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丹 《统计与决策》2006,(23):119-121
证券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证券市场的出现,对于繁荣市场经济、促进资金流通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证券市场也存在着一些诸如欺诈、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不正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论证券市场结构的合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规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密不可分的.它不仅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任务还相当艰巨.本文主要从证券市场的层次性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涨.流八我国证券市场的境外资金不断扩大.其在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各种金融风险和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文章从分析境外资金流入的现状入手,通过模型检验证实了境外异常资金流入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性.重点研究了境外异常资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香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的香港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了崭新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并且正在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证券市场.香港市场就其交易品种来说,包括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香港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股票市场,并有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分.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有效性概念本身的意义在于:接近规范的证券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可以把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市场的有效性程度等同起来.任何市场决策首先要与该市场的有效程度对应起来.为了详细的论述这一观点,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状况.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新兴的、不成熟的证券市场.相应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风险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成熟证券市场的特点.因此,对我国股市的风险、收益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十分必要.施东晖(1996),郭存芝(2001)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别以1993-1996年、1997-1999年为分析期,实证研究了上海股市的风险、收益关系和风险构成情况.但由于我国股市的发展时间不长,上述研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样本数据相对有限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货币市场正面临逐步开放,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资本市场同样面临着对外开放,增加金融产品的发展问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开放,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挑战.近年来,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干预证券市场的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研究分析银行利率、货币供给量以及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对证券市场报酬率的预测能力以及探讨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报酬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判断货币政策是否可以解释证券市场的波动以及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于中央银行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科学监管,防止证券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根据国家货币政策发展准确把握股票市场变动的脉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和股票是居民财富的主要保有形式,文章基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住房销售价格指数和沪深两市证券综合指数月度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证券市场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沪市证券市场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与深市证券市场协整关系不显著;从短期来看,证券市场是引致房地产市场的格兰杰原因,但房地产市场不是证券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加入WTO.对中国改革开放和证券市场的影响 加入WTO后,外资的进入,短期可能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从长远看,则有补充资金,促进规范以及扩充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范围等利好作用.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价值效应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沪深证券市场的并购事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证券市场并购事件的短期价值效应进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并购事件具有短期投机价值.但监管的加强、投资者的成熟、证券市场的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着并购事件投机价值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机构投资者与资本项目不开放条件下推出的OFII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呈现的"羊群效应",凸显出卖空机制缺乏的弊端;同时,完善的制度与日益强化的监管又使卖空机制构建具备了可能性.文章提出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与标的股票进行筛选后的有选择的准入制度为核心的卖空机制,作为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发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步作用的构想,这一机制的构建不仅能够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能够规避目前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证券市场日渐成熟,但是随着新一轮熊市的到来,人们也都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证券市场进行反思,寻求科学的运作方法,期望能趁股市低靡之际对其进行改革,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健康成长起来.本文中,作者主要对公司及行业的特质风险进行研究,最终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足,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股市协整检验及周期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进江 《统计与决策》2005,(22):102-104
传统的统计方法表明沪深两市股价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83,似乎表明两个市场的内部运行规律是完全一样.然而通过对两个市场进行协整分析,发现两个市场并不是协整的.利用谱分析方法对我国的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进行周期波动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市场都存在一个周期大约10个月的周期波动,不同的是深圳证券市场还存在一个周期大约为60个月的周期波动,并且两个市场存在一定的领先和滞后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初始证券市场制度安排时,留有大比例的国有股,以保证在证券市场上国有产权的统治地位,以此控制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约占总股本的2/3左右,国有股约占总股本的1/2左右.这些非流通股在证券市场发展中,不无积极作用,但非流通股在安排之初,就存在潜在的制度风险:1.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不能直接流通,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相比,两者同股同权,但由于两者流动性不一样,因而非流通股价值低于流通股价值.这也正是非流通股不能按流通股价格流通的内在原因.2.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安排,决定其持有股东的行为.多年的实践证明,一股独大损害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助长的是"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的"圈钱"行为.3.公司间重组并购复杂,难以遵循市场化原则.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流动性低,再加上流通股比例较低,并购方难以在流通股市场上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份.从大量国内兼并重组案例来看,对非流通股的协议收购并未遵循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风险的多重分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证券投资历来存在风险,尤其中国的证券市场,运行时间短,指数、股价起伏跌宕,令人有"高处不胜寒"感觉.通常人们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国外一些证券市场相比,风险较大,并把此归因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成熟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张家泉 《中国统计》2001,(10):25-27
关于健全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政策体系的若干思考1.弥补政府风险防范的制度性缺陷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已初具规模,然而由于市场发育和政府行为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政府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市场避险机制的建立市场避险机制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风险防范体系中的较为突出的制度性缺陷之一。中国证券市场矛盾众多,但实事求是地讲,主要矛盾是投资者的避险需求与避险机制之间的矛盾。一个缺乏有效的市场自我规避风险机制的证券市场,对于首先看重收益稳健性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如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市场IPO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券市场IPO折价率明显高于多数国家,缺乏科学的定价模型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IPO定价理论并不能在中国证券市场简单地应用.在回顾以往定价理论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对影响IPO定价的诸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建立一个IPO定价模型,并对之进行检验.各项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效果较好,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股市IPO折价率.  相似文献   

18.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有效率的证券市场,通过信息及时不断地发布和快速准确地吸收,必然会使得市场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价格竞争会促成社会资金向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形成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本文作者选择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这个热点问题,利用Dickey-Fuller检验及扩展的Dickey-Fuller检验方法,采集中国证券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论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状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银广夏、郑百文、大庆联谊、中天勤、立华等证券市场造假案的查处,我国引发了一场深刻的会计诚信危机.诚信危机的发生,带来了证券市场的低靡;诚信危机的背后,是会计信息的失真;诚信危机的后果,是市场信用的失缺,经济秩序的混乱.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上半年,在通货膨胀加剧的预期与证券市场稳步走高形式的双重刺激下,大量银行储蓄资金通过开放式基金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开放式基金发行空前火爆,2004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发行逾850亿份,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首发募集水平.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引用郎咸平的观点就是:2005年是基金淘汰年.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将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有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