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同义词的性质和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判定原则,我们认为:同义词是在某个义位上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判定古汉语专书中的同义词应依据的原则有:存在于汉语的同一个共时平面,词汇系统中稳定的同义关系,一个义位上理性意义至少大部分重合,词性或句法功能一致。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固然需要在文本文献中确定词义并找出共同义位的词,但是训诂材料的利用,尤其是互训对于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起到很大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同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现在“同义词”的丰富上。解释词义的方法,也常常以这种丰富的同义词做基础,在训诂学上形成“同义为训”的体例,即以同义词来做训释词,指明被训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是同义关系。古代训诂学的专书,如《尔雅》等,首先是把同义词类集起来分列成各条,再从各条中分别采取比较普通常用的词(一般称为“基本词”)来做训释,这就是“同义为训”。郭璞《尔雅序》里所谓“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就是关于同义词的类集、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对同义关系的研究往往只限于“同义词”的研究,但是随着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越来越发现单纯研究词与词的同义关系,根本无法充分说明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丰富多采的语义现象。只有在对同义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句子与句子的同义关系,才能揭示在语言交际中产生的错综复杂的语义关系。谈到句子间的同义关系,读者不免要问,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构成同义关系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从客观真值谈起。所谓客观真值,是指一个语句(或语段)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同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用描写的方法,对魏晋天师道文献中的同义词作了考查。在共时层面上,发现了包含3451个词项的861组同义词,其中最少的为两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最大的为52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同义组的数量,随各组成员的增加而递减。而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现象中旧质与新质的比例大致为3:1,反映了词汇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金贵先生的《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2年 8月版 )是目前第一部关于古汉语同义词辨释的理论著作。此书是浙江省社科“九五”重点课题 ,后又被列为教育部“十五”课题。作者针对古汉语同义词辨释的严重缺陷 ,以实践为基础 ,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 ,建构了一套古汉语同义词辨释的理论体系与操作规范。这部书不仅对古汉语同义词辨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且以其深度与广度涉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同义词研究本身。现在一般古汉语词汇专书的同义词专章 ,都是同义词的一般知识介绍 ,言及辨析方法已是强…  相似文献   

7.
从同义词所具有的共同义位的数量、共同义位的类型、一组同义词中的方言词情况这三个角度对<荀子>单音节同义形容词进行分类,可知大多数同义词都是在各自的引申义列上有"点"的重合关系,单音节词的词义相同,最主要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从对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的探讨,我们看到,两组同义词的意义之间如果有相反关系、推演关系,这样的两组词的成员也比较容易构成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即已注意到了同义词问题.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学者们对同义词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直到20世纪上半叶,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始终没有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仍属语文学范畴.近50年来,学者们注意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古汉语同义词,使研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力度仍然不够,未来的研究应在理论建设与专书研究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言中,某些词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相似性,我们通常把这些词称为同义词。同义词间虽然在语义上具有同义性,但其同义程度有所差别。本文将根据同义词间同义程度的不同对其绝对性、认知性、重合性加以详述。绝对性绝对性同义词,是指在任何语言环境中语义全部相同的那些词。当然,用这一定义去衡量某些同义词是否具有绝对性是不行的,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要看这些词在所有语境中的意义,而从语言角度讲,这种语境很可能是无限的。然而,要想证明某些同义词不具绝对性则较容易,即反证法,我们只要找到它们意义有差别的语境就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许多同义词 ,但这些同义词又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而同义词语的选择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所以在英汉互译时就面临着同义词语选择的问题。译者需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注意从词的语体色彩、词的感情色彩、用词的轻与重、词的广义与狭义、词的政治含义、词的搭配、音韵问题及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推敲 ,尽可能选择相对恰当的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