腾的龙,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8.
张艳云 《职业》2014,(33):164-166
《永远的蝴蝶》这篇经典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富有一种东方审美情致——“诗化”的艺术。它与一般的微型小说不同,呈现出“诗”的审美艺术特征:凝练、抒情和富有意境。笔者以此篇文章为例,总结了微型小说“诗化”艺术解读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来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绞尽脑汁也猜不出,父亲哈哈大笑:“答案就是‘人’。出生时用四肢爬行,长大后用两条腿走路,老了则需拄拐杖,这不是人是什么?”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父亲却已经拄上了拐杖。我给远在外地的几个兄弟姐妹写信时,提起了年迈的父亲如今走路需要拄拐杖了。不知是我没有写清楚,还是他们领会错了,兄弟姐妹几个都买了拐杖邮寄回来,有根雕的、湘妃竹的、檀香木的、不锈钢的,还有带电灯可报警的。在深圳打工的小妹更是寄回一件尖端产品,不仅能放音乐,而且…  相似文献   

10.
两人的美学思想有同有异。他们都反对艺术再现现实,主张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其本质是生命幻象。在如何表现情感上,一个提出形式,另一个提出符号。对于艺术与艺术本质,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对克莱夫·贝尔提出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强化,并纳入到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学体系,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杨牧青介绍     
《公关世界》2009,(3):66-67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七十年代生于黄土陇原。研究员、书法教授、一级美术师、资深易学策划人,著名书画理论家,书法评论家,“新诗词”倡导与实践者,“金城六友”之一,“敦煌风艺术沙龙”发起人之一,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曾担任多家社团、艺术机构、文化公司职务等。  相似文献   

12.
小宝  Aki 《女性大世界》2006,(1):58-59
2006的“中意文化年”从年初会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特展,紧接着庞贝古城中国展览也是“中意文化年”的重头戏。另外,意大利现代艺术综合展,将展示最近15年来意大利艺术的代表作,并对罗马上三届“四年艺术展”进行回顾,新现实主义,费里尼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似乎要比美术宽泛得多。中国古代几乎没有“美术”与“艺术”这些词汇,艺术在某些层面上是相通的,对各个独立的艺术样式来说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4.
抽褶的宗旨是与“理”相对立的,是对冷淡、生硬艺术的反驳。其主要特征在于注重结构的主体和谐.在设计中通过平面或立体等手段来面料塑造。指出抽褶应用的设计原则是在美化人体与视觉的错位感”,希望透过艺术将“实用性”、“自然性、“理想关”的特质在服装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我的人生由三条主线交织而成——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和艺术教学。”茱莉生于摩洛哥,在法国求学时钟爱纺织艺术。如今,茱莉在北京已生活了四年,从事着一项有趣而意义深远的工作——以一位“洋老师”的独特视角教她的学生们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6.
9月,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共艺术的大型年鉴《2015中国公共艺术年鉴》发布。10月,“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随后,(中国·宁波)首届杭州湾新区国际雕塑大赛艺术展和邀请展开幕,从展览中遴选的作品将在半年内落地杭州湾,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同期举办的《公共艺术介入》论坛对“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生态”这一命题展开探讨。“公共艺术”从概念到热词的经历,也反映了当前城市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些许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浪漫主义运动”的艺术品质开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首先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浪漫主义思潮,一般都是指欧洲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流派”。在音乐、绘画、小说、戏剧、诗歌等各个领域都曾出现过浪漫主义思潮,它们在内在的精神特质上分享着同样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8.
小璇  蓝风 《女性大世界》2004,(11):64-65
历经数年,行程数万公里,仅凭两只脚深入到西藏腹地,和藏民吃住在一起。经历过几次生死险遇,用整个的身心去体会西藏的一切;22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走进西藏陈亚莲艺术作品展”,轰动一时,被誉为“中国新兴朴素主义画风的代表”;独自创立“北京达尔吉民族风情艺术公司”.提出文化脱贫、使民族艺术走向市场的个性主张……这个如水蜜桃一样芬芳甜美的年轻姑娘,以其特有的坚韧和灵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传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根雕、竹雕、砖雕、雕塑等)创作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在复制阶段都异常复杂,需要完全照原样雕刻或者借助翻模技术,经过数道工序,最后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复制品,主要的劳动都是非创造性劳动。在复制过程中,尺寸太小、细节复杂都会给复制带来很大的难度并且耗费大量的时间。由于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明,大大拓展了立体雕刻艺术的可能性。反映在民间雕刻艺术上,即大大节省了民间雕刻艺术的复制时间和劳动力。本文把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从而解决民间雕刻艺术品复制难的问题。并对民间雕刻艺术品的创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牛年出生的潘鹤天生一股“牛脾气”,从不畏权势。他身上不仅有“牛劲”,更有“牛智”和“牛情”。他是一头艺术“老黄牛”,永远青春不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