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襄及其甲骨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已经整整83年了。随着甲骨文的搜集、整理、著录、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甲骨学,俨如一座巍峨的大厦,耸立在文化领域之中。它是许多甲骨学前辈、学者共同建造的。王襄是其中著名的学者之一,也是甲骨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六十年前写成的甲骨文字典《簠室殷契类纂》,推动了甲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鸿修 《文史哲》2003,(4):10-11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大辛庄甲骨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辉 《文史哲》2003,(4):5-7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王恩田 《文史哲》2003,(4):11-12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大辛庄甲骨文与商王朝对东方的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伯谦 《文史哲》2003,(4):12-14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甲骨学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自甲骨文发现120多年以来,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知识体系庞大、学习难度高、学习周期长、知识关联性弱、知识共享程度低等些许问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产物,知识图谱可在新时代甲骨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甲骨学的多源异构数据特点,提出构建跨模态甲骨学知识图谱的研究思路,并对其在甲骨文考释和缀合两大任务上的重要性进行了浅析和刍议。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从1899年发现到现在,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郭沫若同志从1928年开始研究甲骨文,直到他逝世前夕,经历了甲骨学史上的整整五十个年头。郭沫若同志有关甲骨文和商史的论著和其他方面的著作一样,才华横溢,屡创新说,成为甲骨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王宇信 《殷都学刊》2004,(4):108-110
《甲骨学通论》用韩语译成并将在韩国出版 ,我感到非常高兴。我高兴的理由 ,是因为甲骨文这个中华民族很古老的文字 ,从 1 899年被发现长达 90多年以来 ,通过中国和外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甲骨学已成为有很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规律严密的专门学问。谁要了解并研究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谁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甲骨学知识。所以甲骨文不仅在中国有不少的爱好者和研究者 ,甚至在世界 ,例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等国家 ,也有不少的学者为了研究甲骨学而投入自己一生的精力并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甲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重镇——安阳师范学院韩江苏、石福金先生潜心研究近20载,吸收了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而撰著的《殷墟甲骨文编》,在学人的殷切期待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甲骨学界值得庆贺的一大盛事!甲骨文字形的整理与研究,发轫于1916年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待问编》。100年来,投入此项研究的海内外学者不计其数,早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孙海波1934年出版的《甲骨文编》及1965  相似文献   

10.
自从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为了条理清晰地刊布与研究这些珍贵史料,陆续有学者对甲骨文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研究,他们的研究成就在甲骨学史上十分重要。但由于分类标准不够明确,以往的各种分类法尚有改进与调整的必要。我在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整理该馆收藏的甲骨时,考虑到甲骨刻辞应该从各版甲骨记录事项的总体内容而不是其中的某种成分进行分类,从而提出了个人在实际操作时的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现代汉字的鼻祖。在甲骨文发现至今的120余年中,涌现出的大量研究资料极大地推进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但由于这些资料浩瀚纷杂,获取难度大,且绝大部分尚未实现网络共享,给研究者查阅资料、对比校勘等造成不便。为解决甲骨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应运而生,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研究资料,最高效、最便捷、最智能的研究辅助。文献数字化技术作为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所包含的两个重要技术:文档分析技术与字符识别技术是实现甲骨学文献由"独享"走向"共享"的关键步骤。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两个技术在文献数字化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相关技术在辅助甲骨学研究与甲骨文普及方面所能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及运用前景,希望能为甲骨学研究者了解当下甲骨学研究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发现,到一九二八年,是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先后十五次大规模科学发掘殷墟以后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前,是甲骨文的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研究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时代先后顺序,以著名甲骨文学家为线索,探讨了甲骨文研究发生、发展的历程, 并进一步论述了甲骨文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和确立我国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地位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近些年来甲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发现"新说"欲否定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实际上,王从被称为"龙骨"中发现"甲骨文"是可能的.古董商最早售甲骨给王懿荣,而王具备深厚的古文字知识,也是其发现甲骨文的一个重要条件.他的发现开启了甲骨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安阳殷墟是商代甲骨文的故乡。甲骨文自1899被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发现至今八十多年,学者书家之钻研者众。海内外共藏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据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统计,共为十五万四千六百零四片,遍布世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至于研究甲骨文的国家和地区更多。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末河南安阳小屯地下“龙骨”的真面目被揭示以后,甲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形成发展,随之而来,殷墟甲骨文在诸多相关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价值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然而,目前已出版的甲骨文著录专书多为宏篇巨制,且录而不释,其价格的高昂,数量的限制及释读的艰难,使一般读者颇难问津。而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同志主编的《甲骨文精萃选读》(如下简称《精萃》)以有限的篇幅搜集丰富的材料,选片与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甲骨文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甲骨文输入法,从1990开始,不断有专家学者设计开发甲骨文输入法,本文通过网络把能够收集的各种输入法进行了比较,按照输入法的设计原理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甲骨文输入法的优缺点,希望能给甲骨学界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年来甲骨文不断有重大发现,细化整理与出版快速发展,研究和总结性论著陆续问世,为甲骨学发展的新100年奠定了基础。而甲骨文的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和教育部等单位的古文字专项课题的设立,标志着甲骨文研究"新阶段"的到来,即进入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鲁鑫  李岩 《殷都学刊》2010,31(1):154-156
为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和庆祝天津市国学研究会甲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9年11月28日,由天津市礼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建国六十年来甲骨学研究暨天津市甲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高层学术论坛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开,来自国内其他省市的甲骨学专家和天津学者及国学爱好者150余人齐聚一堂,就甲骨学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20.
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断代研究法,在甲骨学界被誉为划时代之作,这个评论大体是正确的。但是,他将各贞人集团的时代明确地划定,有些地方就过了头,由此产生不少的问题。我想,在这里把董先生甲骨文字体的时代变迁观,作为一个例子提出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