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象哈代这样以深刻的悲剧意识透视那一时代的历史生活,并凝聚为创作灵魂的。的确,有不少有识之士从哈代的创作中,特别是从他的小说创作中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崇高的悲剧意蕴。他的创作以其独到的悲剧意识,深沉浓重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人生、自然、文明、性爱、婚姻……,视野开阔,情感凝重,发人深思,悲剧感强。探论哈代的悲剧意识,一是要看他的创作表现,二是要看作者本人有关悲剧的见解。这里所论及的“悲剧意识”并不局限于美学范畴,它还包括作者对社会、人生诸问题的悲剧透视和哲理思索。据此考察,哈代的悲剧意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2.
李贺是一个悲剧诗人,他的诗歌意象的创造、题材的选择,都是以抒写悲慨、苦闷为主。对鬼域和仙界的描写,也是为了抒发自己在现实人生中内心的悲痛和愁苦。本文从意象和题材两个方面来阐释其诗歌所蕴含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3.
巴金:凡人悲剧三重奏吕汉东具有强烈现代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巴金,把他从黑暗社会和痛苦人生中所感受到的忧郁性情感对象化,为我们贡献了一系列悲剧作品。在他的凡人悲剧系列作品中,从反封建的总主题出发,塑造了周如水、高觉新、汪文宣等好到无用者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4.
田汉喜欢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题材进行创作,这使他1920年代的剧作表现出很强的直喻性,从他的处女作《梵蛾磷与蔷薇》到后来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南归》等剧作中,我们能看出田汉和他的苦难的主人公之间的密切贴合。田汉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艺术和爱情进行了自喻化的书写,传达出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普遍具有的孤独和苦闷情绪。  相似文献   

5.
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本着“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在他的小说中始终演绎着普通人的人生,实践着他的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的愿望,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了这些普通人的人生悲剧,对整个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予以无情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 饱受离家出走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创作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 性的人生感受和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 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特别是女性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 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的潮流中,王国维是一个非常独特却又异常重要的存在,他异于时人的社会改造,却由个体生命体验走向纯粹学术、纯粹哲学,远离时代硝烟而自成博大精深。王国维独特的学术成就与他的悲剧人生及他对悲剧人生的异常敏感的体验分不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是后者的延伸:纯粹学术的追求是王国维企图解脱悲剧人生的结果。叔本华和老庄等人的哲学成为观照其悲剧人生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8.
从端木蕻良创作的奇谲题材中传奇人物的塑造、浓墨重彩的艺术氛围渲染,以及为体现作品深度象征手法运用的三个角度,分析端木蕻良在耐人寻味的文字背后对悲剧命运、悲剧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民族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一生致力于用悲剧探索人生的基本问题,对他来说,"戏剧是生活——生活的实质和对生活的解释"。他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当作他的灵魂悲剧的主体,刻画悲剧人物矛盾、复杂的人性,通过对人的潜意识的揭示来展现现代人内在的精神冲突,反映物质文明社会中人的精神困境,为一个主要关心娱乐的商业化时代重新召回了悲剧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推销员威利·娄曼的一生是悲剧性的,然而,与其说他的人生悲剧与社会政治相关联,不如说是他本人固守的社会表演意识才使他走上了一条人生的不归之路。从他懂得人生目标与社会表演存在内在关系时开始,他在社会表演形象的维持,表演分裂之防止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始终坚持他的社会表演观,自始至终都拒绝从社会表演世界中走出来。父子关系因此而恶化,父子之间由此而冲突不断,威利·娄曼的悲剧不单是一曲社会政治悲剧,更是一场社会表演悲剧。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生命历程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整体轨迹,富含着复杂的心灵密码.舍弃中小城镇而选择大城市,摒弃传统城镇而选择现代都市,可谓鲁迅城市之行中的内在逻辑,其心态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鲁迅的城乡之途实质上是一条生命跋涉和文化选择之路.鲁迅恰以走向城市为契机,以“新颢气”的现代文化精神为指针,永恒不懈地选择、探索,从而克服“脑力顿锢”的委顿心态,摒弃“村人”、“木偶人”、“人如机器”的角色,寻求“活”的生命状态,蜕变为现代社会充满“活”力的“捣乱”者,实现思想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端木蕻良是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科尔沁旗草原》这部史诗性的长篇巨著中,而且也体现在他流亡关内时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在短篇小说中,他对民族斗争进行了热烈的歌颂,对都市小资产阶级知识者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对自我身份的复杂性进行了真切的剖析,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融入创作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3.
"戏剧最崇高和惟一有意义的功能便是对生活作诗的解释和富有象征的赞美,并把这种宗教传给人们。"在奥尼尔看来,戏剧不仅要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还应赋有诗意的美学价值。象征意象,是奥尼尔悲剧美学的载体,它对生活所作的诗的解释和富有象征的赞美使其悲剧洋溢着诗意的美感;分裂与对立,是构筑奥尼尔戏剧美学思想的内核与基因;奥尼尔对希腊英雄悲剧传统的继承,使悲剧回响着崇高美学的激越之音;而对处于现代荒原上的人类困境的绝望探索,使这位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不可避免地遁入虚无的幻美之境。而奥尼尔的悲剧传达出的深邃的美学意蕴则是建立在其悲剧真实性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卞之琳较早开始阅读莎士比亚悲剧,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的新评论虽有一些新发现,其意义主要却是对30多年曲折的时代潮流的反思。《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是白话诗译戏剧的成功尝试,他的译诗较严谨追求英诗规则的移植,亦步亦趋,刻意求似,是独特的"卞之琳式"翻译,对白话新诗的建设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第一位把戏剧看作是一种严肃文学的剧作家。他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金钱所异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视。奥尼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琐碎、杂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新的题材,使美国现代戏剧散发出古希腊悲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追溯古希腊悲剧的起源,根本目的在于对西方现代性问题进行诊治.西方现代性问题主要是现代启蒙理性所导致的生命的衰弱与文化的分裂.尼采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分析、理解,呼吁悲剧精神在现代的再生,以救治欧洲现代文化中的精神赢弱,并由此提出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构想来寻找文化的整合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
布扎蒂是意大利著名荒诞派小说家,素有“意大利的卡夫卡”之称,而其短篇小说的成就和影响更大。布扎蒂短篇小说直接暴露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揭示了隐藏在现实现象背后的人性及生活本质,体现了荒诞境遇中的人性法则、社会法则和人的异化,以超现实的形式表现了超越普通生活常态的具有神话虚构特征的社会潜性规则,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思想史角度,对茅盾小说中两大形象系列——知识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茅盾对大革命前后知识女性人生悲剧的描写,意在反思和批判“五四”启蒙的思想与历史局限,同时也流露出对“五四”启蒙的眷恋。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国悲剧的叙述,在政治意识层面力图对他们进行现代性否定,但在思想史层面实际上描述和表现了他们在追求现代性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作为实际承续和完成着单纯的思想启蒙所不能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构成着对思想启蒙的互补与完善,而且这种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层面,对人与精神的现代性改造和再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性和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奥尼尔的剧作在对悲剧根源的探索、审美效果的追求及悲剧人物观诸方面与传统悲剧相比已有了质的飞跃,是一种现代悲剧意识。奥尼尔写出了现代人在一个“上帝已死”的世界里无所适从的状况以及企图重新找回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以自己的实践为现代悲剧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云南乡土作家夏天敏对乡村伦理有细致深切的关注。他的乡土小说中展现了当前乡村社会的复杂伦理状况,如正义观、贞节观、生存观等乡村伦理的变化,也表达了自己对乡村伦理状况的忧虑和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