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师范人格”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素质高度统一的整体性人格;艺术教育在实现人性的理性与非理性这两极的沟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这种整体性“师范人格”,现代师范教育应是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高度融合的整体性教育。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一、问题提出自1  相似文献   

2.
高家方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I0001-I0004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和谐社会与人性和谐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和谐社会要求人性和谐,人性和谐要求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统一。然而,当前,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方面,都存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失衡的现象。对此,应增强人的自我意识,以理性为主导,强化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弱化其消极作用,既要消除理性极端化的"理性人"现象,又要消除走向非人的极端非理性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性和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理性人生活在互动的社会交往之中。依据"理想类型"的方法论原则构建一个人性分析的理论模型有助于分析人性的可能偏好。规则和信息构成了理性人交往情境的两个基本的分析维度。规则可以分为健全和不健全两种情况,信息可以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理性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四种基本交往情境。对每一种交往情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可以较为清晰地预测理性人在社会互动网络中的善恶偏好。  相似文献   

4.
一、从以理节欲到以理杀人人是理性非理性的统一。尽管理性非理性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但从伦理道德意义上讲,人对理性非理性概念又有着共同认识,人们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就是理性的象征,而人的情感、本能和欲望等则属于人的非理性因素。没有理性,人就会倒退为动物;没有非理性,人的感性生活世界便会陷入严重危机。任何时代的人都要面临如何处理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问题。中国历来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作为社会文化主流的儒家伦理道德则反映出一种特殊的理性精神,为中国国民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性“焦虑”与后现代性“肉欲”双重压力下,如何讨论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有限性视域构成性,即具体而实在的生成性,人文精神的理性与非理性,如何在精神的活动中通过理性而阐明而理解,而理性之工具理性与批判理性的运动则揭示了自身的可理解性。在人性、认识能力和生命等主题中,有限性的人文精神在西方近现代化中具有构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性和非理性的角度对《呼啸山庄》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发现男女主人公恰是理性和非理性的代表以及矛盾的综合体 ,而通过对背景的分析 ,亦得出了作者旨在揭示人性中非理性一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异化与教育的美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是个体人性生成的途径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的替代;劳动的人性意义在人类个体身上直接表现为教育对人性的意义。所谓教育的异化,就是指教育走向对人性的反动;教育在完成人性构成的同时也使人性走向片面性。所谓教育的美化,就是指教育对人性的全面复归;人性全面、自由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最高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致丞 《理论界》2012,(4):95-97
道德是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如果说规范侧重外在规则、秩序、制度,德性则直指人内心。西方诸多伦理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麦金泰尔等,通过德性与人性、德性与共同体关系的论证,把德性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本文以非理性因素作为分析对象,论证其作为德性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有三:其一,在人类早期共同体生活中,其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事出自然。其二,人类德性中诸如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理性的直觉,使向善、理性成为可能。其三,德性倘若没有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便不再完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因此归结为理性主义;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因此而归结为非理性主义。事实上,在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是既有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人的认识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调地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背景和语言自身两个平面探讨了词的非理性意义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非理性色彩的存在是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以及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复杂感受在语言中的投影。它的存在,填补了词的理性意义的表义空缺,大大增强了词义的表现力。这些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非理性色彩是词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寻求走出词义表达困境的可能途径。术语解释: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内容;非理性色彩──理性意义的携带信息。  相似文献   

11.
技术活动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但也不能完全摆脱非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理性因素对技术发展起类似催化剂的作用。技术的合理性不仅仅是指技术合乎理性,同时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技术的理性和非理性是技术现实生存的两个维度,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效应贯穿于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只有在历史的视野中把握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才能正确理解技术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便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重心,而当今学术界关于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的争论,乃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笛卡儿到黑格尔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人性得以觉醒的狂飚突进时代,然而,理性主义者对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由于走向极端而变得狭隘和专断,从而使理性在取代上帝之后成为新的万能独裁者,它用“专制”的力量高悬于现实存在之上,并把人排除在了最高或最终的存在之外。非理性主义者深刻地认识到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倾向,从根本华开始直至后来的基尔凯郭尔和尼采,…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休谟问题的现代性伦理有两个基本面相或思路,第一是理性的规则主义(或分析主义),第二是非理性的情感主义(或唯意志主义)。第一种思路是工具理性的伦理学形式,而第二种思路则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最终表达。  相似文献   

14.
李飞 《理论界》2010,(10):93-95
人和历史构成了哲学史的重要视域。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构成历史,而且也在不断生成和延展历史。通过对西方历史观念四个阶段,即历史的意识的萌芽时期、理性的发展时期、非理性崛起时期和语言、符号转向时期历史观念的考察,揭示出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和意义,从而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凸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韩伟 《江淮论坛》2023,(1):164-170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理性时代的开端,其重要肌质是礼和乐,基本发展动力是礼与乐的张力互动。周民族的祖先信仰以及由之形成的人鬼崇拜和农耕情结,构成了基本族性,它为礼、乐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周礼“损益”殷礼而来,其实质不在于礼仪、礼器、礼制、礼义的革新,而在于理性精神对商代的非理性传统的改良。周乐德性内涵的确立动摇了长久的巫性传统,以乐器、乐官、乐舞为内容的雅乐制度构成了理性精神的现实保障。周代理性精神至少表现为以祖先崇拜为标志的人鬼信仰、以秩序性为征象的社会管理、以德性和谐为目标的人性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中的非权力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有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在心理方面又可分认知心理和非认知心理;在认知方面又可分为感性的和理性的;在理性方面还可分为以逻辑为基础的和以实证为基础的。与人类似,一所学校,有硬条件和软条件两个方面;在软条件方面,有硬环境(如管理)和软环境(如校风、人际关系等);在管理方面又可分权力性的和非权力性的;对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结构分析。本文仅对非权力性影响进行一些讨论。一、学校管理中,非权力影响的意义学校管理中,不可能没有权力,不可能不运用权力。颁布条例、制定法规、聘任人员、作出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探讨休谟哲学的真实意义及其与现代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的逻辑思想联系。一般常认为休谟哲学的主题是认识论,本文则主张是人,是关于人性科学的哲学,使哲学从认识论转向了人学,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休谟人性科学的根本原则———观念联想及其他原则所体现的人性思想,具有情感主义、自然主义、心理主义的特征,破除了传统的宗教人性论、理性人性论,为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其人性哲学的经验基础和知性方法,最终堵塞了研究人性的通道。  相似文献   

18.
张学本 《理论界》2007,(5):199-200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不是基于简单的人性善恶,而是基于人性假设更高的概括——道德人,剖析传统道德人假设的现代内涵:人是有限理性,但具有无限理性(德性)的潜质;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道德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核心,倡导“柔性”激励,这对于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正确贯彻“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对于非理性的研究并不多,而当代社会的很多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对非理性问题的研究兴趣。为此,上海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大哲学系等单位,于1996年5月在复旦大学联合发起召开“现代社会与非理性”学术研讨会。 学者们首先对非理性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人们往往把非理性理解为不要理性、否定理性、丧失理性,甚至把非理性与低贱、野蛮、疯狂等同起来。这是对非理性的误解。非理性之所以成为贬损的断语,一个原因是由于一开始它就被放在与理性对立的位置上,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混淆了非理性与非理  相似文献   

20.
刘同舫 《社会科学》2007,1(7):54-60
理性和非理性是科学技术活动现实生存的两个维度,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效应贯穿于科学技术活动的全过程。科学技术活动在本质上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科技活动是合乎理性的,理性是科技活动的逻辑法则与生成论前提;科技活动也不能完全摆脱非理性,非理性是对科技理性的逻辑超越。因此,应在历史的视野中辩证地把握理性与非理性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