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伊朗伊斯兰化和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化是国际性与民族性、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的理论,分析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化的过程,指出伊斯兰化的本质在于运用符合国情民意的民族化做法来纠正巴列维王朝现代化建设中的失误,解决伊朗现代化中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界定了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以及国际性城市等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分析了国际性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其规律,并明确了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及国际性城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着重评价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国际性城市的研究成果,为建立正确评价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寻求科学的评价方法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国际化是政治、经济、人文精神甚至大学自身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更是与国际接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然而,国际化不等于趋同,国际化并不能否定自身民族特征,国际性与民族性只能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文艺民族化问题又引起了文坛上的争论,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到文艺民族化的概念与实质,民族性与开放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要探讨文艺民族化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民族化的概念与实质。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本文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文章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角度界定了现代性、全球性的含义,以马克思论述为依据说明了先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全球化,论述了后发国家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实现现代化的新特点,认为现代性与传统性矛盾的历史纵向坐标和民族性与全球性矛盾的历史横向坐标共同制约着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对这一特点的认识与处理决定着民族国家的历史走向与命运。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活动受国家的改革开放理念和财政投入的影响较大,但更依赖于高等学校自身的观念更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因校制宜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对"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的理解和坚持、科研经费使用的道德底线、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质量保障、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等,是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与民族自身的独特性是文艺民族化的客观基础。在民族的差别还未消失的历史阶段上,文艺民族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文艺民族化是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性而言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文艺的民族性,是民族的个性、特征的反映。别林斯基说过:“文学中的民族性是什么?那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①文艺民族化是文艺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角度探讨时尚外来词进入汉语的途径,论述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特点(形象化的表义,抽象化的内涵;国际性的词语,民族化的色彩;调侃的情调,词性泛化的运用),从而得出现代汉语系统日益开放、宽容、国际化,日益富有表现力和张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复兴现象 ,也是一场以穆斯林大众为主体的社会运动。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角度来观照这场持续不断的运动 ,可以看出 ,它既对中东现代化进程产生某种排拒作用 ,也与其现代化进程具有某些相容性特征。实际上 ,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反对全盘西化的现代化模式 ,探索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怒族是云南特有的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人口较少的民族。怒族社会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文化共生特征,其中既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使然,也有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怒族社会在交流与碰撞、融合与排斥、重构与再生的多元嬗变过程中,呈现族群性别的平等与尊重、圆融与发展,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文明接轨的独特因素。多元文化中的怒族性别承载主要体现在怒族服饰、日常用品、居住、节庆、饮食等方面,分别其性别配置理念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形式、途径、手段和机制,探索怒族女性在民族文化传承、男性参与保护怒族传统森林文化,复兴本民族生态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发展怒族社会区域经济,建构怒族两性合力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怒族人民才能在认识自然、继承祖先生态生存经验的总结中获得发展的良性启迪,并在不断了解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他民族文化占有、甄别、挑选、为我所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族群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与民族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我国面临着国外发达高等教育的强烈冲击之时,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平衡发展,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文学的建构与演化,与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紧密相联.以文学民族性为基石、以民族化为动态规律和以文学世界性为前提、以世界化为运作机制,民族化与世界化相互变奏,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制导性传统.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论是教学论的一种崭新形态,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现代教学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新的学科群正在形成;理论基础不断扩展,众多学科积极参与和方法论大量引入;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体系构建从单纯的移植走向借鉴和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证紧密结合,研究方法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它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中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通过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化、学习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矛盾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有 :一、技术性与社会性 ;二、国际经济的发展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在 2 1世纪要完成现代化建设、祖国和平统一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三大任务 ,面临着知识经济、文明冲突和政治对抗三大挑战。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对挑战的回应 ,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维度是知识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文化发展维度是民族化、科学化和大众化 ,政治发展维度是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因此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向全世界的郑重宣言。  相似文献   

20.
“把握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化趋势,把握农村的社会属性和现代化进程;把握农民的主体属性和国民化要求;把握‘三农’的基础属性和国际化走向”即“三农”问题研究中的“四性与四化”的理论模式,这是在实际调查和对历史与现实情况的社会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认识框架,它推进了“三农”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