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高消费现象探析叶松庆当人们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地争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谁是谁非时,高消费的风暴已横扫了大学校园,使愈来愈多的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们,热衷于扮演“贵族学子”的角色。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吃、喝、穿、戴、用等可谓上了档次,他们已把高消...  相似文献   

2.
什么地方的人最能吃?答曰:上海人。飞鸽走兔.上海人说吃;淡羹稀粥,上海人说吃;琼浆玉液,上海人还说吃;就连吞云吐雾,上海人也说是吃。对水里、陆上、空中之物,上海人皆能“遍吃”之,上海人J瓦纳百川的灶神,由此也见一班。北方人眼里,吃、喝、吸绝对没渭分明,什么该“吃”,何时说“喝”,哪儿用“吸”,绝不允“吃”一统天下。上海人不管那么多,凡通过嘴进去都是“吃”。至于上海话的“吃批评”、“吃红灯”,足以令北方人瞠目结舌,有回莫群。上海话的“吃”神通广大,其实是对古人“吃”的保留。古汉语里,“吃”确能身兼…  相似文献   

3.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其产生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无论是罪犯在生理上的特殊性,还是在心理上的缺陷,都必须通过其周围现实的社会环境才能转变为生理和心理上的致罪因素,因此社会因素不仅成为联系犯罪人生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纽带,而且也成为探求犯罪原因的渊源以及制定刑罚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情况,在犯罪学视野中刑罚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犯罪,刑罚的预防目的始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从宏观来看,刑罚还应借助与其威慑性功能,把遏制犯罪作为刑罚的预防犯罪目的的补充与延续,将犯罪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但是,毕竟社会是刑罚的本位所在,所以刑罚的终极目的应是通过实然地控制犯罪追求应然的社会防卫,而不应仅限于预防与遏制犯罪.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105-108
自首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和法律化,是刑罚人性化适用的充分体现,对于预防和惩治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刑法》确立了以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为主要内容的自首制度。但目前学界和司法部门对同罪余罪是否应当成立自首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两高"相关司法解释则间接否定同罪余罪成立自首。以罪刑法定原则为根本标准,现行司法解释曲解了《刑法》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同罪余罪的自首属于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的范畴,同样应当适用《刑法》关于自首的立法规范而成立自首。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刑法》的自首制度也应当做出应有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论非监禁刑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监禁刑是指在监狱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即不对犯罪人监禁、不剥夺其自由的刑罚。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非监禁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和管制。刑罚适用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正义与秩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长期以来刑罚以剥夺人身自由的监禁刑为主,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犯罪也随之增多,特别是累犯和惯犯的增多,使人们看到监禁刑并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而非监禁刑因为其符合人性的要求,在当今社会被广泛应用,成为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犯罪和刑罚初学刑法的人,首先面临的问题必定是通过论点弄清楚刑法学派的对立,特别是旧派和新派的对立、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以确定对犯罪和刑罚基本观念的态度.与犯罪作斗争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早就存在的问题,镇压犯罪、抑制犯罪最有效的手段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刑罚制度.刑罚可以剥夺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或者剥夺作为社会成员的荣誉,使受耻辱,对受刑者来说,它是一种夺去最宝贵的东西带来极大痛苦的严厉制裁.从经验上讲,刑罚,由于它的可怕,使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套堪称小资圣经的《生活与艺术》丛书.书名分别为《与毕加索喝咖啡》、《与莫奈赏花》、《与凡高共品葡萄酒》、《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颇为畅销很遗憾,它没有中国版。其实.以中华文化之渊源流长,我们也有许多天成地就的搭配.为日常的饮食注入丰厚的文化底蕴,譬如说,与苏东坡吃五花肉、与李太白饮二锅头,还有,与郑板桥吃朝天锅,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5):99-103
刑法383条的主要以概括性数额加情节量刑标准设置刑罚、罚金与没收财产并存的附加刑、对严重的贪污犯罪分子配置终身监禁。但概括性的贪污数额、情节定罪量刑标准,导致适用法律过于灵活;对被判处死缓依法减为无期的严重贪污分子终身监禁,不得适用减刑、假释的规定,违背司法人道精神,以不利于贪污犯罪分子改造。现行刑法第383条的刑罚配置有待完善和修正的空间,但需考虑到刑法规范的安定性,当下可以司法解释对刑法第383条贪污罪刑罚规定予以明确、细化,限制不得减刑、假释的规定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半岛新生活》2004,(10):52
人生快事,“吃“之大也。纵观一生中所吃过的八方美味,最该吃的、最难忘的、吃过还想再吃的,当数河豚。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计松林 《生存》2020,(13):0106-010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翁”。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些可以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的教学方案。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无聊乏味的数学课上,如 何将这此古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就显得比较重要。形象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到课堂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人课堂,从 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以概率教学为例,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只在书中看到妖怪千方百计地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可最终在现、大圣的保护下没有得逞,“唐僧肉”究竟是何种滋味,不得而知!可如今,股市中也有“唐僧肉”可吃,且吃者有滋有味,可是谁是股市中的刘、大圣呢?股民亟待保护者?!近年来,中国股市发展之快,举世罕见。1994年,入市股民不过155万户,到1997年底,即达3300万之众,3年间增长2.2倍。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散户。他们入市,一个个都如上西天取经的“唐僧’”,谁都想取到真经(金),修成正果。只是,万万没想到.这取经(金)路上,要吃“唐僧肉”的“鬼怪妖魔”比比…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下岗的几点思考○袁有赋王乐声当前,下岗成了国有企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岗的浪潮来势之迅猛大大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面对如此迅猛的下岗大潮,有人困惑,有人理解,还有人反对。由于下岗涉及面广,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千百万下岗职工和他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论犯罪问题的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犯罪问题,是应用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问题中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与社会价值和生存条件发生偏离,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就成为社会问题。犯罪侵犯了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是唯一需要动用刑罚手段参与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种手段,虽能达到罪后特殊预防的目的,一般预防的效果却不显著。仅仅是表现了对犯罪的社会评价的刑事强制性,使犯罪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有所区别。犯罪问题是一个涉及生活领域、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的症候群,所以它的研究与治理,单纯地或合并地运用犯罪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或者行为科学,以及手段选择上的刑事独裁、保外帮教等等,固然可以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上发挥功效,但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理论出发,还必须有一种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单位的学科,有一套社会整体预防计划为指导,才能避免研究与治理过程中的板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社会学这一群科学,辅之以其他学科,从整体上揭示犯罪原因、指导社会预防,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一切社会控制的方式治理犯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午,为十二地支之一。端午又称端五、重五。后因避唐玄宗八月五日生辰之讳,端五才改作端午。据载,古代过端午节,民间便有划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挂香袋、门上悬挂艾和菖蒲等习俗,并  相似文献   

16.
陈业新 《浙江学刊》2000,(2):146-148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类似项羽这样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如此之深、产生的影响如此之巨的失败英雄,可谓寥若晨星。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士对这位“千古一霸”的悲剧性英雄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究,众说纷纭而褒贬不一。但是,对这位能征善战、纵横驰骋、“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却又失去天下的军事人物,很少有人对其兵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行军作战的角度,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兵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童云峰 《学术交流》2023,(10):73-87
死刑废除论提倡生命高于一切、反对同态复仇和践行保障人权的法治观;死刑保留论以经济效率性、死刑预防性和刑罚道德诉求为基本论据。死刑存废之争对司法上合理锚定我国死刑适用范围和划定适用标准并无助益,死刑仍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刑罚方式,我国应当跳出死刑存废之争的泥潭,坚守死刑限制适用的司法立场,明确死刑具体适用标准才是当前我国刑法学者的使命和担当。应当以“生命权平等性”原则作为死刑适用的基本标准,只有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人,才有可能被适用死刑。如此既符合刑罚报应主义、预防主义、罪刑均衡原则,也契合我国刑事立法的发展趋势。精准贯彻“生命权平等性”标准,有助于协调死刑缓期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司法者提供明确的死刑适用标准,最终塑造尊重生命权的法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亲戚从台湾来,说那里甲鱼多而便宜,但人们不敢吃,原因是甲鱼全激素化学品喂养:回眸瞧内地,入冬以来,草责上市了,个儿大、“三胞胎”多;黄瓜一年四季有,不时见到“将军肚”的,何以如此?培植中使用激素类动长剂也!上述这些既食之有害无益,那么算啦,不吃它也无关大旨,还可吃其他食品呀!且慢,就拿常吃的猪牛肉来说,未必会令人放心。君不见经常有人上门或设抓收购各种药品,有人用于家志生产,猪一吃镇静剂呼呼大睡,长得又快又肥,就是肉不香;牛饲料里掺尿素,长腰特快,就是这种牛肉煮不烂、蒸不熟、嚼不碎。近闻香港严禁销…  相似文献   

19.
正当某人出现两次以上负面言行时,要由党组织的书记或班子成员对其进行谈话提醒、责令改正,此外还会进行量化考评,把负面言行记录与党员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提高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和警示度。"规矩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这碗饭真是越来越难吃了。"2016年7月以来,一本印有这句"禁忌"提醒的小册子,被下发到浙江宁波市党员干部手中。这本《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重量、尺寸和苹果手机相仿,可以轻松地装进口袋随身携带。其中收录了党员干部平时可能出现的68条"负  相似文献   

20.
杨明 《学术交流》2023,(2):23-36
国家将罪犯在犯罪前的突出表现融入特赦事由,产生消灭剩余刑罚的效果,明确了事前功绩与刑罚之间的内在联系。立功制度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且不以行为人认罪为前提条件。现行法律允许战时立功与重大立功抵销犯罪,一般立功只能导致刑罚的减免。战争时期立功的特殊处理方式,可拓展适用于各种特殊时期和紧急状态。法律应当克服现行立功样态的混乱,以列举加兜底条款的方式统一规定,体现立功的本质特征。事前功绩应当作为从宽的法定情节,并允许刑罚执行完毕的人以功绩换取前罪消灭,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同时,法律还要赋予法院不追究重大立功者刑事责任之权限,并加以必要的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