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和顺 《百姓生活》2011,(10):55-55
1911年,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三二九”起义失败,有一位同盟会会员冒着生命危险,将72位烈士的遗体收殓后葬于黄花岗。他就是潘达微。  相似文献   

2.
张秋人(1898—1927),浙江诸暨人。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杰出的宣传鼓动家,先后在上海、衡阳、宁波、绍兴、芜湖、广州、武汉、杭州等地从事广泛的革命活动。一九二七年九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不幸被捕,翌年二月壮烈牺牲于浙江陆军监狱。  相似文献   

3.
喻培伦字云纪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在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的起义中英勇献身,时年二十六岁,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追赠喻培伦烈士为大将军。喻培伦于公元一八八六年(清光绪十二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文英街,祖籍江西人,明时有宦入川,后来世居内江,父亲喻熙明人颇开明,且顺潮流,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曾为官宜昌,督办盐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愤然弃官归里,继承父业,经营糖业(开设加工白糖的漏棚作坊)并兼营盐肆。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逐步融合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主张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家。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通就是其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值得研究总结。 王通字仲淹,隋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人,生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一说生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卒于  相似文献   

5.
李鸣珂烈士,四川南部县人,一九○○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一九二五年鸣珂同志到黄埔军校学习,结业后被分到叶挺同志领导的北伐军二十四师工作,担任过中队长的职务,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鸣珂同志任南昌起义部队总指挥部警卫营营长,随同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到广东重建命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秋,李鸣珂同志回到上海,在中央特务委员会(即中央特科)工作.一九二八年夏,中央委派鸣珂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兼省军委书记.一九三○年四月,在敌人的刑场上英勇就义.终年三十岁.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董毓华烈士     
一·二九运动前后,董疏华(王仲华)在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战斗。图为该校大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国民党反劝军警包围北京中国大学时,董 颠华翻墙脱险处。董颠华脱险后在北京劈柴胡同养伤。图为北京劈柒胡同。图为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烈士陵园里的董颠华烈士墓。董毓华烈士  相似文献   

7.
正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曹渊是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领导下,曹渊在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战功突出,受到周恩来的特别赏识,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九团一营营长。1926年5月,国民政府在广州酝酿北伐,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2100余名官兵随师北伐。时在汕头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周恩来带着曹渊赶回广州,在广州司  相似文献   

8.
赵承信(1907~1959),广东省新会县人。1953年至1959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教授、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负责人之一。 他自幼聪颖好学,193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系,获学士学位。随即自费赴  相似文献   

9.
1959年7月4日,毛泽东在庐山住处同王任重、刘建勋、梅白三人谈话时,念起明代杨继盛(号椒山)两句诗: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相似文献   

10.
1947年4月,中共香港分局决定成立翁江地区党的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翁江地区党组织和武装斗争,接着成立粤赣先遣支队。那时翁江地区没有电台,对全国形势难以了解,与上级的联系也十分困难,要向香港分局请示汇报,只能派人通过敌人重重封锁,花上半个月或一个月才能联系一次。于是,分局派李文、杨志明、罗醒中三位同志到支队,准备建立电台。李文等同志到达后,支队领导十分关心,立即派人找来一部破旧收音机,再买些必需的零件,由李文、罗醒中两同志用土办法装成了一部简单的调频再生式高放30真空管收讯机。当第一次在大山沟里抄收到新华社的电讯时,部队的领导、干部和战士都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1.
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座落于辽宁省锦州市铁道北的一块高地上,在锦州烈士陵园北院,是陵园的主体建筑。远远望去,一尊庄严、威武的解放军战士的全身铜像挺立于绿丛种之中,那横扫千钧、势不可挡,誓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这座纪念塔的鲜明主题。纪念塔于一九五六年一月奠基,一九五七年十月落成。塔  相似文献   

12.
故友蒲菁,字仲山,成都人。是近代蜀中诗人之佼佼者。他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国学专科学校肄业。曾在进士田明德(澄伯)家课其子二人。后任教于资阳、永川中学,又赴康定任国立西康师范专科学校教授。解放后回成都,任成都市25中国文教员,至1959年因病自请退职,1962年逝世。蒲菁能诗,早为著名诗人新繁吴虞所赏识,曾到吴宅拜访,吴氏命开中门迎接,以示礼遇,颇有蔡邕倒屣迎王粲之遗风。在康定又与陶世杰(亮生)相唱和。蒲君又  相似文献   

13.
<正> 南宋张孝祥的词,向来受人重视.但直至建国前尚无人为治年谱.宛敏灏先生的《张孝祥年谱》五十年代发表(《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后,于近年定稿问世(《词学》第二、三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10月、1985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宛谱》).经过订正的《宛谱》对谱主的生平、行迹、著作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马桥遗址孢粉组合及先人活动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前言马桥遗址为上海地区有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位于上海市东南方向,距上海县马桥镇东1公里处,南面紧邻俞塘,以东近100米处有一竹港流过(图1),这里地势平坦,海拔4.46—6.29米。该遗址于1959年发现后,先后在1960年和1977年进行两次挖掘,出土大量考古文物及动物骨骼。遗址可分为三个文化层(图2)。  相似文献   

15.
从宋代李昂英的咏穗词三首问世以来,历代咏穗诗词不绝于世。新中国成立后,咏穗诗词更如雨后春笋,绚丽多姿。结集于1959年末的朱光《望江南·广州好》五十首,由广州市美术家插图,在《羊城晚报》连载后,读者争相传诵,称誉作者这位原广州市委书记兼市长、广西梧州人的朱光为“梧州才子”。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朱光早已作古,但他的词作,仍有它巨大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繁洲教授     
<正> 孔繁洲,男,1940年生,山西运城人。1959年考入山西艺术学院(1962年该院并入山西大学),主修作曲理论与声乐,196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后担任艺术系副主任。1988年调入山西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1993年晋升为教授。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八年,蒋军嫡系罗广文部一一一军在山东被我第三野战军歼灭,仅存一个番号。罗广文奉命回川重新组建。川西党组织派遣张学云、韩秉炀、周一生等同志打入该军一一一师三三二团三营七连,掌握连队,准备策反。党内职务,韩秉炀任支部书记,周一生任组织委员,张学云任宣传委员;军事职务,张学云是连长,韩、周二人不谙军事,任副班长。 张学云率领这个连队的骨干于六月开到重庆后,奉命去川南接收新兵。九月,他们经过永川时,韩秉炀回成都汇报工作,川西党组织留下了他,要原是川东地下党成员的周一生与川东党取得联系,策反工作转由川东党领导。十月初,川东临委指派我和龚安国、张斌两同志到学云连队。我当了班长,龚是卫生兵,张是列兵。党内职务,我接替韩秉炀任支部书记,张学云、周一生原来的职务不变。当  相似文献   

18.
江涛烈士传     
在山西敌后抗战史上,有一位杰出的青年女战士,她就是我党的优秀党员,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坚强干部——江涛同志。四十二年前,江涛同志在国民党蒋介石、阎锡山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发愤读书江涛同志原名姜淑贞,参加革命后改名江涛,意思是自己要象汹涌的大江怒涛,洗涤人世间一切污泥浊水,换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新世界。她于一九一五年农历二月初四生于吉林省长白山麓延吉县朝阳川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祖籍山东济南府。清末民初年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化工大学工会成立于1959年,现有工会会员1968人(含外来务工会员184人),专职工会干部6名,建有13个基层分工会。  相似文献   

20.
百科瞭望     
据考证,“楷模”一词出自清朝编写的《广群芳谱·木谱》,楷、模皆是树名。楷树即黄连树,传说生于孔子坟上。相传孔子死后,三千弟子云集墓旁为其守灵3年,唯独子贡祭守了6年。据说孔子生病之时,子贡恰在外经商未能探视,孔子死后,子贡以楷树枝为哭丧棒前往奔丧,并将其插在墓旁。后此“哭丧棒”萌发而长成参天大树,此树周正挺拔,枝疏叶繁,绝无旁斜之枝。模树据传生于礼贤下士而“一沐三握发”,“吐哺不及餐”的周公坟上。此树之叶春青、夏红、秋白、冬黑,枝繁叶茂,颜色纯正。因这两种树都长在圣贤坟上,故后人便以此比喻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可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