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凌  陈玲 《小康生活》1997,(7):24-25
近年来,各地发展养鳖的势头十分迅猛,但采用常规方法养鳖,一般需3年左右才能养成商品鳖。如何快速高效养鳖,我们借鉴他人经验,摸索出两头控温养鳖新法,结果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商品鳖体重达350—400克,可获纯利70—80元。现将两头控温快速高效养鳖新法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2.
据《上海科技报》9月27日刊载张汉样文章,呼吁养鳖热应该降温。文章说,据笔者调查,今年各地稚幼鳖产量大于需求量,商品鳖也压塘待销。著名养鳖老区福建省的水产厅和南平地区办的二家上规模的养鳖单位,今年稚鳖产量达30万只以上,商品鳖5万余公斤,截至9月中旬,都压在塘里。湖南汉寿县是上规模的新区,今年也压塘几十万只稚鳖和几万公斤商品鳖。无锡市和宝应县及武汉市同样有大批稚鳖和商品  相似文献   

3.
袁昌兵 《小康生活》1999,(12):26-26
目前,农村养鳖户逐渐增多,一些养鳖户形成了由种鳖、鳖蛋、稚鳖、幼鳖再到成鳖的养殖生产线,优良的鳖蛋是提高稚鳖孵化率、成活率和质量的先决  相似文献   

4.
鳖池的建造。(1)稚鳖池 刚出生至10克以下者称稚鳖。池面积为2-8平方米,长方形,深0.3-0.4米。水深保持在0.1-0.15米,池底铺细沙,池上搭盖高出池顶1-1.5米的遮荫棚。两端建宽约20厘米的休息台。休息台与水面相交处建一个30度的斜坡,便其上下。(2)幼鳖池体重10-100克左右的称幼  相似文献   

5.
张瑛 《小康生活》1997,(8):29-29
普通稚鳖在7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壳,10月中旬水温降至15℃以下时,进入冬眠期到第二年4—5月份停止生长。如果利用温室加温饲养、改变了当年稚鳖冬眠不长的状况,使鳖整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一般经过一个冬眠的加温饲饲养,一只鳖可长到200克左右,如外界气候适宜时再转至室外饲养,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鳖。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鳖是一项高效益的养殖项目,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是:在14个月内能将刚孵化的稚鳖育成400克左右的商品鳖,666平方米产鳖1吨,投入产出比1:2以上。纯利10多万元。但多数养鳖场的效益离这个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螺旋藻添加剂对稚鳖在控温条件下(30-32℃)进行饲养生长对比研究,结果经统计表明:增重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改善,各组之间稚鳖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成活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人工养鳖发展迅速。但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值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日本的人工养鳖业曾因腮腺炎病的流行蒙受巨大损失,致使鳖养殖业一度衰落。湖南省水产所采用温棚养殖试验,每平方米放养稚鳖6只,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养殖一年,鳖死亡率高达28%。许多事实证明,鳖病预防的好坏成为人工养鳖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态温室池中亲鳖越冬后期的部分水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r初步分析。讨论了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亲鳖越冬期适宜的换水周期应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0.
夏民安 《小康生活》1997,(10):32-34
甲鱼养殖不神秘。近年笔者根据对汉川县几十户高产养殖甲鱼的调查将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一,甲鱼池要建好。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因此,应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按高标准建设养鳖场。如是自繁、自育、自养场,要考虑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三龄鳖池、成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鳖冬眠死亡症,发生在冬眠苏醒后的一段时间内,亲鳖死亡率较大,为存塘亲鳖的10%左右,最高达30%以上。一、早春亲鳖死因:1、体质虚弱引起死亡。鳖的死亡与越冬前饲料摄入不足有关。尤其是雌亲鳖,经过几个月  相似文献   

12.
张德珠 《小康生活》1995,(12):30-30
全国闻名“养鳖致富”的潢川,已有2万个养鳖户,年产量75万公斤,产值2亿元。其主要经验是“加强鳖的越冬保护与加温促鳖生长”,使养500克商品鳖周期为16个月,缩短44个月,速见效益。其具体作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优良种蛋入孵。孵化率高的稚鳖较易培育,生长发育也快。要提高孵化率一方面要选择好优质种鳖,另一方面要掌握好孵化温度、湿度和蛋的埋藏深度。孵化温度30℃为宜,砂子(沙子)湿度5—25%,蛋埋在沙中深度10厘米左右。另外,种鳖在产蛋季节要投喂蛋白质饲料,以提高种蛋质量,提高孵化率,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4.
武清爽 《小康生活》2005,(11):26-26
一、外购野生亲鳖内伤过重 大部分亲鳖是外购野生鳖,由于捕鳖方法不当,有些野生亲鳖当时看似健壮,实际上有很重的内伤:还有的是运输时群堆集装,互相挤压咬伤,这些带伤成熟亲鳖开始虽也产卵,但食欲和抵抗力都明显下降,达不到越冬所需的肥满度,入冬后就会因难耐基础代谢能量的消耗和疾病的侵袭逐渐上游水面。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逐步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甲鱼快速养殖技术是目前采用全人工成套综合养殖方法,将稚鳖至成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4—16个月,是自然生长状态周期的1/4,而且产量可达亩产1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6.
鳖的生长很慢,通常体重半公斤的鳖.要4-5年的饲养。只有加快鳖的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下面介绍小鳖一年内长到半公斤的饲养技术。(一)、提高放养密度。鳖可在水、陆生活.水中溶氧量在每升1.05毫克以下,也未发现鳖生长不适。  相似文献   

17.
甲鱼又称团鱼、鳖,是一种名贵水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很高,但在自然环境下养殖,从稚甲鱼出壳饲养到500克左右的商品甲鱼需3—4年的时间,养殖周期长,获利慢,近年有关单位研究出一套实用性强的甲鱼快速育肥新技术,商品甲鱼养殖周期缩短到一年,15克的稚甲鱼经12个月饲养,可增重至500克左右,每10平方米养殖池投入综合成本1200元(设备600元,饲料600元),一年内可产甲鱼50公斤,产值近万元,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鳖的红脖子病又称俄托克病、阿多福病。是由细菌、霉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在70-85%),对鳖的饲养形成威胁,发病季节多在鳖的生长摄食期,3-6月份为高峰期,发病率为15-20%。  相似文献   

19.
冯春贤 《小康生活》2002,(10):40-41
越冬甘兰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科协(www.mdjq.com)1998年开始推广的高效、耐寒蔬菜品种。该品种在正常降温情况下,零下10-12℃不加任何保护,能露地安全越冬。不需打药、无虫害、无公害、省工省时,管理简便,只需改变种植方式,能在12月-下年3月收获,比大棚甘兰提前1-2个月上市。亩效益可达  相似文献   

20.
鳖价现已涨到700元1公斤、有不少人在购鳖养殖时,不会识别“优劣”而受骗上当。潢川3万养鳖户选购优鳖之经验是:(一)雌雄识别,雌鳖比雄鳖价高30%以上。识别方法: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雄鳖则相反。雌鳖背甲为椭圆形,中部平。雄鳖背甲为长椭圆形,中部隆起。雌鳖体厚,腹为十字形,后肢间距宽;雄鳖体薄,腹为曲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